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雙雙
(聚仁教育集團振興小學 浙江 蘭溪 321100)
(一)教師合理的引導學生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內(nèi)容相近的課外讀物。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定要在完成課內(nèi)閱讀的基礎上來拓展課外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選擇課外讀物的時候一定要注重以接近課內(nèi)閱讀為原則。通過合理的選擇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不同載體所表達出來的各種情感,達到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的目的。在低年級中古詩詞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內(nèi)的古詩詞來合理的拓展課外的古詩詞,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們學習完成《村民》這首古詩以后,為了更好的讓學生體會到這種古詩的情感,教師可以再讓學生完成課外古詩《漁歌子》的誦讀,從而形成共鳴[1]。
(二)適當合理的利用典型人物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習中,學生們會根據(jù)課內(nèi)閱讀認識一些和文章有關的人物。也許在課內(nèi)閱讀中某個人物是從外貌、行為習慣以及語言上來進行表達的,無論是哪一種表達形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們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內(nèi)容和人物的精神品質。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典型人物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司馬光》這一節(jié)課時,就可以收集在古代和司馬光砸缸相似的孔融、曹植等經(jīng)典事例,進一步使學生詳細的了解古人身上的優(yōu)良特質。
(三)適當合理的利用典型文章來引導學生閱讀同類讀物。在小學語文教學時低年級教材的編排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課本中有很多都是從篇文章當中選擇一段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來讓學生從點到面的學習整篇文章的思想和表達的含義,當學生對學習中的一段文章產(chǎn)生興趣的時候就可以激發(fā)對全文學習的動力和好奇。所以說,在低年級語文學習中,教師一定要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學習并且能夠有效吸引學習興趣的文章來達到拓展課外知識或讀物的目的。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守株待兔》這一節(jié)內(nèi)容以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推薦《成語故事大全》這篇文章來了解“狐假虎威”、“畫蛇添足”以及“亡羊補牢”等故事[2]。
(一)達到激發(fā)學生們閱讀興趣的目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課內(nèi)閱讀引導合理的開展課外閱讀,可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們閱讀興趣的目的。如果說,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文章沒有興趣,那么就不會充分的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思想,從而也就會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的下降。因此,在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習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首先,在教學模式上要進行改變,將原本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轉變成為利用音樂、視頻、圖片等多樣化的形式來展現(xiàn)給學生,從而豐富閱讀內(nèi)容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二)語文教學應當指導學生閱讀方式。在語文學習中采用恰當?shù)姆椒▽掳牍Ρ?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一定要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加強學生閱讀方式的指導,并且還可以鼓勵和幫助學生將自己通過課外閱讀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語文學習當中。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和課內(nèi)文章相似較高并且具有閱讀價值的文章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的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從而更好的讓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獲得閱讀樂趣和知識[3]。
(一)提倡和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錄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結合就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提倡和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錄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學生可以采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來完成閱讀筆記的記錄,從而達到加深閱讀印象的作用。
(二)組織和成立閱讀小組來促使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閱讀是需要進行交流的,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們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來完善自身的缺陷。所以說,教師可以為了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建立和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閱讀平臺,讓學生能從多個角度來全面的了解文章內(nèi)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拈_展“讀書會”,讓學生們對閱讀的感悟進行交流討論,在收獲樂趣的同時提升自身的閱讀激情,從而也體現(xiàn)出組織和成立閱讀小組來促使學生交流讀書心得的重要性[4]。
總結: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也意識到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適當?shù)倪M行課外閱讀對其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那么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就應當意識到語文學科中的社會性和實踐性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性,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引導學生向著課外學習延伸,因此也就說明了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是促進學生獲得課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筆者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將會更好的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和提升學習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