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儒 閆文壯 盧正櫟
摘要:大學校園文化主要針對于大學生,屬于一種形態(tài)較為特殊的文化,良好的校園文化具有更高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且能夠推動文化的發(fā)展與進步。在此背景下,隨著流行音樂的全球化,大學校園文化也受到了越來越深的影響,所以本文中我們將對流行音樂全球化對大學校園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以此促進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
關鍵詞:流行音樂;全球化;大學校園文化;影響
在流行音樂全球化發(fā)展的背景下,其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主流的音樂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社會文化載體之一,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進行滲透。良好的流行音樂能夠推動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所以需要我們對流行音樂后進行相應的引導和控制,并促使流行音樂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對自身的積極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
一、流行音樂與校園文化
(一)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也可被稱為是“大眾音樂”,主要是因為其植根于大眾生活之中,并被人民群眾所喜愛,通過來說具有結構短小、內容通俗、情感真摯、形式活潑的特征,并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具有了娛樂性、傳媒性、時尚性等多種特征。
(二)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學生,其次為校領導以及各級教職員工,主要內容為課外文化活動,主要活動空間為校園,其主旨是校園精神,屬于群體形式的文化,能夠對校園精神和校園文化進行有效的體現(xiàn)。
二、流行音樂全球化對大學校園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流行音樂能夠幫助人們對不良的情緒進行緩解和消除,屬于人們日常生活中休閑和消遣的方式,且在大學校園中進行傳播,也能夠促使大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同時,因為現(xiàn)對于嚴肅、高雅的音樂,流行音樂更易被大學生接受,所以大學生更易從流行音樂的欣賞者轉變?yōu)閰⑴c者,也就更加有利于流行音樂發(fā)揮自身功能,對大學生的不穩(wěn)定情緒以及不良心態(tài)進行調節(jié)。就特點方面來看,流行音樂能夠對大學生的精神需求進行充分的滿足,并對大學生的注意力進行充分的吸引,所以,大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充分發(fā)揮,組建樂隊或是創(chuàng)編歌曲等。
(二)消極影響
通過實際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流行音樂能夠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當前流行音樂出現(xiàn)了全球化發(fā)展的趨勢,并且被逐漸的商品化和傳媒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音樂自身的藝術氣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流行音樂能夠對社會文化產生的正面影響,進而導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受到阻礙,并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產生影響;與此同時,流行音樂的商品化和傳媒化逐漸加劇,流行音樂的娛樂性、功利性開始逐漸大于藝術性,當如此的流行音樂滲入到校園文化當中,將不利于大學生審美素質以及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
三、流行音樂促進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對流行音樂的德育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
流行音樂的內容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且更加具有廣泛性,新生這對其進行理解相對容易,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大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程度。針對此情況,我們需要對流行音樂中的德育教育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將積極向上、具有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應用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當中,使大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積極的影響,促使流行音樂對大學生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并進一步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對自身積極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
(二)對流行音樂對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促進作用進行重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逐漸意識到了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不僅在中小學中需要開展素質教育,對于大學生,同樣需要開展素質教育。藝術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一直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缺陷,所以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強化對流行音樂的重視也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對素質教育進行切實落實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對大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促使其組成音樂團體等,并為其提供表演、比賽等多種機會,是大學生能夠對自身的才華、能力進行充分的展示,提高其參與素質教育的積極性,并對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對流行音樂的藝術特色進行充分體現(xiàn)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相對獨特的創(chuàng)作形式,有利于其在舞臺上的表演更加豐富,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給予大學生正確的引導,促使大學生能夠對流行音樂的節(jié)奏、內在情感等方面進行有效掌握,從而能夠站在價值觀的角度上對流行音樂進行欣賞,并能夠逐漸學會對流行音樂的藝術特色進行品鑒,以降低當代流行音樂商業(yè)化以及傳媒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并且,促使大學生的藝術品味得到提高,也有利于促使大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從而更加有效地對大學生的情操起到陶冶的作用,也就有利于建設期更加具有深度和內涵的大學校園文化。由此可見,在進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對流行音樂的藝術特色進行充分的把握,并采用召開講座、組織比賽、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等多種方式,使流行音樂的教育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
結束語: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流行音樂的全球化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所產生的影響具有雙面性,所以講流行音樂應用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時,應該注重對其德育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同時對其對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進行重視,以促使流行音樂的特色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從而建設起能夠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大學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柴麗華.流行音樂全球化影響下高校流行音樂欣賞課的探討[J].戲劇之家,2018(06):182.
[2]唐亮.中國的流行音樂如何實現(xiàn)海外輸出——論全球化之下中國流行音樂輸出的文化戰(zhàn)略意義及方式[J].黃河之聲,2014(03):96-97.
[3]李曉英,高淵.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音樂傳播——流行音樂吹來中國風[J].新聞世界,2010(07):161-162.
[4]段傳婭.流行音樂全球化影響下高校流行音樂欣賞課的探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S1):141-144.
作者簡介:
李欣儒(1997.01-),男,漢族,本科學歷,遼寧省沈陽市人。
閆文壯(1994.12-),男,漢族,本科學歷,遼寧省燈塔市人。
盧正櫟(1997.11-),男,漢族,本科學歷,吉林省輝南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