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松
摘要:蘇子曾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碧K軾認(rèn)為:西湖的景色,或晴或雨,有如西施或淡或濃的裝扮,一年到頭,都是明麗動人的。其實(shí),詩歌的意境亦如此,不管是詩人簡單的勾勒,還是反復(fù)渲染,展現(xiàn)給讀者的都是恰到好處的美麗,賞心悅目的激情。
關(guān)鍵詞:詩歌教學(xué);意境美;語文學(xué)習(xí)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2-0116
我們都知道,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高明的詩人總是能透過或短或長的文字傳遞無比豐富的內(nèi)在信息。要知道這些信息必須透過詩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詩歌的意境。那么,我們必須弄清楚什么是意境;意境其實(shí)就是客觀物象與作家主觀感情高度融合的結(jié)晶和語言呈現(xiàn),即“物我兩忘”。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分明看到了一位身處菊花之中,悠然于南山之下的高雅之士,怡然自得的情態(tài)。
莊生曾經(jīng)分辨不清蝴蝶與自己,此時的我們亦難以看的明白,菊花與陶淵明孰是夢?孰是真?美就在剎那間,悟就在你我心中!
詩歌教學(xué)中體現(xiàn)的意境美可以分為好多類,我們不妨進(jìn)行簡單的分析。
一、詩歌中的沉郁美
對于杜甫的《登高》。我們不說別的,單道那十四字之間的八意?!叭f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1. 意是“萬里”。說明在這“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大背景下,作者遠(yuǎn)離家鄉(xiāng),難以抑制的悲痛。2. 意是“悲”。一字“悲”含有千萬辛酸,千萬艱難苦恨,實(shí)為凄慘之極。3. 意是“?!?。這樣的“悲”不是短暫的、一時的,而是常常如此。對于詩人而言,雖感難受,但不愿麻木。此復(fù)雜情感難以言表。4. 意是“作客”??途铀l(xiāng),總歸是“愁”?!俺睢眹徊?“愁”家不團(tuán)圓;“愁”天下難以太平。5. 意為“百年”。在時間上在空間上,詩人離不了“苦”,離不了“怨”。6. 意為“多病”。“屋漏偏逢連陰雨”連連的打擊遭遇使詩人難以派遣心中那份深廣的憂憤,只能是“獨(dú)”“登臺”。此為七意和八意。獨(dú)自一人,漂泊西南,離鄉(xiāng)背井,行影相吊,凄涼之情實(shí)難盡述。
讀完《登高》,只道一句“好凄涼”未了然。細(xì)思量那“沉郁”之情,那“頓挫”之筆,一唱三嘆,實(shí)為古今難有,確為天上人間萬道情!
二、詩歌的豪邁美
說到詞人中的豪邁,莫過于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開篇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而且將自古以來,出現(xiàn)過的許多威武雄壯的戰(zhàn)爭故事都概括進(jìn)來了,表達(dá)了詞人對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隨著赤壁景物的展現(xiàn),周郎這位英雄人物被推了進(jìn)來。但在這里,僅僅是伏筆,還沒有展開來。讀一讀那驚人的詩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币环绷⒌漠嬅嬲宫F(xiàn)在你我面前,懷古中的豪情壯志溢于言表,激蕩不已的心情澎湃起伏。
當(dāng)然,豪邁之情還表現(xiàn)在周瑜這位英雄人物的塑造上?!靶坛跫蘖恕币痪涞莱龅牟粌H僅是小喬初嫁了,更襯托了周瑜的“雄姿英發(fā)”。如此動人的姿貌,出眾的才華,說明他的確能擔(dān)當(dāng)大任的英霸之器?!坝鹕染]巾,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對赤壁之戰(zhàn)寥寥數(shù)筆的描繪,就已勾勒出一位從容嫻雅的儒將,說說笑笑,一把火就把敵人的戰(zhàn)船燒成灰燼。這種指揮若定的風(fēng)度令人油然而生敬意,豪邁的景中有豪邁的人映襯出豪邁的情,渲染出一番豪邁的美!
三、詩歌的凄清美
一首《雨霖鈴》不只唱出柳永心中的憂傷與愁苦,更唱出了千千萬萬多情人的凄切與悲痛?!段男牡颀垺分姓f:“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柳永可謂調(diào)情能手,把那“蟬”說成是“寒”的,更加之以“凄切”二字,又用“晚”“驟雨初歇”“無緒”等詞句渲染,悲苦凄涼的氛圍籠罩在每一位讀者的心田。那種將別未別的痛苦心情,喚起了不忍離別的“留戀處”,留什么呢?留一番凄涼悲苦于讀者;戀什么?戀那一份難舍難分的情感?!绑E雨”已“歇”,無論如何也該起程,可那分情,那分愛,怎舍得?“蘭舟催發(fā)”,是該分別了。然“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連一聲“珍重”都難以說出,“凝噎”時,悲痛以至極?!熬灰姖M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雖五色趨于起朗,而離人卻是愁云堆積?!跋嗫礈I眼”,雨已止但淚不止,雨只是“驟雨”,片刻淚停怎比的“系我一生心,負(fù)你千行淚”那么持久呢?景隨離別之進(jìn)程而變換,情隨景物之變換而加深。不要以為“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只是借浩淼迷茫的煙波暮靄來表現(xiàn)離人暗淡的離愁,要看到詞人在這里寫行舟去處,那千里煙波直上是沉沉暮靄,那沉沉暮靄之上是空闊楚天,無邊廣漠中,正有那不見于字面的意境,漂流無所止的一葉行舟,行舟里面的孤子行人,以及行人無比寂寥悵惘的內(nèi)心。這番空闊而凄美的意境著實(shí)讓人感動,涕淚漣漣之時才感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悲中有悲,冷上加冷,一幅千古絕唱的凄清之眉的畫面映入讀者眼簾,我們不禁替柳永捏一把冷汗,這般凄苦的離別他怎能忍受?一句“今宵酒醒何處”,問出了千百年來多少人的一番無奈與凄楚之情!“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更是流浪在外的人思家的真實(shí)寫照??峙率恰盎暌褦?,空有夢相隨,除去天邊月無人知?!痹聮鞓渖冶臼且环N自然景象,這一“殘”字,就透露出凄清冷落之感。詞人寫月之涼,月之殘,都為了傾訴出離清別緒。
本詞的“情”是“凄情”;本詞的“緒”是“無緒”;既為“凄情”,又“無緒”在那“楊柳岸邊”加之“清秋節(jié)”這般的“冷”,著實(shí)道出了真實(shí)的離別情,映出了那番離別意!
不同的詩人,給我們營造了不同的意境,單靠簡單的文字難以傳達(dá)。實(shí)在需要深入內(nèi)里,和他們真正融為一體,方解古今一“情”字。
但愿今古美景處處在,一了天下多情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實(shí)驗(yàn)中學(xué) 2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