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達
(遼寧省北票市植物保護站,遼寧 北票 122100)
農藥是用來控制農林作物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為害的一種特殊商品??茖W合理使用農藥,能保證農作物安全生產,獲得豐產豐收。但是使用不合理,就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農田生態(tài)破壞,農作物藥害,農產品品質下降,農藥殘留超標,直接影響人、畜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為全面了解當前北票市農村農藥的安全使用現(xiàn)狀,筆者近日隨機選擇正在田間打藥的80名群眾進行了現(xiàn)場詢問調查。調查顯示,目前北票市農村農藥使用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較多安全隱患,需要引起農民朋友的高度重視,積極倡導安全合理使用農藥,有效提升各類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
在實際調查的80人中,從事農藥作業(yè)的人員在文化程度上,高中文化程度的17人,占21.3%,初中36人,占45%,小學27人,占33.7%;在年齡結構上,20~40歲 23人,占 28.8%,40~50歲 45人,占 56.3%,50歲以上12人,占15%;在男女比例上,男性57人,占71.3%,女性23人,占28.8%。
結果顯示:文化偏低,年齡偏大,男性較多。
調查中顯示,在病蟲草害防治信息的獲取上,來源于農業(yè)技術部門發(fā)布的農情信息或村里通知的有22人,占27.5%,親自到田間查看的有19人,占23.7%,看到別人打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也跟著打的有39人,占48.8%。
結果顯示:不常到田間去,防治病蟲害的意識比較淡漠。
從購藥渠道上,到鄉(xiāng)村農技服務站或供銷社門市部購買的有21人,占26.3%,到個體門市部購買的有59人,占73.8%。施藥劑量上,查看農藥說明書來確定劑量的有37人,占46.2%,憑經驗來確定的有43人,占53.8%。配藥方法上,以瓶蓋作為配藥量具的有41人,占51.3%,采取估計的辦法直接將農藥倒入噴霧器的有32人,占40%,用標準量杯準確配制的有7人,占8.8%。
結果顯示:不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濃度,經常粗略估算。
2.1 農藥安全使用意識淡漠。農藥使用中最根本的問題,是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安全用藥意識淡薄,大多數(shù)農民僅知道農藥有毒,在他們看來只要能打死蟲子、能治好病就是好藥,有的甚至使用國家明文禁用和限用的農藥。
2.2 在使用對象上。每一種農藥都有其使用對象,若錯用,要么造成藥害,要么不起效果,而且浪費人財物力。
2.3 在使用方法上。每種農藥劑型不同,其使用方法不同,同一種藥劑防治的對象不同,其使用的方法也可不相同。
2.4 在使用時期與劑量上。每種作物的病蟲草害,都有最佳的防治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要么效果差、要么還會出現(xiàn)藥害。
2.5 在使用安全間隔期上。每一種農藥在每種作物上都有安全間隔期問題,不按照農藥間隔期使用,會使農藥殘留增大,甚至給作物造成藥害。
2.6 超量、超范圍、頻繁使用農藥,及農藥廢液、廢水、廢包裝亂倒、亂扔、亂棄置,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造成很大威脅與破壞。
2.7 自身安全保護意識差,在配藥、施藥過程中不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如帶手套、口罩、穿長袖衣褲等,且施藥后不用肥皂洗手等等,導致農藥對人身污染嚴重。
3.1 加強農藥知識和政策的培訓工作。農技推廣部門,要利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推廣農藥方面的知識和各項政策、規(guī)定,提高農藥使用者的素質,逐步改變其意識與習慣。
3.2 推廣新型、實用、優(yōu)質的植保器械及其操作技能,做好引導、示范。
3.3 完善農藥生產與流通全程及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監(jiān)測監(jiān)督及其信息的發(fā)布體系建設,以及有關政策的制定與落實,而且相關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執(zhí)法力度,并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
3.4 政策支持,推動高毒禁用、限用農藥的落實與替代,搞好低毒、高效、經濟農藥的研制開發(fā)與推廣工作。促進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