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蓮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洛陽中心小學)
今天聽了朱亞燕校長的《大禹治水》公開課,感悟頗深?!洞笥碇嗡肥且黄糯裨捁适拢煨iL在上這篇課文時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大禹在治水中遇到的困難,想象當時環(huán)境的艱難,進而突出大禹的人物形象,期間有方法滲透,運用也是合理、恰當,就這樣循序漸進,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對人物也進行了透徹的剖析,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一心為民、勇敢堅強、智慧能干、大公無私的大禹形象。
精彩片段:
師:同學們,水流和地形是怎么一回事呢?(生茫然)
師:(微笑)大家來看,(在黑板上畫水流和地形的簡筆畫)(邊說邊畫)這里高山聳立,山中有一條條的溪流,這就是水流(板書)。而這里的山呢?一座連著一座,有高有低,一點也不平整,這就是地形(板書)。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師:(“千辛萬苦”和“千山萬水”加點)這兩個詞語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千×××萬×××。
師:是呀!其實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很多,誰來說一說?
生:千軍萬馬。
生:千言萬語。
生:千變?nèi)f化。
師:是的,同學們的課外積累很豐富,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詞語生齊讀)
師:那么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生:會遇到猛獸來襲擊。
師:那真的很可怕。
生:腳還會磨出繭子
生:有時候會遇到大水突然撲來。
師:是啊,洪水讓你防不勝防。
師:同學們,天黑了,大禹在外面沒法回家,這時候,餓了怎么辦?
生:去找野果吃。
師: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野果,怎么辦?
生:吃樹皮。
師:這時候從樹后跳出一只老虎,怎么辦?
生:用棍子打死它。
師:沒有棍子怎么辦?
生:和老虎搏斗。
師:是呀!大禹是吃盡了苦頭。(“苦頭”加點)誰來讀好這句話?
生讀。
師:我覺得苦的感覺還不夠,誰來通過朗讀讀出來。
生再讀。
師:大禹吃了這么多苦頭,他有沒有退縮呢?
生:沒有。
師:是啊!當大禹看到老百姓因為洪水淹沒了農(nóng)田,沖倒了房屋而無家可歸時,他的心里非常悲痛,他下定決心要治理洪水。那你這時候覺得大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生:堅持不懈。
生:大禹很堅持。
生:大禹很關心老百姓。
師:是啊!大禹心中時刻想著農(nóng)民,為他們的安危而擔心著,這就是一心為民。(板書)
師:同學們,大禹吃盡了苦頭,可是還不退縮,放棄,他還是怎樣的?
生:他很勇敢,堅持不懈。
師:是的,大禹還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人。(板書)(出示“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薄#?/p>
生齊讀。
師:孩子們,大禹帶領老百姓干什么?
生:大禹帶領老百姓挖通大河,劈開大山。
師:對啊,大禹是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ò鍟簬О傩胀诤优剑┠銈冎劳诤优绞窃趺匆换厥聠??
生看著老師認真思考。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大禹怎么劈山的吧?。úシ乓曨l)看完視頻,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我看到大禹帶領老百姓在劈山。
師:很好,還可以說得具體一點嗎?
生:大禹帶領百姓治水遇到了很多困難,那石頭肯定很重,可是他們還要背著,真不容易啊!
師:好一個不容易,大禹治水的過程是那樣艱辛,誰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大禹治理大山的過程?禹先( ),然后( ),最后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生:大禹先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然后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最后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師:是呀!我們繼續(xù)來看(黑板畫簡筆畫),洪水源源不斷,怎么辦呢?大禹就用斧子劈開山的頂端(師用黑板擦擦去山的頂端),這樣洪水就能從山的頂端流出,最后流入大海。孩子們,你不要看老師擦一擦很簡單,事實上用斧子辟開山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呀!
師:現(xiàn)在你能說一說大禹為什么治水成功了嗎?
生:大禹很聰明。
師:他呀不僅聰明,還很有方法呢!你看他把洪水引入大海,多有辦法啊!
師:現(xiàn)在你覺得大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生:我覺得大禹是一個有辦法的人。
生:大禹充滿了智慧。
師:是的,大禹還是一個智慧能干的人?。。ò鍟褐腔勰芨桑?/p>
解析:這一片段是《大禹治水》的第二小節(jié),短短的三句話,可是朱校長在方法運用上是合理并恰當?shù)摹?/p>
1.創(chuàng)設情境法
不斷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說話訓練,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氛圍。葉圣陶先生在《小學國文教授的諸問題》一文中就指出:“教育所以可貴,乃在能為兒童特設境遇使他們發(fā)生需求,努力學習。”比如這一節(jié)中,朱校長就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象禹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朱校長其實很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她親切地與孩子們面對面交流,讓孩子們主動思考問題。瞧!孩子們想象大禹會遇到野獸,會磨出繭子。朱校長又以一個主問題切入很多種可能性,我們看,她以“天黑了,大禹在外面沒法回家,怎么辦?”為切入口,提出很多子問題,情境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大禹是一個一心為民、勇敢堅強的人。再如:讓學生觀看挖河劈山的視頻,似乎將學生帶入了大禹那個時代,更能讓學生直觀真切地體會到大禹的聰明才智。
2.簡筆畫的正確運用
這一環(huán)節(jié)簡筆畫出現(xiàn)了2次,分別是理解水流、地形和大禹怎樣挖河劈山??此苹逎y懂的詞語朱校長卻用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大顯身手,板書獨具匠心,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美妙的簡筆畫,再現(xiàn)畫面,由難轉易,使基礎知識更牢固,教學更扎實。這樣的方法和手段在低年段也是很有必要的,也符合低年段孩子的特點,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對于整堂語文課的把握相當重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興趣濃厚起來,讓好的教學手段成為成功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