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蓉
(湖北省宜昌市深圳路小學 湖北宜昌 443000)
京劇屬于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視為國粹。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不斷豐富小學生的京劇知識,提高其京劇藝術表演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構建小學京劇教育課程,從而讓小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工作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京劇屬于傳統(tǒng)文化,能夠保證京劇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構建良好的小學京劇教學整合課程非常重要。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小學京劇教學課程,能夠將京劇文化與課程知識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小學生的表演能力。京劇集音樂、表演、武術與文學于一體,將民族文化有效整合,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提高其學習思維能力。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通過構建京劇教學整合課程,能夠讓小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1]。
除此之外,根據(jù)《音樂課程標準》,構建合理的小學京劇教學整合課程,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了解京劇知識,保證我國京劇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在構建小學京劇教育整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平常的學習特點,為學生播放代表性較強的經典京劇曲目,如《穆桂英掛帥》與《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等,為小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不斷提高小學生的京劇學習能力。
教育的核心任務是“立德樹人”,京劇將文學、表演、音樂與化妝等有效結合,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了保證小學生京劇教學整合課程得到更好的構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讓小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與京劇曲目進行有效結合,為學生播放《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京劇曲目,讓小學生更好的了解京劇舞臺藝術,提高學生的人物塑造能力[2]。
在整合京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真正意識到京劇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學習的海報墻上繪制京劇人物,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布置科學合理的課后作業(yè),豐富學生的京劇知識。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定期為學生播放京劇文化傳播視頻,不斷提高學生對京劇的認識。
通過將京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能夠保證京劇教學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學習任務不斷增多,通過學習京劇,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提高其藝術表現(xiàn)能力。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詳細了解每名學生的京劇學習情況,并做好相應的考核,讓小學生能夠真正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
構建小學京劇教學整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形式進行有效整合,不斷優(yōu)化教學結構,并采用合理的小學方法,讓小學生能夠真正意識到學習京劇的重要性。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能夠得知,將京劇教學形式進行有效整合,能夠為教師通過更好的教學資源,豐富小學生的京劇知識。例如,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經典的京劇視頻《貴妃醉酒》,讓小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京劇課堂學習中,提高其藝術表現(xiàn)能力[3]。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教師通過有效整合教學形式,能夠保證各項教學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另外,對于小學京劇教師來說,為了能夠更好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京劇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將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解,并結合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定期進行考核,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小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要給予相應的鼓勵。
將教學形式進行有效整合,能夠讓小學生真正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布置合理的課后作業(yè),進一步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保證小學生的京劇課堂學習質量,學生在學習京劇文化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向教師提問,教師給予耐心的解答,不斷激發(fā)小學生的京劇學習熱情,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學習階段,通過對其進行京劇教育,能夠豐富小學生的個人情感,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為了保證小學京劇教學整合課程得到更好的構建,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進行科學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明確京劇教學目標,保證京劇知識得到更好的普及。例如,在學習《甘灑熱血寫春秋》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曲目背景,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讓小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京劇的樂趣[4]。
通過將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整合,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制定妥善的解決方案,保證小學生能夠更好的投入到京劇課堂學習中。由于小學生的好動性較強,為了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明確教學目標,將各科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整合,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愛國精神與藝術表演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將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整合,能夠保證小學京劇教育整合課程得到更好的構建,幫助小學生更好的了解京劇文化,提高小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但是,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如教學實施不夠先進、教學方法不科學等,這就需要教師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之上,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小學生的京劇知識,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1]周蓉.京劇文化在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實踐與思考[J].大眾文藝,2017,(11):246-247.
[2]楊海霞.京劇藝術如何走進小學課堂[J].黃河之聲,2016,(06):39.
[3]王心暢.古韻新聲——新京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研究[J].音樂時空,2015,(07):181-182.
[4]胡亞天,黃萍.小學美術課的研究性學習實踐與研究——“京劇臉譜的繪制與欣賞”研究性學習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5,(05):46-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