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燕
(湖南省岳陽市第九中學 湖南 岳陽 414000)
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滲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并未進行有效滲透,即使進行滲透也存在許多問題,且多數(shù)初中語文教師習慣將學校升學率作為教學目標,進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滲透,致使學生難以形成正確的情感,嚴重阻礙了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發(fā)展。
第一,教師缺乏情感帶入:就現(xiàn)代教育來說,學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對象,在實際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通常會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機械式的課文知識講解,對于情感體會,往往會告知學生自行領域,這種教學模式極易導致學生無法準確把握作者表達的情感,探究其原因在于教師自身缺乏情感帶入,進而影響到學生體會真實情感;第二,學生缺乏通讀能力: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于重視聽說讀寫等四項內(nèi)容,但事實上,許多學生很少會通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習慣于聆聽,導致學生難以深刻體會課文情感,也無法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真實情感;第三,學生難以領域情感:情感體驗通常需要學生用心感受,若學生無法領域情感,則難以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真實想法,且極易對情感教育出現(xiàn)厭惡情緒,現(xiàn)階段,多數(shù)學生對情感教育認識不夠,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較低,課堂教學氛圍并不積極,真正主動感受作者情感的學生更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
(一)營造情感氛圍。良好學習環(huán)境與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情感的培養(yǎng)存在密切關(guān)系,為了全面營造一種良好的情感氛圍,初中語文教師需詳細描述該文章作者寫作背景,加深學生對作者情感表達的認識,之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鼓勵學生盡情抒發(fā)自身內(nèi)心真實想法,或者互換角色,引導學生站在作者角色想象自己寫作時的場景以及當時內(nèi)心真實感受,同時,借助悲壯、悲傷、歡快等音樂或視頻,讓學生了解到作者的情感。比如,在對《沁園春·雪》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事先描述一下毛澤東在寫這篇文章時的背景,并在描述過程中播放與文章相關(guān)的音樂,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情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在舒緩歌聲中感受“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北國風光,千里冰封”的壯觀場景[1],讓學生對該文章情感有一個初步認識,之后通過朗讀課文將學生引入到課文講解中,在音樂渲染下,促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當時寫作情感,課堂教學結(jié)束前適當播放一些與文章相關(guān)的視頻,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從而充分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和學習興趣。
(二)探索學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許多文章的作者與現(xiàn)代初中生的情感距離較遠,其不僅表現(xiàn)在年代上,還表現(xiàn)在心理上,但是若想學生深刻理解作者全部情感是難以實現(xiàn)的,因此,需要積極探索學生作者情感的共鳴,這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或者學生與作者生活的年代不同,經(jīng)歷過的事情也不相同,但是兩者之間仍然會存在一些共通點,可以引導學生體驗作者寫作情感,尋找與作者情感的契合點。比如,在對巴金的《小狗包弟》進行講解時,雖然現(xiàn)代初中生未經(jīng)歷過文化大革命,但是多數(shù)學生與作者一樣,存在濃厚的愛狗情節(jié),許多學生肯定可以感受到失去長期喂養(yǎng)的愛狗是何情感,由淺入深,想象一下文化大革命背景下,部分人生生殺死小狗,這跟單純失去小狗相比更加痛苦,以此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內(nèi)心感受,領悟到作者反思大革命的情感,從而探索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逐層深入,消除學生與作者心靈上的距離[2]。
(三)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滲透情感。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需要不斷閱讀新課文新文章,通常情況下,一篇文章僅閱讀1—2遍是無法深刻體會到其中表達的情感,接著閱讀3—4遍一定有所體會,由此可知,深入分析教材,可以促進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比如,在對魯迅的《孔乙己》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通讀課文,并詳細介紹作者寫作時的背景,即創(chuàng)作孔乙己背景為五四運動前期,此時中國封建帝制已經(jīng)被廢除,但仍然存在封建思想,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思想遭受侵蝕,待學生第二遍閱讀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應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方式,并支持學生再次通讀全文,同時將學生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魯迅表達的思想情感上,了解封建科舉制度對那個時代人們思想的摧殘[3],若學生僅閱讀3遍,其對文章的理解應該只停留在這里,若繼續(xù)閱讀第四遍,可以了解到作者不僅對孔乙己進行了批判,還反映出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且反封建意識較強,從而逐步滲透情感。
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與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教學效果的提升存在密切關(guān)系,因此,基于新課改,采用針對性措施將情感教育有效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與情感觀,有助于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學習水平,促使學生準確把握課文情感和表達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