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永安小學 安徽鳳陽 233100)
如今是科技時代,我們教師也要與時俱進,那種一支粉筆,一本書老師滔滔不絕講課方式已經成為歷史。不要說我年齡大了,什么電子白板,微課,電子書包等等我都不會。那更不必說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整合我不懂。不會沒關系,那就慢慢學唄?,F(xiàn)在城鄉(xiāng)教學設備沒有多大差距了,都有班班通,白板,每個老師都配備了電腦,在備課時可以隨時上安徽基礎教育應用平臺,查詢你想要的資料。的確我們年齡大的老師對新技術接受慢一點,只要我們愿意學,沒有學不會的。再說了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走進了小學課堂當中,你不學也得學。不過從這幾年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盡管有了信息技術的加入,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信息技術只是作為簡單的知識演示工具,沒有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另一方面,多元化設備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都沒有充分利用,教師很多時候對于其操作應用都不精通,大多數(shù)老師課堂上沒有使用這些設備,班級里的電腦,展臺等設備都在那閑置著。只有部分老師在用吧,但沒有精心備課,更談不上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課堂整合效果了。[1]
孩子剛到小學時,可能不適應小學這種教學模式,要是讓他們坐40分鐘那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老師滿堂課都在講呀講,學生怎么可能聽的下去呢?這就考驗我們老師如何來駕馭課堂了,我認為只有在備課上下工夫。要多查資料,精心選擇學生感興趣動畫形式課件來播放,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學習氛圍。比如,加、減、乘、除數(shù)字的變化,可以用VR教學,3D建模教學等方式,積極與小學生互動,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同時有效地整合信息技術資源,使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達到最大化。
現(xiàn)在的信息技術就融入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比如,微信,微博,QQ等信息交流方式;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他們來說,沒有什么適應的難度,反而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參與度,提高整體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質量。[2]
另外,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光光帶來的是對小學生的改變,更多的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新興的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和適應,現(xiàn)在的老師每年都有線上研修,不過在線上研修時老師一定要認真聽課,做好聽課記錄,把好的方法及時用在教學中去。線下研修要認真填寫好各項內容。還可以通過培訓,實踐,自學等多種方式來精通多元化信息,最主要的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改進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師面對新時代的小學生的教學綜合素質。
對于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在課堂中可以融入一些時代元素,比如在教學低年級小朋友認識數(shù)字時,可以利用視頻投影技術,將網絡上一些小孩子熟知的視頻進行播放,有些知識點可以用兒歌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學中樂,樂中學。通過各種教學設備融入時代元素,提高課堂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性,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來。
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豐富他們對于數(shù)學世界的認知感受,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它們創(chuàng)新的觀念。因此,在信息技術有效整合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融入更多的創(chuàng)新元素,比如在學習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時候,課前教師就設計好問題的開放性,然后利用PPT等形式來動態(tài)演示每一種解題方法的詳細步驟,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打開,引導他們多角度思維問題,提升其創(chuàng)新意識。
在有效整合過程中,豐富時代元素和知識元素的同時,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向教學目標靠攏,添加知識元素,避免因加入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而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過于集中在教學方式上,忽略了教學的本質,降低了整體的教學質量。例如,在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圓柱的體積這課教學時,我選擇播放微課視頻。首先讓學生拿出紙和筆,聽老師講本節(jié)課教學要求,學生認真聽課應該怎樣記筆記。然后播放視頻,有部分孩子筆頭慢,記不下來,就放兩遍。再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但討論的內容老師備課時可以用導學單形式打印好,討論前發(fā)放給學生。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困難的小組及時指導。小組匯報時老師注意到,學生語言夠不夠簡練,要說完整的話,符不符合導學單上的要求等等。課后小結時可以讓多數(shù)學生說,記的有個學生是這樣總結的:”本節(jié)微課首先是情景導入,我了解了什么是圓柱,然后用圓面積轉化情景圖引入,使我再次理解轉化的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是圓柱轉化成近似長方體的情景圖,這個情景動畫圖制作的太好了,哪是近似長方體,我看可以把近似兩個字去掉了,最后我輕而易舉掌握了圓柱的體積公式了”。話音剛落班級響起了雷鳴般掌聲,我也欣慰的笑了。真沒想到這節(jié)微視頻教學,學生的感受超出了我的想象。總之只有把多元化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好,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今后多元化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完成素質教育的大目標,在進行信息技術應用的時候,必須要有效整合好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我們一線的老師一定要與時俱進,要敢于嘗鮮,加大探索力度,使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上提供一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