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媛媛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重慶)
高中英語不僅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跨語言交際能力的初始階段。高中英語的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鑒于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本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了幾點提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在詞匯教學中,借助學生所熟悉的人或物來模擬情境,可以減少學習時產生的焦慮情緒,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如何模擬出合適而有趣的情境,將其與所要講解的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值得每一個教師去仔細考慮和斟酌。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應該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同時保證情境具有良好的趣味性和交互性,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一Unit 2中情態(tài)動詞“dare”一詞的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章節(jié)的內容和學生所熟知的動漫《蠟筆小新》結合起來。首先老師可以通過PPT展示一張蠟筆小新的圖片,激起大家的興趣,然后提出問題:怎么翻譯小新的臺詞“什么都沒有,還敢開店?”通過夸張的模仿小新的語調將學生引入到情境中來,然后給出情態(tài)動詞dare,引導學生學會How dare you的用法并熟記。在這個例子里老師通過對學生耳熟能詳的《蠟筆小新》中的場景進行再現(xiàn),不僅使學生學會了情態(tài)動詞dare的用法,增強了其自主思維的能力,還降低了學生學英語時的焦慮感,在情境中體會到了英語的正確運用,使得英語教學更加貼近實際并且生動高效。
英語的學習跟其他的科目不同之處在于,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著作為文化載體的功能。只有對英語所承載的文化進行詳細的了解,正確認識其與漢語文化之間的差異,才能正確地應用英語詞匯,避免學生在使用時產生文化誤區(qū)。然而,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將詞匯教學與英語文化背景結合在一起,忽略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所以,從教學實踐來看,英語詞匯教學離不開文化結合文化背景。英語教師應該更加注重詞匯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同步進行,使學生真正地愛上英語。
例如,在漢語中,“狗”用來形容人時常有貶意,而在西方文化中“dog”一詞卻被視為對人的夸獎,更多時候表現(xiàn)為褒義。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對這些差異的講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英語的一些規(guī)范性表達,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對英語文化產生興趣,愛上對英語的學習。
又如,在高中英語人教版選修6 Unit1 Art這一單元的教學中,課文中主要介紹了位于美國紐約的五個著名的博物館,考慮到學生對于美國的文化不熟悉,如果單純地將civilization,exhibition,aggressive等詞匯羅列出來進行教學,整個課程就會非常枯燥,且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時候教師可以適當將博物館及館內藏品的歷史背景及相關的小知識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在文化背景下理解這些詞匯,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人文和歷史背景,提升學生的詞匯水平,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升英語學科素養(yǎng)。
除了在課堂中采用結合語境和文化背景進行詞匯教學,學生在課下自己記憶單詞的過程中,也可以遵循一些單詞記憶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恰當的方法進行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
例如,在記憶一些形式相同用法相近的單詞時,如:amazing,exciting,surprising等單詞,就可以采用分類記憶法,將這一類的詞匯進行總結歸納,有助于對單詞的整體性記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詞匯教學中滲透構詞法、合理猜詞法、詞塊記憶法等記憶詞匯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詞匯基礎。
總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英語教詞匯學中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掌握各種詞匯學習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愛上英語,最終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英語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