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燕
(合肥市鋼鐵新村小學 安徽 合肥 230041)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有些教師由于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精神實質的正確理解和把握,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停留于表面形式,出現了一些值得深思和改進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不具備合作的實效性,過于強調合作的形式,忽略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yǎng)。
2、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與方法準備不充足、使用不恰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課堂教學秩序混亂無序、教學效果降低。
3、小組分工不明確,優(yōu)等生在小組交流中時常處于主宰地位,學困生容易被忽略,交流形式被“一言堂”所取代,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
4、小組合作學習中所探討的問題不具備啟發(fā)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學生缺乏興趣,浪費教學時間、降低學習效率,忽視了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
由此,教學中,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探究:
它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認知基礎、學習內容的不同,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個性的差異,進行綜合評估,按照“異質同組,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小組4人,按序編號①②③④,按需分工,如:有負責記錄的記錄員、有負責組織的組長,依次輪流說,優(yōu)勢互補,公平競爭。這樣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從而喜歡上課堂。
要想組織好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并不容易,教師在課前需要要充分了解學生、吃透教材,對合作內容、交流方式、評價語言等進行系統(tǒng)的設計,選擇有價值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討論,避免討論成為優(yōu)等生的個人表演,豐富討論的形式。如:可采用指名說、互相說、大家說的方式進行交流。討論前,要預留1分鐘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討論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傾聽,要求按序輪流說,其他人必須認真傾聽、不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做出正確的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的見解。其次要學會討論,能有序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共同討論、相互啟發(fā),對達成的共識和解決的問題加以歸納整理,組織好語言。接著要學會表達,友好的交流和自我表述都離不開語言的完整性。為此,①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討論時間和空間,預留一定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能說、敢說、會說;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②小組成員要人人都說,要能大膽完整地說,鼓勵有針對性的討論。如,可使用,“我認為這樣說更好……?!边@樣小組合作學習才更具有實效性。
例如教學片段《確定位置》:(認識“第幾排第幾個”)
①師生找動物確定位置
師:小朋友們有最喜歡的動物,老師也有,它是從前往后數第三排,從左往右數第二個,是誰?生(齊);小豬
師:你是怎么找到的?先確定什么?再確定什么?(預留1分鐘獨立思考的時間)和同桌小聲地說一說。
師:你能指出哪個是第一排、第二排……嗎?怎樣確定第幾排?怎樣確定第幾個?(指名說并讓生上臺指一指)
【思考:這里教師先給學生預留1分鐘獨立思考的時間,再采用同桌互相說的交流方式,增大了信息的反饋面,有利于學生課內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間的互幫互助,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并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始終是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有趣且聯系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合作學習中。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巧妙引導,深入小組討論,參與其中,及時激活“冷場”,調控“過熱場”,使全體小組成員“動”起來,“活”起來。善于運用教學機智,教給學生探索問題的方法,激起學生思維的碰撞,不包辦代替,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
它對小組合作學習起著導向與促進作用。及時反饋,有利于讓各小組充分展示成果,闡述觀點,傾聽他組意見,吸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歸納內化知識、取得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對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活動水平、增強自信起著重要作用。
加強激勵性評價可采用:(1)小組自評和組組互評相結合。合作學習中的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簡單評價,還包括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讓學生用手勢、語言作出多樣化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與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2)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和小組成員的評價相結合,強化“合作小組”的集體榮譽感。(3)對小組合作活動的秩序、組員參與情況、合作學習的過程、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教學中我就通過評比“優(yōu)勝小組”、推出“最佳發(fā)言人”、“愛思考的聰明人”等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總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關鍵是如何使它發(fā)揮出自身的實效性,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將它落實到教學的實處,讓它真正的從形式走向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