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農(nóng)墾總局寶泉嶺高級中學 黑龍江 154211)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自己讀書,不待教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庇终f:“養(yǎng)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無窮的?!闭Z文教學的靈魂就是寫作。能寫出好文章好作品的人,他們必定有共同的地方,即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顯而易見,“寫”應是語文素養(yǎng)的最高境界。
據(jù)此,我在自己作文教學中做了如下的探索與嘗試:
日常的閱讀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當旁觀者,而是要走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分享文章中的智慧和美意,在欣賞藝術美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著作家寫作意識的影響。
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告誡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用圈點批注法留下閱讀痕跡,適時提出思考題,問題的設置主要圍繞文章思想內(nèi)容、篇章結構及藝術手法等方面。如: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作者想表達什么情感態(tài)度或價值觀?試著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在表情達意方面主要借助了什么手法?你覺得如何?如果是你,還會怎樣寫?
設計以上問題,旨在讓學生明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作者真情實感、真實想法的自然流露,是作者彼時彼地的情與思的再現(xiàn),而我們寫作也當如此,要去寫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自己。記得講授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課的時候,我把授課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把握本文寫作中心——“倡導文化上的‘拿來’;又從先生布局謀篇的角度欣賞其構思文章的基本思路,即在充分擊破一反面論題的基礎上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主張的觀點,即“拿來”,真可謂是“破”得徹底,“立”的牢靠;最后引領學生欣賞先生文章的語言藝術特色,他通過比喻、反語、斟酌精煉個別字詞等多種手段展現(xiàn)了其論說文(雜文)犀利、幽默、形象等特點。通過對名家名篇的閱讀鑒賞,學生不僅讀懂了作者的心聲,也收獲了論說文寫作的基本經(jīng)驗。
沒有榜樣引路的前行是迷茫的,看不到希望的付出是令人苦悶的。學生如果不知道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自己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我想任誰也都會是迷茫的,以往的作文教學經(jīng)常陷入盲目訓練,無目講評的泥淖,勢必造成學生的無所適從,久之心生厭煩情緒,最終導致作文的教與學走入死穴。據(jù)此我作文專題課的第一課便展出了我校幾篇高考優(yōu)秀作文供學生閱讀欣賞,相比于刊印中的名家名篇,學哥學姐們的優(yōu)秀考場作文讓他們的閱讀熱情更為高漲,學生反應非常強烈,讀了一遍,主動要求再看一遍,下課還不罷休,懇求我將這幾篇文章印發(fā)下來,他們要珍藏,要學習,更期待自己未來的超越。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或者說是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上海特級教師馮夢龍先生說過:“每次作文,只要學生完成了教師設定的目標,就給高分。學生寫作后的收獲感和自信心是刺激學生寫作興趣的法寶?!睂τ诟咭恍律?,如果每次作文教學總是泛泛指揮,學生就會茫然不知所從,而后又在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下接受老師的一番批駁,近乎體無完膚,慘??!懵了!還哪來的興趣和再次動筆的欲望,學生自然成了寫作的逃兵!
據(jù)此,我初步制定了本學期作文指導訓練計劃,這里以結構和構思意識為例來略談一二:
(1)設置作文結構專題指導及寫作課,普及兩種基本的作文結構思路:六字連珠作文法和分論點式。
(2)范文引路:下發(fā)范文,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鑒賞,讓學生對兩種行文結構有深入的了解和體會。
(3)病文會診:下發(fā)一篇結構思路不清晰的文章,讓學生自行參照范文對病文進行合理修改,然后在課上進行全班交流會診,學生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作文情趣,也達到了強化了學生布局謀篇的意識。
首次寫作任務嚴格來講不是“寫”,而是“改”。在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印發(fā)一篇存在典型結構問題的習作,讓學生進行修改整理,上交修改結果。我先定下檢查的基本標準:凡能按作文基本結構梳理原作內(nèi)容的均可得到理想的分數(shù),學生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臉上自然綻放出了小有成就的笑容。
作文面面批,可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他寫作的每一筆都會有老師細心的閱讀,與學生一對一當面交流,沒想到學生是那樣的爭先恐后……想想這種學習熱情下的作文教學怎能被打入“冷宮”!
面面批效果很好,讓我和學生有了單獨指導交流的機會,學生漸漸領悟了自己寫作中存在的不足,然而“領悟”只是寫作成功的前提,真正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能否成功升格才是關鍵。
對于升格寫作,我先講明升格寫作的作用和意義,希望差一些的作文狀況得到有效改善,好一點的文章更上一層樓,指導學生結合之前面面批,直擊自己作文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修改升格。
升格作文的批閱主要是結合以往高考閱卷的經(jīng)驗,進行統(tǒng)一的衡定,而后選取幾份優(yōu)秀文在全班范圍內(nèi)進行展讀,有時還推薦給年級統(tǒng)一印發(fā)欣賞借鑒,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小作者本人的寫作興趣,同時也帶動整個班級乃至年級學生的寫作狀況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曾經(jīng)寫道“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愿望就越低落。"
十二年的工作經(jīng)歷讓我深切感悟到:教語文不簡單,上好一節(jié)高效語文課更是不易,而對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探究就更需要花上些心思。作文教學有效開展是必須以研究學生的心理為前提,以教師系統(tǒng)而有序的計劃性指導為依托,以教師的耐心和熱情為保障的。否則,怕也無力改變眼前尷尬的現(xiàn)狀吧!作為語文教育戰(zhàn)線的一員,期待通過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讓我們作文課不再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