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宇
摘 要:本文在內河航運納入國家戰(zhàn)略、內河集裝箱運量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展開。本文首先將內河集裝箱碼頭陸域道路進行分類,明確了將碼頭前沿道路和堆場水平運輸道路作為討論范圍。然后從道路線形特性以及交通組織管理特性兩個微觀層面針對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與城市道路和公路進行對比,并提出相關優(yōu)化原則。本文有助于完善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設計和交通組織管理,提高碼頭運行效率。
關鍵詞:內河碼頭 集裝箱碼頭 碼頭道路 道路交通特性
1.引言
我國河流總長43萬km,近三分之一河流適合發(fā)展內河運輸。我國是內河航運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之一。與其它貨物運輸相比,內河運輸具有運能大、占地省、能耗低、環(huán)境友好、樞紐能力強和邊際成本低等比較優(yōu)勢。國務院于2011年初發(fā)布《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fā)展的意見》?!兑庖姟返某雠_,標志著加快內河水運發(fā)展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成為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戰(zhàn)略重點之一。近年來內河運輸逐漸呈現大型化、深水化、集約化的趨勢。隨著集裝箱船舶大型化,內河與沿海港口之間的運輸關系形成中心港口向喂給港口輻射的新格局。并且,現代物流已賦予集裝箱碼頭新的功能,也為現代集裝箱碼頭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內河集裝箱碼頭運量正在逐年增長。
現代化的集裝箱碼頭往往會采用提高設施設備利用率、增加設備數量的方式追求吞吐量的提高以滿足客戶運輸需求,但這也給碼頭內貨物的水平運輸過程帶來了較大的壓力,碼頭陸域道路交通網絡中沖突點較多的劣勢逐漸顯現。流暢順適的碼頭陸域道路和先進的交通組織管理是提高碼頭運行效率的關鍵因素,對于以道路為主要集疏運方式的內河集裝箱碼頭更是如此。達到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充分分析道路交通特性。
2.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概述
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包括(進)疏港道路和港內道路。疏港道路指銜接點至碼頭大門的道路,其道路交通特性與銜接道路類似。港內道路通常包括4個部分,分別為碼頭前沿道路、堆場水平運輸道路、后方配套功能區(qū)道路和堆場閘門連接道路。后方配套區(qū)道路交通特性與城市支路具有較大的相似性,屬于港內道路支道,不屬于碼頭陸域具有運輸功能的道路。堆場閘門連接道路通常為港內主干道路,其道路交通特性與疏港道路相似。碼頭前沿道路和堆場水平運輸道路(包括堆場外圍道路)屬于港內主干路或次干路,其設計需滿足碼頭裝卸工藝的使用要求,并與港內設施協調,是具有明確碼頭內河集裝箱碼頭特性的道路,與城市道路系統、公路系統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本文將內河集裝箱碼頭陸域道路系統討論范圍限于碼頭前沿道路和堆場水平運輸道路。
3.道路交通特性對比分析
表1從道路線形特性以及交通組織管理特性兩個微觀層面對比了內河集裝箱碼頭陸域道路系統與城市道路系統、公路系統。由于內河集裝箱碼頭路網與城市道路網、公路網體量差距太大,不具備可比性,因此本文不進行交通規(guī)劃等宏觀層面特性對比。
4.討論
根據表1的描述,與城市道路系統、公路系統相比,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系統道路交通特性呈現出道路線形特性基本相同以及交通組織管理特性差異較大兩個特點。
由于三種道路都具有通行這一最基本的屬性,因此道路線形特性基本相同。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交通組成大多數為集卡、掛車、油罐車等重載貨車,具有明顯的貨運通道屬性。在進行道路線形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其這一特點,盡量加大圓曲線半徑、降低縱坡坡度,同時盡可能按照會車視距30m或更高進行視距設計,保證車輛通行安全順暢。由于內河碼頭陸域總面積一定時,道路寬度與堆場面積呈負相關。因此進行道路寬度設計時,應首先考慮道路需求與堆場面積相適應的原則,考慮選取年第20位~第40位小時交通量進行設計。在陸域面積充足同時雙向交通量均較大時,為減少對向車輛干擾,可采用兩塊板進行路幅設計,提高通行舒適度。
在交通組織管理特性方面,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與城市道路和公路差異較大,存在自身特點,包括行駛速度低等。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影響交通流線的因素不同,內河集裝箱碼頭交通流線受碼頭泊位總數、船舶??砍颉稑蜓b卸作業(yè)、堆場翻箱作業(yè)、裝卸船箱在堆場箱位選擇規(guī)則等多種非交通規(guī)則因素影響。同時,由于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高峰小時和碼頭岸橋和堆場工作時間密切相關,因此道路高峰小時與碼頭運營高峰基本重疊。在進行交通組織管理方案設計時,首先考慮碼頭運營需求,從而最大程度較少與碼頭運營不協調導致的額外沖突點出現。在額外沖突點不可避免時,著重設置警示、禁令和指示標志標線,設計設置標準盡可能高于城市道路和公路,以確保碼頭運營和道路通行的安全。交叉口控制方面,盡可能不采用全無控制交叉口,同時按照重載貨車行駛特性設計和設置標志標線。
5.結論
本文從道路線形特性以及交通組織管理特性兩個微觀層面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與城市道路和公路進行對比,得出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系統道路交通特性呈現出道路線形特性基本相同以及交通組織管理特性差異較大兩個特點,并提出了相關優(yōu)化設計原則。本文有助于完善內河集裝箱碼頭道路設計和交通組織管理,提高碼頭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1]JTJ 212-2006,河港工程總體設計規(guī)范[S].
[2]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S].
[3]JTG B 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附條文說明)[S].
[4]JTG D20-2017,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S].
[5]梅蕾,崔曙光,書偉.關于集裝箱港區(qū)道路交通優(yōu)化的思考[J].中國工程咨詢,2015(06): 43-45.
[6]GB 50647-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規(guī)劃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