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南道回民小學 符秀蓮
“先學后教”這一教學模式主要強調(diào)的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潛能全面挖掘、發(fā)揮出來。教師應結(jié)合不同階段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科學運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來構(gòu)建高效、生動的語文課堂。
在課程導入設(shè)計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學習契機。課前導入形式主要可以用直接、間接導入來進行。間接導入是當前很多教師常用的導入形式,如情境、圖片和歌曲等豐富多樣的導入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做好鋪墊,進而讓學生更輕松地學習、掌握相關(guān)知識信息。對于導入方式的選擇,教師應基于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所學內(nèi)容的綜合考慮來進行,嚴禁出現(xiàn)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情況。
比如,某教師在講解《多夢的季節(jié)》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了《童年》這首歌曲,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聽到這首歌時有怎樣的感受?或者讓學生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童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最后,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閱讀學習文章。在輕快的音樂節(jié)奏下,不僅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也能夠幫助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輕松導入新課后,教師可以從“先學后教”的理念出發(fā),讓學生先自主誦讀全文,在此過程中對文章內(nèi)容產(chǎn)生一個整體感知,同時,還要要求其在誦讀中,將自己不會、不理解的生字詞標注出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在完成課本閱讀之后,讓學生通過查閱字典或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來理解、掌握生字詞。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從不同層面指出學生的不足,通過積極的激勵語言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通過學生先自學、教師后講解的方式,不僅有助于授課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能夠讓學生對所學文章內(nèi)容產(chǎn)生更深刻的理解。
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也要注重“先學后教”模式的科學運用。在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類問題的分析中,進而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此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信息。低年級小學生經(jīng)過問題討論,通常都能夠積累更豐富的字詞,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獲取方式;而對高年級學生,通過問題討論,往往都能夠獲得更新穎的想法與感受,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其將自己的新穎看法提出來,與其他同學一同分析。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可以是靈活多樣的,可以指導學生針對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詞、課文內(nèi)容提出一系列問題。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基礎(chǔ)。教師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由不適應閱讀,逐漸喜歡閱讀,將閱讀當成是一件自己喜愛的事情來完成。這樣能夠養(yǎng)成學生閱讀的習慣,為后面的閱讀教學奠定基礎(chǔ)。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中帶頭進行大聲、富有感情、專注的閱讀,然后告訴學生自己從閱讀中得到的感受,從而感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還能傳授一些閱讀的技巧給學生,使得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更有效率地進行閱讀學習。
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設(shè)計、組織各項閱讀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先學后教模式的科學運用,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機會,能夠?qū)W生各方面學習潛能充分挖掘、發(fā)揮出來。在增強授課效果的基礎(chǔ)上,也能夠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為此,教師應加強該模式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