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鄭州中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基因組是單股、負鏈、多節(jié)段的核糖核酸(RNA)分子。根據流感病毒核蛋白(NP)抗原性差異,可將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為最常見的流感病毒,宿主范圍廣泛,可感染大多數哺乳動物、家禽以及野鳥。根據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氨基酸的差異,又可將A型流感病毒分為多個HA亞型和NA亞型。禽流感病毒屬于A型流感病毒,根據致病能力的不同,可以將禽流感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極強,以高發(fā)病率和高致死率為特征,對禽類養(yǎng)殖業(yè)危害巨大,因此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申報的動物疾病,中國政府也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引起HPAI的毒株主要集中在H5和H7亞型[1-2]。
2013年,我國上海、江蘇和浙江等地先后發(fā)生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并引起死亡[3]。分子流行病學資料表明,2017年從病人體內分離的H7N9病毒出現血凝素裂解位點突變,該突變提示病毒致病性可能發(fā)生變化,進一步危害公共衛(wèi)生安全[4]。
本研究以禽流感病毒H7N9亞型HA裂解位點和NA基因為檢測靶標,以實時熒光定量PCR為模型,建立一種敏感、特異、多重高效的流感病毒核酸檢測方法。
引物和探針委托華大基因合成;RNA提取試劑盒、反轉錄試劑盒、Taq DNA聚合酶采購自takara公司;PCR常規(guī)試劑均采購自賽默飛公司;H7N9病毒和其他常見禽病病毒核酸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饋贈。
1.2.1 引物探針制備
參考GenBank毒株序列KY643843.1、KF922738.1、KY643847.1,使用NCBI提供的在線工具Primer-BLAST進行引物探針設計。
1.2.2 陽性對照制備
參考GenBank毒株序列KY643843.1、KF922738.1、KY643847.1,設計引物擴增H7N9經典毒株HA基因,變異毒株HA基因和NA基因,并將3個基因片段連接到pUC57質粒。用常規(guī)方法提取質粒,并用無Rnase純化水稀釋至2×106copies/μL,置-20℃以下保存。
1.2.3 陰性對照制備
量取1 mL焦炭酸二乙酯迅速加入裝有1 000 mL去離子水的瓶中,封口,震蕩混勻,2℃~8℃放置8~16 h。121℃高壓滅菌25 min,置-20℃以下保存。
1.2.4 RT-PCR反應條件及閾值判定
根據不同探針設置對應的熒光通道,確定RT-PCR反應程序及方法閾值。
1.2.5 敏感性試驗
將H7N9經典毒株和變異毒株核酸混合,按10倍梯度進行稀釋,用本方法檢測。
1.2.6 特異性試驗
使用該方法檢測H5、H9等其他亞型禽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禽類常見病毒核酸,包括H7N9變異毒株、H7N9經典毒株、新城疫病毒、傳染性法式囊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和禽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
用于檢測H7N9病毒HA基因的引物對及其探針序列如下:H7-F:5’-ACCGTGCAAGCTTCCTGAGA-3’;H7-R:5’-TGAAACCCGCTATAGCACCA-3’;H7-P:5’-ROX-ACATAGATAGCAGGGC-BHQ2-MGB-3’;ROX為熒光基團,BHQ-2為淬滅基團。
用于檢測H7N9變異毒株HA基因的引物對及其探針序列如下:H7-F:5’-ACCGTGCAAGCTTCCTGAGA-3’;H7-R:5’-TGAAACCCGCTATAGCACCA-3’;H7變異-P:5’-FAM-AGAGAAAACGGACTGC-BHQ1-MGB-3’;FAM為熒光基團,BHQ-1為淬滅基團。
用于檢測H7N9病毒NA基因的引物對及其探針序列如下:N9-F:5’-ATGCCCAGTAGTGTTCACCG-3’;N9-R:5’-TGTCCTCCCTAGCCAAGTGT-3’;N9-P:5’-VIC-GTCTCTGACTGGAACT-BHQ1-MGB-3’;VIC為熒光基團,BHQ-1為淬滅基團。
上述引物和探針由華大基因公司合成。
在熒光定量PCR儀上運行以下程序:42℃30 min,95℃3 min;然后進行94℃10 s,60℃30 s;40個循環(huán)。熒光通道選擇FAM、VIC、ROX,其中FAM用于檢測突變毒株HA基因,ROX用于檢測野生株HA基因,VIC用于檢測NA基因,在每個循環(huán)的60℃時收集熒光信號。設置擴增體系為20 μL,同時要選擇passive reference和quencher為none的模式。
基線調整取6~15個循環(huán)的熒光信號,閾值設定原則以閾值線剛好超過陰性對照檢測熒光曲線的最高點;質量控制:反應結束后,陰性對照的檢測結果應無特定的擴增曲線或Ct值>37或無;陽性對照Ct值均≤30.0,且出現三條明顯的擴增曲線,否則實驗視為無效;樣品判定:待檢樣品若FAM、ROX和VIC三條通道熒光信號均有指數型增加,且結果均顯示Ct值<34.0,則報告為高致病H7N9陽性;待檢樣品若ROX和VIC兩條通道熒光信號均有指數型增加,且結果均顯示Ct值<34.0,則報告為低致病H7N9陽性;待檢樣品若Ct值>37.0或無明顯擴增曲線時報告為陰性;34≤Ct值≤37時,復檢一次,重復結果為陽性者判定為陽性,否則判定為陰性。
將H7N9經典毒株和變異毒株陽性核酸混合,按10倍梯度進行稀釋。用本方法檢測稀釋樣本,靈敏度可以達到100~101個EID50。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檢測結果不受其他亞型流感病毒以及常見禽類病毒的干擾,并且能夠鑒別在對H7N9變異毒株和經典毒株核酸樣本。
本研究開發(fā)了一種用于檢測H7N9禽流感病毒經典毒株和變異毒株的多重熒光RT-PCR核酸檢測試劑盒,利用多重熒光RT-PCR技術,可快速、高效地甄別人和動物中的H7N9低致病性經典毒株和高致病性變異毒株。本研究以H7N9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點突變位置的基因序列為分子標識設計MGB探針,建立H7N9病毒經典毒株和變異毒株血凝素(HA)雙重檢測體系,然后結合保守的神經氨酸酶(NA)基因檢測體系,組成三重熒光RT-PCR檢測方法。
本研究使用MGB-Taqman探針,克服了多重PCR引物、探針、目的產物相互干擾等問題。探針3’末端使用BHQ作為淬滅基團,而BHQ本身不產生熒光,熒光背景低,靈敏度高;在傳統(tǒng)Taqman探針基礎上,MGB-Taqman探針在3’末端偶聯MGB (Minor Groove Binder)。MGB能夠與DNA的小溝結合,使探針與靶DNA形成極為穩(wěn)定的異源雙鏈,從而可將Tm值提高約10℃,大大提高了熒光PCR方法的特異性;MGB探針較短(14~20bp),因而更適合于短小變異序列的特異性識別,容易設計。而且3’端淬滅基團與3’端報告基因在空間的位置更接近,實驗結果更精確,分辨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