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峰
摘要: 一般說來,初中英語是為學生一生的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關鍵時刻。通過日常教學,筆者發(fā)現(xiàn)阻礙學生學習的主要方面是詞匯量的積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詞匯記憶方法,找出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記憶單詞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具體策略
一、新課標對詞匯學習的要求
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只是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只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fā)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五級目標(初中畢業(yè)生必須要達到的水平)對詞匯的要求如下:
1.了解英語詞匯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于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
3.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
4.學會使用1500-1600個的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是固定搭配。
從課標的詞匯要求上來看,詞匯的量遠遠的高于原本的詞匯的量,同時在詞匯運用也有高一級的要求。那么在詞匯教學中,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單詞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
二、落實英語詞匯教學的具體策略
詞匯的學習,最終還是要進行落實,只有在落實中,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能力,有效的、正確的詞匯落實以及詞匯鞏固方法是詞匯教學的一個關鍵。具體策略如下:
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孔子曰:“親其師,所以信其道?!?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同學之間相互尊重、相互激勵,使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尊師愛生是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尤其是對于學業(yè)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要多鼓勵,多關心,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展現(xiàn)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嘗教學成功的歡樂,是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策略。通過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充滿活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由厭惡學習到熱愛學習。學生受到教師的尊重、關愛和欣賞,教師得到學生的真心愛戴,教和學就會變成一種和諧、愉快、充滿感情交流的過程。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
2.注重構詞規(guī)律
每種語言都有其自身的構詞規(guī)律,掌握這些規(guī)律,就便于記憶。英語單詞是由詞素(詞根,詞綴)構成的,詞義是由詞素構成的。單詞的核心是詞根、單詞的附件是詞綴,詞根在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詞根領導、統(tǒng)轄著一群單詞。在這一群單詞中,每一個單詞的基本含義都以這個詞根的意義為基礎。一個詞根的意義決定了一群單詞的意義。當然,不是所有的單詞都是由詞根+詞綴意義,還有其它的構詞法,比如復合法等。教師還可根據(jù)教學實際注意總結讀音規(guī)律,教會學生依據(jù)開音節(jié),閉音節(jié),“r”音節(jié)及字母組合來學習單詞,這也是學習單詞的有效方法。
3.創(chuàng)設情境
對于一個英語單詞來說,它是孤立的,當它出現(xiàn)在英語文章中時,才會體現(xiàn)出它的立體感,才有了真正的意義。所以,英語教師就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在這種情境中,讓學生懂得英語詞匯的意義,體會其用法。比如說,在講述關于方位的詞匯時,英語教師就可以設計出一個坐標,來引進方位詞,同時,可以用一張中國地圖來及時地鞏固。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ere is Heilongjiang?” “It is in the northest of China.” 學生通過對照查看地圖,會做出回答: “It is in the north of Jilin.”
通過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教給學生英語方位詞匯的用法的同時也學習鞏固了一些介詞的用法,做到了一舉兩得。
4.注重詞匯意義
英語詞匯十分豐富,一詞多義情況較多。要使學生掌握詞的實際意義,準確無誤地運用所學每個單詞、詞組,注重詞匯意義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英語的詞義有語法意義和詞匯意義兩大類。表示語法概念的意義,叫做語法意義。詞匯意義是指詞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例如,盡管come,comes,came,coming的語法意義各不相同,它們的詞匯意義卻是共同的。因此,詞匯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知道詞的基本含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如何正確使用。例如,提到“國家”一詞,學生們會脫口而出country,但是還有另外三個英語單詞nation,state,power也都有“國家”之意,只是在用法上有區(qū)別而已。courtry側重于國土、疆土;nation側重指民族,人民;state側重于政府;power則指政權,強調(diào)其“強大”。同義詞也可能在用法上不同。如,much和many都表示“多”的意思,little和few都表示“小”的意思,但它們的詞法特性不同。much和little用來修飾不可數(shù)名詞。many和few用來修飾可數(shù)名詞,在任何情況下不能互換使用。老師應舉例說明這些詞的區(qū)別,教會學生正確使用。
5.比較鞏固
比較法就是通過將事物的特點加以對比,確定其相同或者是不同的地方的一種思維過程。它的本質就是通過對事物進行分析,進一步抓住事物的相關特征,然后再抽象或概括,來加深學習的印象,同時增強記憶。將一些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詞匯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辨析并記憶,就可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將孤立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知識性網(wǎng)絡,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在教動詞時,就可以將其名詞形式、形容詞形式、副詞形式都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在對比中記憶,并且這樣也可以讓學生慢慢地總結出詞匯形式的變化規(guī)律。
6.課內(nèi)課外并舉,拓展詞匯學用渠道
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多局限于課堂和教材,而現(xiàn)代英語詞匯教學則主張通過三種途徑:直接詞匯教學、附帶詞匯學習和獨立策略發(fā)展]。直接詞匯教學即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在課堂上由教師指導的、刻意的、專門的、顯性的詞匯教學。附帶詞匯教學(也稱詞匯的隱性教學)是指導學生在閱讀,視聽等語言學習活動中習得詞匯。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把詞匯學習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充分利用各種學習工具和學習資源,特別要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開展詞匯自主學習活動,從而有效擴大詞匯量,拓寬知識面。
總之,詞匯教學任重道遠,為了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教師需要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將課堂教學加以延伸,使課內(nèi)和課外的英語學習有機地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達到使其多元化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文娟,試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
[2]何家寧.談詞匯語境教學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1998(6).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五中學 3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