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 李依立
文化自信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稟賦和擁有的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的信心和希望。當我們高喊我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時候,當諾貝爾的獲獎者宣言人類要到中國的孔子那里找智慧的時候,當2008年奧運會,張藝謀導演將中國傳統(tǒng)“和”文化用古老的活字印刷術展現(xiàn)給世人、震撼世人的時候,做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在每個人心中油然而生。而這一切由何而來?我們的底氣來自哪里?
京西學校曾在每個教室門口搭配北京城門的標記,定期組織傳統(tǒng)廟會;順義國際學校開辟了專門區(qū)域展示傳統(tǒng)文化作品;新成立不久但是享有口碑的鼎石學校將學校的哲學與“仁義禮智信”掛鉤,凸顯了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這些IB國際學校非常注重本地文化的融合與推廣,注重中國文化的教育功能。
然而,作為教育者,如果只用形式各樣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解答這個問題,未免流于表象,很難將“文化特征”上升到民族自豪的層面;而將表象背后的易學文化根基發(fā)掘出來,或許才是真正的答案。本文借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文化哲學工作室的現(xiàn)有易學課程為例,提出幾點看法。
易學是中華文化之根,也是中國諸子百家思想之源頭。易學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思維科學,而這三者正可謂之科學的結晶。如果不懂易經,很難說真正懂中國文化。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兵家、墨家等思想流派都源于易經。易有三《易》:《連山易》《歸藏易》與《周易》。以艮卦為首的《連山易》最直接影響了墨家的思想,奠定古代自然科學的思想基礎;以坤卦為首的《歸藏易》影響道家思想;而以乾卦為首的《周易》對儒家思想影響深遠??鬃游迨粴q學易,喜愛至深,以至“韋編三絕”,并把易經列為“六經”之首。
在古代,易學與科學本是一家。中國古代數(shù)學、歷法、化學、天文學吸收了易經的智慧,借助傳統(tǒng)的象數(shù)體系和易學方法建立了自然科學體系。易經的陰陽理論實則二進制算法,也是我們現(xiàn)代數(shù)學運算體系的基礎。德國著名科學家、數(shù)學家、微積分之父萊布尼茨利用二進制運算原理發(fā)明計算機,他在看到周易六十四卦圖后深感中國文化的偉大。世界諾貝爾獲獎者海森堡、尼爾斯·波爾、楊振寧、李政道都公開認為自己的科學成果與《周易》密不可分。
中西雙方的文化差異圍繞思維模式的差異展開。思維模式是一個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周易》中的陰陽思想、五行思想、天干地支思想已經認識到客觀世界內部深層次的本質聯(lián)系,解釋宇宙運行的規(guī)律。愛因斯坦的科學認識模式,即“事實——概念——理論——事實”與相隔上千年的《周易》“象——數(shù)——理——象”暗合?!吨芤住匪枷刖哂袕姶蟮纳?,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吨芤住愤\用符號與數(shù)理邏輯涵蓋宇宙變化的法則,充滿了東方思辨哲學的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卑l(fā)揚中國幾千年來文明歷史所孕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基礎,貫通古代科學與現(xiàn)代科學,聯(lián)通東西方思想,易經教育意義重大。很多人否定易學,認為那只是占卜之術;教育者應從正面引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與方法論,培養(yǎng)學生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