陳國華
(重慶市豐都縣仙女湖鎮(zhèn)中心學校,重慶)
新課程已改革多年,化學用語教學沒有多少改觀,教師教學文本化,學生死記硬背。學習第三單元《物質(zhì)構成的奧秘》時,物質(zhì)從宏觀轉到抽象的微觀,學生已是云里霧里,暈頭轉向?;瘜W式更是變成了記憶的知識,孤立的知識[1],學生感到茫然和陌生,成為化學學習的重要分化點。究其原因:據(jù)國內(nèi)外科學研究表明[2],學生不能建立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間的有機聯(lián)系。
師:投影空氣質(zhì)量日報SO2、NO2,氧氣鋼瓶上O2等圖片。它們有什么特點?生:由字母與數(shù)字共同構成。
師:由化學元素與數(shù)字共同構成就叫作化學式。
師:在同學們桌上都有一個水分子模型,觀察并說出水分子由哪些原子構成?生: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師:一個水分子用化學符號怎么表示?生:H2O。
師:當眾多水分子聚集到一起后就會產(chǎn)生水,水分子作為化學式表示水中的最基本單位,最終以H2O表示。
師:所有水分子中只有哪兩類原子?生:氫原子和氧原子。
師:一類原子的總稱即元素,水中含什么元素?生:氫元素和氧元素。
師:依據(jù)教材P83 H2O含義,說出具體什么為宏觀意義?什么為微觀意義?
生:左邊宏觀:表示水這種物質(zhì)。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右邊微觀表示1個水分子。表示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師:你能說說CO2、O2、Fe它們的意義嗎?生:……
討論:讓學生通過互相討論交流的方式談一談H、2H、H2、2H2每個化學分子式代表什么含義?并各自對應下面哪張圖片,說說理由。
結論:化學式前的數(shù)字僅僅具備微觀意義,同時代表了化學式當中含有的微粒數(shù)量。
先引導學生觀察認識化學式,然后再帶領學生讀寫,最后匯總化學式的書寫及讀法規(guī)律特征。
分類寫法(讀法)稀有氣體He(氦氣)Ne(氖氣)Ar(氬氣)金屬 Fe(鐵) Cu(銅) Mn(錳) Hg(汞)固態(tài)非金屬C(碳)Si(硅)非金屬氣體H2(氫氣)N2(氮氣)O2(氧氣)F2(氟氣)Cl2(氯氣)Br2(溴)I2(碘)化合物氧化物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SO2(二氧化硫)MgO(氧化鎂)金屬化合物Fe3O4(四氧化三鐵)NaCl(氯化鈉)MgCl2(氯化鎂)單質(zhì)
學生總結氧化物寫法:金左氧右。 讀法:兩個不同元素在一起時讀某化某,后面有數(shù)字時應讀出氧原子的個數(shù)。
化學符號(寫) N2 CO2名稱(讀)宏觀描述鐵該物質(zhì)由氦元素組成微觀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