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玉梅
(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第一實驗小學 四川 長寧 644300)
前言: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為中高年級的寫作訓練奠定堅實基礎。為了有效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進小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及場景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做到有話可說、熱愛寫話,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需要通過對事物的具體觀察,才能調動他們已有的詞匯,并進行有效整合,最終實現(xiàn)語言表達,但是低年級小學生掌握的詞匯有限,對于新鮮詞匯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在實際對話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詞序顛倒的情況。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語言有此特點,語文教師更要注重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有研究表明,9歲之前的學生對圖畫的認知遠遠高于文字表述,因為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小學語文的課文多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xiàn),特別是低年級的語文課文中有大量的圖畫。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圖畫進行寫話訓練。
在實踐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能夠看懂圖畫的意思,卻不能用文字準確地描述出來,。出現(xiàn)表述不清或者表達不完整等情況。此時,語文教師需要借助圖畫指導學生,讓他們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一幅“開滿鮮花的小路”插畫時,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如“這幅插畫上有一條什么樣的路?彎曲還是筆直的?”、“鮮花是怎么生長的呢?都有什么顏色?”、“你覺得這幅插畫漂亮嗎?”通過這樣的指導,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比較完整的話,同時也知道了觀察圖畫要仔細、全面。
新課程標準對寫話興趣的激發(fā)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指出小學語文寫話教學需要重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對寫話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才能主動參與寫話訓練活動。在寫話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喚醒他們的寫作欲望,增加寫話興趣,讓學生樂于寫話,進而提高他們的語音表達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教學中《烏鴉喝水》是一個富有哲理的小短文,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講解這篇課文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和點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對烏鴉喝水這個過程產(chǎn)生了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此抓住這個機會開展寫話訓練,“通過我對大家的觀察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對烏鴉喝水這個過程很較大的興趣,那么有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述下烏鴉喝水的過程嗎?我們首先親手做一做烏鴉喝水的適應,然后大家可以就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睂W生利用常見物品進行實踐操作,獲得了直觀體驗;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實驗過程與感受制作成文字材料,并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教師利用實驗這種鮮活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在做、說與寫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般情況下,語文教材文本是作者對事物的個人見解,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看法,教材文本反映的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于教材文本,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力與想象力,對教材文本進行擴寫,這樣能夠深化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寫話水平。
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時,作者運用擬人化的語言向學生展示了各種植物種子的狀態(tài)、植物的生長方式等,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各種植物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開展寫話訓練:“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哪種植物最感興趣呢?觀察你的實際生活,你遇見過這些植物嗎?你從電視中、植物園中還見過什么植物呢?大家可以將自己見過的、感興趣的植物及種子性狀與同桌描繪一下吧?”這種生活化的問題,很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們紛紛回憶自己遇見過的植物及種子形狀,還可以引導利于課余時間收集可很多植物的葉子和種子,并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教材文本進行擴寫,如此一來,學生的寫話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升。
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與自然環(huán)境相關的課文,這些課文充滿了美麗的想象,小學生很喜歡閱讀這類課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課文,引導學生認識自然、親近自然。在寫話訓練中,教師不能將教學拘泥與室內(nèi),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教室,擁抱大自然,或者通過實地考察等形式拓展教學,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獲得豐富的知識,再進行寫話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例如,“楓樹上的喜鵲”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很有趣的一篇課文,通過閱讀教學,小學生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對話興致勃勃,但是文本知識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出室內(nèi),探究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動植物,通過觀察和接觸,最終形成文字介紹,這也是寫話訓練的一種形式。在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考察,有些學生基于課文介紹尋找楓樹上的喜鵲,然而這些學生找遍了路邊的楓樹,也沒有找到喜鵲。此時,教師需要指點學生,喜鵲的生活習性,帶領學生到樹木茂盛的地方找到了喜鵲。教師將寫話訓練與生活考察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進行寫話訓練,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輕松寫話。
結語:總之,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寫話訓練一直處于重點地位。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高小學生的寫話能力,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言特點,開展寫話訓練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樂于寫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