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付亮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更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針對小學生天生好動愛玩和想象力豐富又敢于嘗試的特點,引領他們營造快樂的氛圍,使他們在玩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在玩中實踐創(chuàng)新,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語文
我們知道,學習主要是一個認識活動、智力活動的過程。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高效催化劑。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是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極其重要因素。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方法和技巧是多樣的。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逼喗苤赋觯骸八兄橇Ψ矫娴墓ぷ鞫家蕾囉谂d趣?!毙抡n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要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出發(fā)有效組織教學。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為了給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導,迫切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趣味教學,更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素質,原因如下:
(1)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因此,傳統(tǒng)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而趣味教學是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新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否在課堂上得到有效運用,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將其落到實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助于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去深入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小學生在興趣的吸引下開展學習。
(2)進行趣味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但是想要真正將其落到實處,卻并非易事。只有注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教師掌握多種教學技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具有藝術性,才能真正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凸顯學習主體,張揚個性風采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要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關鍵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只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講,腦子思考,這樣才會使書上的知識融匯到他們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也才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逐步增強學習的興趣。
三、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一堂成功語文教學的關鍵。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對課堂教學的效率起到?jīng)Q定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來設計課堂導入,使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集中精力,積極地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探究。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注重實效性,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知識,加強情感體驗。在學習中取得的成功能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動力,讓他們積極地進行語文新知識的學習,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四、精心營造寬松氛圍
活潑、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重要前提,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jīng)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所以,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教師,應該把自己當做普通一員,與學生和平相處,營造出一種寬松的、具有豐富反映的、給學生以心理安全的學習氛圍。經(jīng)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認為要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首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主體教育",主體地位的充分體現(xiàn),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根本。其次教師要把"微笑教學"帶進課堂。一堂課教師柔和的語調、期待的目光、親切地撫摸、關注地傾聽、激勵的語言好似一條條情感的紐帶,使師生感情更加融洽,溝通更加順暢;教師的信任、鼓勵、欣賞、贊揚,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并產(chǎn)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營造有利于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環(huán)境之關鍵"。事實確實如此,我在課堂上巧用"微笑藝術",使孩子們在寬松的氣氛中,敢想、敢說、敢做、敢創(chuàng)新。
五、變換形式——“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根據(jù)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nèi)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
六、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也就是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些具體、形象、生動的情境,使大家能夠在一個良好輕松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很重要的一項教學方法,在新課標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就用。同時,它也很適合小學階段的教學,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開展情境教學時,不僅應該僅僅以活躍課堂為主,而是應該將很多知識融入其中,使學生感到學習竟有如此大的樂趣,且教學的目標也很輕松地實現(xiàn)了。游戲的內(nèi)容是多彩多姿的,形式是形象生動的,是同學們非常感興趣的一項活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積極思維,挖掘潛能,增強語文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靈活運用,才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成為一門“愉快的藝術”。
參考文獻:
[1]張光權.小學低年級趣味性教學的策略探討.《新課程·小學》,2013年10期
[2]徐建春.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的趣味性教學.《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3年第16期
[3]楊華. 淺論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方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5)
[4]張興紅.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方法[J]. 都市家教月刊, 2012(10)
(作者單位:貴州省羅甸縣邊陽鎮(zhèn)栗木小學 550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