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艷
(四川省長寧縣第一實驗小學校 四川 長寧 200050)
俗語說:“萬丈高樓從地起?!闭f明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要。堅守語文教學的本位,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之基礎。一個學識淺薄的教師很難為學生建構出知識的高樓,又何談高效課堂呢?
小學一年級學生由于識字少,讀書的語速很慢,丟字、添字、讀錯等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聽他們讀心里很著急,我也知道朗讀是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那怎么辦呢?首先是范讀,讓學生聽老師讀,在備課時仔細設計自己的范讀,然后讓學生把容易讀錯的字主音并做上記號。
例:指導學習《四季》的朗讀
師問——聽了老師的讀,你們有什么感覺?
生——課文很有趣。
師問—那你們在讀“雪人大肚子一挺,頑皮的說:“我就是冬天?!蹦銈冏x出趣味來了嗎?
生——沉默了!
師問——你們再讀一遍,看誰能讀出有趣的意思來。學生聽了老師的話,明白了要善于聽,傾聽比自己讀得好的人讀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我還讓學生聽比自己讀得好的同學讀,平時讀書時挑一段難讀的內容讀,當學生朗讀有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當部分學生快速地背下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和段落時讓他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說自己是如何背下來的,看看他們的方法是否科學和有效,是否值得大家學習,慢慢地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天天進步!通過這樣的訓練讓我真正明白了教育家周一貫說的一句話:“讓每一個孩子讀通課文,這是閱讀教學的底線,是我的語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更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良心所在”讓我更加明白的是作為老師讓學生受用終身的是教給他們方法。
專家曾說一年級的學生只有20分鐘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聽講,那么老師更要注意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創(chuàng)造出融洽、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使雙方盡快地進入智慧交流的狀態(tài),從而使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課堂上老師首先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教學對象及教學內容傾注極大熱情,用最簡潔的語言提高課堂效率。
例:一年級識字教學是重點,如何做到讓學生既感興趣而且又能又快又牢的識記學過的生字?除了用看圖會意,歸類,形近字辯析,加減游戲等各種方法,我還將生字編成兒歌,于是有了下面的課堂教學片斷
師——同學們,我們曾學過《金木水火土》誰來背一下(生背)師——這首詩大家都背得很熟,誰來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記住“煙”和“亭”字呢?
生——回答識字方法
師——這個方法真不錯!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將學過的生字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編成《金木水火土》格式的詩。
生——鳥飛馬兒走
生——大力水手見公牛
生——日月水火土
師——同學們編得真不錯(獎紅花)老師也來編編于是將順口溜整理成:鳥飛馬走云兒出 大力水手見公牛 上下左右風雨電 今年瓜果用田土
學生看到自己編寫的生字歌高興得不得了,此刻我會給予他們一這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叫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做不僅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明白了原來生字還可以這樣識記,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歡樂!所以教師應多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
很多學生成績較差或不理想,大多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主要表現(xiàn)在:懶于思考、觀察、缺少學習興趣,不喜歡課前預習,沒有自學的能力,常常依賴父母(一年級學生),因此老師應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抓住預習的內容,把握重點從而為課堂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例:指導學生書寫“風”字時,有些學生將“風”字寫得太胖,不美觀,于是及時引導“你若能把這個"風"字收點腰身,它就不會顯得太胖,不美觀了,試試看!這些同學聽了恍然大悟,培養(yǎng)學生從小學會欣賞漢字,讓他們感受到漢字的結構美,從內心喜歡漢字,而老師指導讀寫的過程體現(xiàn)了方法與過程目標,這樣的教學便實現(xiàn)了“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提升了課堂效率。
5.1 啟發(fā)激趣,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興趣是構成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為活潑、最為現(xiàn)實的成分。有了興趣,還會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而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chuàng)新。興趣越大,學習的效率就越高。
5.2 質疑交流,讓課堂變得有理有趣。教師要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為他們創(chuàng)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通過師生平等交流,培養(yǎng)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感覺學習是講理的心智活動而不是硬“灌”。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右獙W,學習的效果肯定也會提高。
5.3 提倡“合作”,讓課堂變得融洽愉悅。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語文是一個貼近生活,內涵和外延都非常豐富的學科,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體驗,創(chuàng)造,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精心的設計教學過程,將一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重難點弄清楚才能了然于胸,講課時才得心應手,同時加強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民主愉悅的氛圍,這樣一定會讓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生態(tài),一定會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