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對其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也是學校的教學重點之一。初中時期的學生,其身心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心理比較敏感,比較容易產(chǎn)生叛逆心理,在體育活動中常表現(xiàn)出緊張、意志薄弱等情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利用體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增強其進取心、自信心及受挫能力,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文章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必要性,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方式。
關鍵詞:初中;體育;心理素質
一、 前言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以及綜合素質的重要階段,也是增強學生精神體魄的最佳時期。該時期的學生其身心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發(fā)展階段,心理比較敏感,叛逆心理往往都是在這個時期產(chǎn)生的,在這個階段進行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體育教學,可有效增強學生的體魄,增強其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其綜合素質水平,為將來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身體素質。
二、 初中體育教學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必要性
體育課是學校必修的其中一門課程,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心靈健康成長,養(yǎng)成勇敢、拼搏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其學習和生活提供基礎保障。初中時期的體育教學是比較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教學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道德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體魄的關鍵階段。心理素質是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及其綜合素質水平的具體表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良好的心理素質可幫助學生有效開展體育鍛煉,提高教學效果。反過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鍛煉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勇敢面對挫折的品質、增強其意志力、使其養(yǎng)成堅韌頑強的性格,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尤其是女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和學生比較注重文化課,忽視體育課等基礎課程,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分身乏術,存在不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現(xiàn)象,使得體育教學效果大大降低;第二,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不高,體育課開展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健康的精神體魄,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生活中,然而,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缺乏進取心和自信心,面對困難時容易放棄,這種心理不利于開展良好的體育鍛煉,影響教學效果。
四、 初中體育教學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有效方式
1. 關注學生興趣,滿足其心理需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學生可以自覺、積極進行學習的重要條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興趣,積極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設置教學任務時,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及情感體驗,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身體情況,尊重學生的選擇,讓教學內(nèi)容及方法更接近學生,充分調(diào)動起學習積極性??赏ㄟ^開展競賽等體育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組織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豐富其情感體驗,在競賽的過程中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進取心及其集體觀念,提高學生體育學習和活動的能力,使學習體育成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提高教學效果。
2. 進行受挫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
受挫教育是對學生受挫恢復力及其心理承受能力進行培養(yǎng)鍛煉的一種教育,目的在于積極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其意志力,使其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力。體育教學活動主要采取身體練習的模式來進行,通過反復練習來掌握運動項目與技能,在這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失敗,所以說,體育課是提高學生受挫能力,培養(yǎng)其意志力的有效課程。教師可以巧妙實施受挫教育,創(chuàng)設一些比賽項目如長跑,引導學生投入其中,教授學生在長跑最后時刻延長優(yōu)勢,轉化為勝勢,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還可以在惡劣的天氣進行訓練,提高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培養(yǎng)其意志力。
3.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初中時期的學生其心理較為敏感,體育發(fā)展水平也不盡相同,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往往帶有自卑情緒,不愿意主動參與課堂練習,對體育教學效果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初中體育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首先,教師要因材施教,積極發(fā)展學生自身的特長和優(yōu)勢,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身體素質等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發(fā)展、展示自身的特長,增強自信心;其次,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評價,認可學生的能力,老師積極的評價可有效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增強其自信心,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鼓勵學生,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效評價其學習過程,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其自信心,實現(xiàn)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fā)展。
五、 結束語
初中時期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對其進行心理鍛煉的關鍵時期,初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興趣,對其進行受挫教育,培養(yǎng)其意志力,提高其自信心,從而實現(xiàn)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成.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29):159-160.
[2]韓濤.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J].才智,2015,04(06):236.
[3]向斌.中學田徑教學堅強意志的融入及培養(yǎng)路徑探究[J].田徑,2015,11(06):57.
作者簡介:
李正運,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宋樓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