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羅榮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培風中學,四川 宜賓)
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仍然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此種教學方法并未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與生物科學的學科性質加以充分考慮,不僅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降低了教學效率。由于生物教材中包括大量抽象的生物知識,因此,學生難以對其進行深入理解。然而,現如今,隨著新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應該積極應用視頻資源來輔助教學,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識,優(yōu)化課堂教學,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大多數生物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均認為新課教學是一項難點內容,基于此,應該將具備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以及創(chuàng)作性特點的視頻應用在新課中,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好奇心[1]。比如,以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鳥的生殖和發(fā)育”一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例,生物教師應該將紀錄片《遷徙的鳥》中的歌曲To Be By Your Side的視頻展示給學生,百鳥齊飛的壯觀景象,配以節(jié)奏歡快的歌曲以及曲調優(yōu)美的樂曲,能夠立即有效地提高新課的感召性,從而使學生完全沉浸在百鳥齊飛的美妙氛圍中,待歌曲暫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地向學生提問:鳥兒的飛翔能力為何如此強呢?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較好地引入了新課。另外,初中生物教師應該盡量選取一些簡單易懂的視頻資源,而且視頻內容不能過于繁冗復雜,新課的導入只是一個教學過程,所以,教師一定要分清主次,以防對其他教學流程的正常進行造成影響,也就是說,要想確保學生的好奇心,就應該縮減視頻時長。
視頻演示法是一種常用的生物教學方法,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根據生物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選擇針對性較強的視頻資料。首先,利用生物視頻資源將實驗的流程、狀態(tài)以及成效演示出來;其次,利用生物視頻資源將動植物細胞、人類器官以及生物體的結構播放出來;最后,利用生物視頻資源將細胞的裂變、生物種子的發(fā)芽過程、白細胞殺死病毒的方法、尿液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動物的繁衍步驟播放出來。另外,視頻演示法還應該確保演示內容的正確合理,觀察視頻演示的實驗方法、成果以及信息加工是否正確,評價演示的內容是否與學生的認識能力相符合等。
初中生物教師制作或者是分享從視頻當中搜集的動畫視頻游戲時,應該采取智慧、冒險以及找寶等學生喜歡的游戲形式,以此來確保他們能夠在寬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深入理解此課的內容和概念[2]。另外,在實際開展初中生物教學時,如果需要采用此種教學方法,就應該基于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點來確定視頻游戲的類型,就算課程內容相似,也應該采用多樣化的視頻游戲類型,以防相同的游戲類型被重復應用,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它的奇妙。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游戲背景的設置不能過于花哨,不然可能會分散學生的精力。
相關視頻拓展法就是指課堂教學結束后,為了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思維以及讓其體會到生物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展示出來的一些相關的拓展視頻。由于未要求學生理解視頻,不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因此,此種類型的視頻贏得了學生的青睞。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級上冊中的“真菌”一課為例,學習完此節(jié)課的知識點以后,初中生物教師有必要將蘑菇以及培植其他菌類的影像展示給學生,從而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真菌,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生物學理論在菌類栽培方面的實際應用,與此同時,還掌握了菌類培植理論。除此之外,還可以應用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并且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此來促進信息技術同生物教學實現有機結合,輔助生物課堂教學的開展。另外,教師還應該正視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利弊,將視頻資源有效地應用在生物教學中來輔助開展教學,從而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