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娜
摘 要: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而開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分層教學,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不同特點的學生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等,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英語;因材施教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分層教學”這個概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初中英語課堂也不例外。但是,反觀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統(tǒng)一標準進行授課與講解的形式,會挫傷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在學習上有更高要求的學優(yōu)生而言,也不公平。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靈活轉變教學方法,通過運用“分層教學”來進行初中英語教學。
一、備課分層:針對性提升學生吸收能力
教師應該清楚認識到,學生的水平確實有差異,十分有必要進行分層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首先做到備課分層,即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依據(jù)學生的上、中、下三個層次,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備課。具體而言,上層學生基本功扎實,對英語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接受能力強;中層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但基礎略欠扎實;下層學生基礎較差,有的對學習不感興趣,懶于動手動筆。這些現(xiàn)實情況就決定了我們要分層進行備課,只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將要面臨的難題,進一步地提升學生對于所教授知識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講授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課程的吸收程度,我采用了分層備案。具體而言,由于本節(jié)課的主要授課目標是掌握以問句“When is your birthday?”為線索引出單詞12個月份、序數(shù)詞等知識。所以,在教案設計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外,我還設計了“自由發(fā)揮小課堂”這個小版塊,即讓基礎相對較為薄弱的C層次的學生能基本掌握關于出生日期的問答“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對于處在中間水平的B層次學生與學習能力較強的A層次學生能熟練運用句型之外,還要能復述自己家人出生日期的英文表達,并要求A層次學生在此節(jié)課能用英文正確地寫出來。除此之外,在備課過程中,我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也將授課內容進行相應分層,盡可能地讓每位學生學有所得。
二、目標分層:激發(fā)各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依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十分有必要,教師不能輕視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目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鞭策性的作用。所以說,教師要采取更為靈活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分層,使每位學生學有所得,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具體而言,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分層設立目標,讓成績好的學生更為上進,成績差的學生也有信心學好英語,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從而達到激發(fā)各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了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A層次學生而言,要求他們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同時能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詞匯與句型展開熟練對話,并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寫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對于B層次學生而言,對于他們的學習目標的設定則是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確保學生能基本掌握“favorite,subject,science”等詞匯,同時能運用“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My favorite subject is...;Why do you like...,because its...”等句型展開英文對話;而對于C層次學生來說,對于他們的目標設定則是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并適當補充一些內容,進而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三、設題分層:因材施教使學生學有所得
分層設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這關系著學生真正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決定著學生最終能否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更應巧妙地設計課堂練習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通過分層提問問題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課堂提問、師生互動等形式來檢查學生對于課程教授的掌握程度情況,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廣度的要求不同,進行相應的提問,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從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逐漸掌握知識。
例如:在講授Whats the matter?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健康問題的英語表達方式,同時掌握和運用Whats the matter?等句型,在授課過程中,我充分運用設疑提問的方式來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從而進一步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向學生引入這節(jié)課的講授內容:“How are you?”學生回答:“Im fine.And you?”“Im fine.But I have a cold.What should I do?”學生開始積極提建議,有的學生回答:“See a doctor.”還有的回答:“Have a rest.”然后我繼續(xù)向學生說道:“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the matters.Lets learn together!”然后,在接下來的授課過程中,我先對其中的C層次學生進行提問,即通過課件展示圖片的形式,讓學生依據(jù)圖片回答出相應的單詞,并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對于B層次學生,也借助課件,讓學生根據(jù)所出具的場景進行對話;而對于A層次學生,我向其中學生進行提問:“What should you do to stay healthy?And how is your lifestyle?”進而讓學生在掌握課本基礎知識之上,能相應地進行自我發(fā)揮,然后我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從而也讓其他學生逐漸學會如何更好地運用英語知識。
四、測試分層:依據(jù)知識掌握有的放矢
在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時,采用分層測試能更好地摸清學生的基本情況,弄明白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展開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分層測試并不是“出”幾套不同的試卷,因為這樣對于教師來說有很大的負擔,對于學生而言也有失公平,基于此,教師可以在試卷中設置必答題、選做題、開放式題目等,用這樣的形式進行分層,既可以綜合考量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情況,還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升自己,同時,依據(jù)測試情況進行反饋,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發(fā)展和進步。
例如,在學完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這一節(jié)課時,為了檢驗學生對前幾個單元的掌握程度,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整體的測試。測試目的并不是將學生排名,而是真正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漏洞與短板,基于此,我整合前幾個單元的知識點,例如一些短語搭配“buy sth. for sb./buy sb. sth.,nothing...but+原形”等;還有例如健康生活方式的表達、比較級的用法等,都將這些最基礎知識展示在試卷中,以必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同時,為了讓一些基礎掌握較為扎實的學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我設置了相應的選做題,比如,在對于比較級的考查這一知識點上,我通過英漢翻譯的形式進行考查,從易到難出示例句,如:“湯姆起得和吉姆一樣早,湯姆走的路程是吉姆走的路程的兩倍,吉姆花費的時間是湯姆花費時間的四分之三……”通過這些知識點的考查,來檢驗學生對倍數(shù)英文表達的掌握程度;同時出示開放式題目:通過舉例的方式來辨析“win與beat,the other,the others與other”等詞的關系。通過一系列的試題來檢驗學生對于這一階段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而更好地為學生查漏補缺。
五、指導分層:針對性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課下指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指導并不是單純的課堂延時,而是真正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高效地進行指導。具體而言,對學困生而言,除了幫助他們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還要對他們目前所面臨的難題進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以鼓勵為主,進一步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而對學優(yōu)生而言,在確保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之外,還要指導他們閱讀一些課外英語書籍,進而不斷擴大他們的詞匯量,提升英語理解能力,最終提高自學能力,所以說,指導分層對于學生而言,都是很關鍵的。而借助針對性的指導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興趣與學習能力,進而綜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例如:除了在課上所進行的一系列分層工作之后,在課間或是自習課上,我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會進行相應的指導,通過為他們梳理基礎知識、繪制思維導圖、布置相應鞏固性的作業(yè)之外,還要通過鼓勵、激勵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在英語上的積極性,同時,讓這些學生相互監(jiān)督,高效率地完成所布置的作業(yè);除此之外,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我通過給學生推薦名著優(yōu)秀片段,如《簡愛》《小王子》以及《呼嘯山莊》等文章,逐漸讓學生了解一些外國文化,進而擴大學生詞匯量,提升學生英語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采取分層教學可以彌補整體授課的局限之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尊心,綜合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所以,這也就需要教師在平日多和學生接觸,了解學生大致的學習狀況,客觀評價學生的目前成績,尋求可以正確分層的依據(jù),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獲取大的進步,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沖愛蘭.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35.
[2]么少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策略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281-282.
[3]歐娟.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與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7):8-10.
[4]焦平.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7):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