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秀娟
(山東省定陶區(qū)孟海鎮(zhèn)許樓小學)
想要保證課堂質量,使學生能夠大幅度地吸收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最重要的便是使學生的學習氛圍能夠活躍起來。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要求在保證老師主導性的前提之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這樣的一個要求,也要求老師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來活躍課堂氛圍,只有學生感興趣并專注于課堂內容,那么班級的學習氛圍才能夠活躍。由此,本文將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語文教學內容為例,試著探討一下應該如何構建活躍的課堂氣氛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從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來看,由于小學生大多處在7~12歲這個年齡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比較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因此老師可以根據(jù)這樣的一個特點,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表演,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我們在學習《誰的本領大》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老師可以讓學生通讀一遍全文,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一面,要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這樣的一個道理。那么在對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怎樣來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呢?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兩個角色,即太陽先生和風先生,文章寫到有一天這兩位碰到了一起,于是在他們之間進行了一次比賽,其目的是要比賽誰的本領大。所以,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兩個角色進行扮演,通過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來對所扮演的角色賦予自己的意識。而學生為了更好地扮演角色也會對課文內容更為關注,在經(jīng)過這樣的角色表演之后,課堂氛圍自然而然就活躍起來了。
目前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已經(jīng)廣泛應用,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來使用多媒體設備,使電子設備能夠更好地為教學服務。電子設備以其得天獨厚的一些優(yōu)點,有的時候與老師傳統(tǒng)的板書講課相比,更會受到學生的喜歡,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可以多多使用電子設備,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我們在學習《雨后》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這篇課文主要通過描寫雨后小朋友玩水的場景來表現(xiàn)童年生活的幸??鞓?。那么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便要引導學生來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并且從課文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以此來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但是在現(xiàn)實的學校生活中不可能真的讓小學生去玩雨后的水,因此,這個時候,便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在教學這篇課文之前,老師可以將課前準備的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的視頻或者圖片播放給學生們觀看,學生在觀看這種圖像信息的時候一般都會比較認真,因此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便可以抓住學生的目光,將他們的思維聚集在課堂之上,這樣一來便可以使課堂氛圍得到極大的活躍。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老師還要注意的一點便是師生溝通問題,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緣故,很容易就被其他的一些事物左右了思想,因此在上課之中,老師需要時不時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此讓課堂活躍起來。
例如,我們在學習《快樂的節(jié)日》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老師便要懂得能夠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來體會少年兒童在祖國的關懷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并且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那么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怎樣來進行師生互動呢?首先讓學生認識到課題中的“節(jié)日”,那么這個節(jié)日指的是什么節(jié)?我們在進行這樣的提問之后便可以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閱讀課文,然后在初步閱讀之后讓學生舉手回答。當然這是一個總的問題,還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來進行小問題提問,例如“第一小節(jié)寫了哪些景物?”“在小鳥的帶領下,在微風的吹拂中,少年兒童來到了什么地方?”以及“誰向我們唱歌?誰和我們說話?”等之類的問題,通過及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回答的同時能夠跟上教學思路,而且還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發(fā)散,如此一來,課堂的氛圍便能夠得到更好的活躍。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老師應該盡量遵循這樣的一種要求來使得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能夠得到更好的活躍。所以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之中,一定要注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性格特點相結合,懂得鼓勵學生進行課文表演、善于使用電子設備以及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構建出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由此來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艷麗.多媒體技術進入小學語文課堂的意義及實踐研究[J].吉林教育,2016(9).
[2]畢素云.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語文天地,201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