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怡
(湖南省岳陽縣第一中學1701班 湖南 岳陽 414122)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賴以生存,挖掘人性美好所應必備的一種能力。但是,也許是我們習慣了接受,將別人對我們的付出看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我們失去了感恩之心,忘記了我們所得到的東西都是由他人的犧牲換來的。在我們人生的成長之路中,會接受同學、師長、陌生人的無私幫助,而我們要做的不是要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些幫助,而是要心存感恩,將這份愛延續(xù)下去!
記得有一次,我早上過于戀床,所以只能匆匆忙忙地收拾東西上學,還因為害怕因為遲到遭受老師的批評,所以不自覺地抱怨了我的媽媽。但是,我的媽媽并沒有責怪我,默默承擔了我的抱怨,還一直催我吃早飯,擔心我的身體。那個時候,我的心情過于忙亂,沒有體會到母親的關懷與愛意,反而還覺得媽媽麻煩。所以,我并沒有吃早飯,而是匆匆踏上了上學之路。但是,我一直都有低血糖的毛病,所以在路上便出現(xiàn)了癥狀。
當我感到頭暈目眩的時候,我只能坐在馬路邊上靜靜等待,強忍不適。后來,一位老奶奶看到我之后,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給了我一個糖包子。當時,我的第一反應便是不可以接受,因為我的腦海中閃過了許多因為陌生人的“好意”幫助而受到傷害的新聞,所以我委婉地拒絕了老奶奶的幫助。但是,這位老奶奶并沒有放棄,反而像是看穿了我的心事一樣,向我講述了自己的目的,還勸我放心,一直解釋自己是一個好人。然后,這個老奶奶便走到我身旁的一個小商店,為了買了一瓶奶和一個面包。當時,我立馬為自己不友好的小心思感到羞愧,臉上火辣辣的。這個老奶奶并不在意,還一直勸我趕緊吃下早飯,及時上學。后來,我鄭重向老奶奶表達了我的謝意,也為自己不良的心理活動表達了歉意。
到了學校之后,我的老師還專門問我是否吃了早飯,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訝。原來,我的媽媽一直十分擔心我的身體,害怕我犯了低血糖的老毛病,所以向老師打了電話,希望老師可以留出讓我吃早飯的時間。回顧我早上出門時對母親的態(tài)度,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感到十分羞愧,也讓我及時反省了自己的態(tài)度。待放學之后,我向媽媽講述了我在上學路上的經歷,還主動向媽媽道歉,說出了自己的問題,認為自己不應該把自己的錯過遷移到別人身上。那個時候,我的媽媽一直流露著欣慰的眼神,說我長大了,懂得認錯了。
這個事情讓我及時意識到了自己的意識問題,也讓我重新拾起了感恩之心。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我會始終提醒自己感恩他人付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與關懷,而不是一味地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