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qū)第二幼兒園 河北廊坊 065000)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是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活動。由于幼兒知識經驗貧乏,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還不能理解許多復雜和抽象的概念,同時幼兒注意力不穩(wěn)定易分散,因此造成了幼兒需要在特定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中通過各種感官參與活動。如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就能打破了原來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幼兒多感官參加到活動中來。能大大促進幼兒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幼兒教育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推進幼兒教育現代化的進程。[1]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動力。多媒體技術能使教學信息形式多樣化、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chuàng)設趣味盎然的情境,設計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再現生活景物,把靜態(tài)知識動態(tài)化,抽象知識形象化,營造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集中注意力,輕松、愉快、自然、主動的學習。如:在語言活動“小雪花”中,由于氣候原因,幼兒很難看到雪。我便給幼兒選擇了一段關下雪的視頻進行播放,并在播放的過程中配樂朗誦。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雪花英靜靜地飄落,好像白色的絨毛隨風輕輕的飛起。在這種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中,幼兒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積極地交流自己的感受?;顒佑新曈猩?,使幼兒淺易清晰地理解語言中所表達的意義,結合語言和畫面進行動感的想象,在朗誦中充分感受情感的流動和文學作品中語音韻律的美。[2]
幼兒的思維具有形象性,對于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借助多媒體可以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鮮明地表現出來,利用圖、文、聲、像等從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內容,把認識的對象由抽象變?yōu)榫唧w,把原來較為生疏、難以理解的教學知識變?yōu)樯鷦有蜗缶唧w可觀的事物,使教學內容變得可視、可聽,從而使幼兒得到較多的感性知識,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變化。例如:在大班科學“地球的好朋友——太陽和月亮”活動中,其難點是讓幼兒理解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關系。教師運用課件,以擬人的動畫形象模擬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關系,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形象的呈現在屏幕上,公轉、自轉的概念形象化,清楚地表現出三者的運轉關系,使幼兒輕松容易地獲得了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知識經驗,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縮短教學時間,教師依據教學的需要,可以對畫面、聲音進行主動調控,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從而使看不清、看不到的東西變得觸手可及,大大增強了教育的表現力,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宮的協調作用,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進行美術活動時,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的示范只能面向部分幼兒,遮住的幼兒不能同時學習到繪畫方法。教師經常需要分組示范,這樣不但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而且教學效率不高。運用多媒體技術后,教師在電腦的繪畫板上進行操作,大屏幕上便會顯示繪畫過程。這樣不但解決了教師示范遮擋幼兒視線的問題,而且解決了示范圖像小,不清楚的問題。幼兒不但看得清楚,聽得明白,而且縮短示范講解時間,使幼兒有了更多實際操作的機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將成為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優(yōu)化教育手段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把各種教育因素與教師的教、幼兒的學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最優(yōu)組合,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只有充分掌握多媒體技術這一現代教育手段,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幼兒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自身的規(guī)律,才能使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