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玲
摘要:目前我國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十分快速,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初中教學階段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學生掌握好語文的學習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見,在初中的語文學習當中,閱讀理解占有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初中的語文教學當中,除了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更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更多語言方面的知識,以此來獲取更多課文當中或者是課外文章當中所提供的信息,以理解文章的內涵為主要方式,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正確方式的掌握,以此提高學生文學性和語文能力,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的不斷重視。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教學培養(yǎng)
引言:閱讀是把看到的文字聯系、聯想起來,然后將其轉化成思想的一個過程。而每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對同一篇文字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的,閱讀本是極具個性化的,但在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反而變得過于模式化了。在現代創(chuàng)新思潮的影響下,我們也對學生閱讀教學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方法的探究,還原閱讀的本質。
一、對閱讀技巧的正確教授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與其機械地教授學生問題的答案,不如教授學生需求答案的方法,類比到閱讀教學當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對于學生的閱讀應當采用教授方法的方式來進行,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而不是僅僅能夠機械的閱讀,以此來提高閱讀方面的效果,提升在閱讀當中的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具體到注重語文的教學當中,可以是對學生閱讀解題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是學生對于閱讀當中思想的認知。只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方式來進行閱讀,并能夠掌握正確的核心思想,那么在閱讀訓練當中就達到了最初的教學目標。之后再次讓學生在不同類型的文章當中進行閱讀,通過對不同文章的閱讀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當中不同技巧的使用方式。在閱讀理解進行的同時,因為閱讀內容的豐富多樣,在初中的語文教材當中對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多種問題的文章都有所涉獵,在題材當中也有很多設計,對語文課本以及其他讀物的閱讀當中,就能夠對其中的多種文體進行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起到關鍵的作用,在學生的閱讀理解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需要進行著重培養(yǎng),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在初中語文范圍內的閱讀工作。
二、學生學習策略
學習不是老師努力就能取得好成果的,學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而老師在教了學生方法以后,學生應該做的就是加深自己的理解,可以多找點閱讀理解的題目來做,并對其中心進行提煉。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是讓學生采取題海戰(zhàn)術來堆積自己的理解能力,學生可以從看文章來鍛煉自己提取中心句的能力,然后再看問題的答案,在其中查看是不是圍繞著自己前面提取的中心句來寫的,如果不是,則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或者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如果是自己找的中心句,那么再關上答案,重新去回答題目,看自己能否準確的描述出答案來,然后再在其中去尋找問題。如果幾次這樣下來都沒有問題了。就可以適當的找一些難題自己來做,這次就不查看答案而是自己去做題。做完以后再去對答案,然后再在里面去找問題,一般來說經歷了前面的學習后,很多學生都能掌握好閱讀理解的做題方法。而學生在這個的基礎上就可以大膽創(chuàng)新,加入自己的思想理解,讓自己的答案更加的立體、整體。而不是死板的答案。
三、分工合作,分享閱讀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部編本教材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特意增選了許多新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希望借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除了閱讀理解教材內容外,還可以適當拓寬視野,養(yǎng)成一個閱讀文章的良好習慣。選擇合適的材料,將學生分組讓其分工合作,進行角色扮演,體會不同人物的內心活動,理解他們的情感。又或者每個月定期進行一個閱讀分享的活動,讓學生形成一個自主閱讀的習慣,在課下找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在分享活動上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借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通過這樣的量變到達質變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營造閱讀中多談感受,讀后說感悟的氛圍
在課堂閱讀訓練當中,要強調閱讀就是要讀懂文章,理解文章,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閱讀的過程中,盡量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下來,以便交流,培養(yǎng)學生談感受、說感悟的習慣。課堂上可以多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合作小組的形式對閱讀內容進行探討,讓學生以自己的話來簡要介紹閱讀內容,亦或談談文章主要內容,講講閱讀完了之后有什么感悟等等,采用多種方式方法營造這樣一種學生的為主的活躍氣氛,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想象,充分去理解課文內容,在不斷的訓練當中養(yǎng)成一定的思維邏輯,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還要選用不同的文章來讓學生閱讀,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靈活使用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讀懂文章,學會自主學習。
結語: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有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要培養(yǎng)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積極的思考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基礎。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量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影響的,通過閱讀量的提高也能夠對閱讀理解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初中教學當中,教師應道著重啟迪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在閱讀與理解之間合理地增加閱讀的量與內容,使學生在更多的時候能夠下意識完成閱讀的積累,此外對于學生在閱讀當中的不良習慣應當予以矯正,在長時間的文學環(huán)境的熏陶下,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能夠有效提高,一步步完成對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yǎng)目的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
[2]陳小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
[3]賀利.語文教學體制、教學方式改革的再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002-1003.
(作者單位: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思陽鎮(zhèn)初中 5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