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新疆五家渠 831301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自2001年開始大面積發(fā)展葡萄產業(yè),采用標準化、模式化、機械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初步顯現(xiàn)。截止目前,葡萄種植面積0.63萬hm2,其中鮮食葡萄面積近0.13萬hm2[1]。其中設施葡萄對于葡萄促早栽培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2],國內新型肥料發(fā)展起步較晚,近年來隨著國內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設施蔬菜及果樹的經濟收益逐漸提高,肥料對于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3]。因此,本試驗通過施用不同肥料,分析葡萄各項指標之間的差異,以確定設施葡萄最佳施用肥料。
葡萄設施栽培常用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溫室可選擇半面坡式日光溫室,跨度8.5 m,脊高3.6 m,長度85 m。大棚共計37行‘早黑寶’,行距1.5 m,株距0.3 m,葡萄種植均采用雙臂籬架式(如圖1)。頂層距地面1.8 m,第二層距地面1.6 m,第三層距地面0.8 m,第四層距地面0.3 m。
圖1 雙臂籬架栽培模式
在果實座果期時(6月29日)起實施本試驗,試驗共設置4種肥料處理,1個清水對照,每個處理5個重復,1行為1個重復,1個重復為一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寬1.5 m,長6 m,小區(qū)面積9 m2。4種肥料處理分別是:粉狀肥料(T1),桶裝水溶肥(T2),小瓶液體肥(記為T3),A、B肥(T4),清水對照記為CK。五種肥料均按使用說明使用,施用時間及用量如表1。
表1 各處理施用肥料時間及用量
CK 7.6 7.13 6.29 7.6 7.13 A、B肥各2.5kg A、B肥各2.5kg清水清水清水2m3/次2m3/次2m3/次2m3/次2m3/次
在果實成熟期(2018年8月2日),每個處理隨機取3株,分別取下每株所有果穗,對果穗的穗重、穗粒數(shù)、單粒重、果??v徑,果粒橫徑等方面進行測定。
1.3.1 單穗重
分別稱取各處理取下的葡萄單穗重,每株隨機取3穗,分別稱取重量后取平均值。
1.3.2 穗粒數(shù)
在稱取完單穗重后,分別數(shù)每穗穗粒數(shù),并取平均值。
1.3.3 單粒重
在測定完穗粒數(shù)后,每穗上、中、下部分別取5顆葡萄,分別測定其單粒重。
1.3.4 果粒橫徑、縱徑
測定完果??v橫徑后,使用游標卡尺分別測定每顆葡萄縱橫徑。
1.3.5 固形物含量
待縱、橫徑測定完畢后,使用手持式折光儀分別測定每顆葡萄的可溶性固含物含量,即含糖量。
1.3.6 轉色比例
最后觀察葡萄轉色情況,各處理隨機取3穗,每穗取100粒,分別觀察其轉色情況,并計算轉色比例。
測定數(shù)據使用EXCEL記錄并進行處理。
設施‘早黑寶’在施用不同肥料后,對果??v橫徑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在施用不同肥料后,設施‘早黑寶’的縱徑表現(xiàn)為T1>T4>CK>T3>T2,橫徑表現(xiàn)為T3>T2>T1>T4>CK;同時,縱徑表現(xiàn)上,T1處理條件下的果型指數(shù)最大,其縱徑為:20.01 mm,橫徑為18.86 mm,果型指數(shù)為106.10%;T3條件下的果型指數(shù)最小,其縱徑為19.29 mm,橫徑為19.83 mm,果型指數(shù)為97.28%,T2處理條件下的果型最圓,其縱徑為18.75 mm,橫徑為19.2 mm,果型指數(shù)為97.66%。
圖1 不同肥料處理下葡萄縱橫徑
施用不同肥料后,設施‘早黑寶’的可溶性固含物差異如圖2所示。不同肥料的施用,導致各處理條件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含物表現(xiàn)為T2>T4>T1、T3>CK,分別為16.55、16.3、15.85、15.85和15.5。
圖2 不同肥料處理條件下葡萄可溶性固含物的差異
施用不同肥料后,設施‘早黑寶’產量性狀如圖3所示。果實轉色比例表現(xiàn)為T2>T4>T3>T1>CK,分別為99.8%、99.5%、99.3%,99.2%和98.7%;單粒重表現(xiàn)為T2>T1>T4>T3>CK,分別為5.12 g、4.94 g、4.71 g,4.65 g和4.36 g;穗粒數(shù)表現(xiàn)為T2>T1>T4>T3>CK,分別為209.3個、188.7個、154個,141個和134.7個;穗重表現(xiàn)為T2>T3>T4>T1>CK,分別是717 g、662 g,623 g,614.07 g和545.17 g。
圖3 施用不同肥料對設施‘早黑寶’產量性狀的影響
首先,新疆種植設施葡萄的優(yōu)勢在于日光溫室葡萄可以在1月中下旬開始升溫,6月中旬成熟上市,具有強有力的時間差優(yōu)勢,另外,如果能夠提早上市,其經濟效益明顯較高,比種植蔬菜和其他水果經濟效益更高。而判斷葡萄采收時機的重要標志為葡萄轉色比例,從結果上可以看出T2處理條件下的轉色比例更高,更適宜早期采摘。同時,T2處理條件下的單粒重、果穗數(shù)及穗重均要高于其他處理,有利于形成較好的產量。
其次,我國用于鮮食的葡萄占80%[4],其中,大粒葡萄更受消費者青睞[5],因此,從果型指數(shù)上看T1處理條件下的設施‘早黑寶’葡萄更具市場親和力,但T2條件下的葡萄品相更佳,更近于圓形。果實品質亦是影響葡萄市場需求的重要品質之一,結果顯示,T2條件下的葡萄具有更高的可溶性固含物。
最后,僅從結果上看,T2處理條件下的葡萄若采用適宜的栽培手段,可以達到優(yōu)質、高產且提早采收的目的。本試驗僅從施用肥料的種類上,探討設施‘早黑寶’最佳施用肥料,但未從栽培技術手段上作詳細深入的探究,因而這將是今后深入研究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