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思維發(fā)展取向

      2018-02-02 22:07:02謝小慶
      決策與信息 2018年2期
      關鍵詞:審辯式思維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

      [摘 要] 每個人每天都面對著鋪天蓋地奔涌而來的信息大潮,需要對大量無用甚至有害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審辯式思維是對謊言、謠言一類有害信息進行過濾篩選的好工具。審辯式思維是對“想當然”的追問,是對世界的非獨斷認識,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特征。當今教育在各個學習階段都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并將其作為各個學科的主要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關鍵詞] 審辯式思維;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8)02-0059-09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一則關于食鹽受到污染的傳聞在北京造成一次食鹽搶購風潮。一些家庭搶購的食鹽20年也吃不完。2016年一則關于“用塑料做紫菜”的謠言,使種植紫菜的菜農(nóng)損失慘重,一些造謠和傳謠者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類似輕信謠言以至傳謠的事情層出不窮,甚至美國華盛頓大學信息學院的教師Jevin West和生物學院的教師Carl Bergstrom于2016年專門開設了一門課程《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如何識別狗屁》,給學生們講如何分辨形形色色的謊言,大受歡迎[1]。

      今天,只要打開手機微信,每個人都要面對朋友圈中鋪天蓋地奔涌而來的信息大潮。這些信息魚龍混雜,包含許多浪費時間甚至有害的信息。這時,重要的已經(jīng)不再是獲取信息,而是對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梢哉f,一個人,尤其是對于一個決策者而言,善于過濾和篩選信息至關重要。

      怎樣對無用甚至有害的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怎樣辨別謊言和謠言?有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審辯式思維。

      一、什么是審辯式思維

      審辯式思維是英語critical thinking的漢譯。今天常常被譯為“批判性思維”。許多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批判性思維”這一表述與英文原意之間明顯存在距離。因此,有人主張譯為“評判性思維”“審辯式思維”“思辨能力”“思辨力”“明辨性思考”“嚴謹?shù)乃伎肌薄懊鞅嫘运季S”“辨識性思考”“明審性思考”“慎思明辨”“關鍵思維”等。相比之下,似乎“審辯式思維”的譯法更貼切。在“維基百科”漢語版中采用的就是這一譯法。

      什么是審辯式思維?簡而言之即:不懈質(zhì)疑,包容異見,力行擔責。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輕易相信家長、教師、專家和權(quán)威的說法。他們會獨立地思考,不懈質(zhì)疑。他們會想,家長、教師、專家和權(quán)威們這樣想,這樣說,這樣做,那么,我自己應該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他會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學識、情感、經(jīng)驗和理性作出獨立判斷。這是一個審問、慎思、明辨、決斷的過程,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就是審辯式思維。具備審辯式思維的人,并非一概地拒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而是習慣于在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以后,做出的判斷,做出是否接受或者拒絕他人看法的決定。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是“手電筒只照他人”,不是僅僅質(zhì)疑他人,他會“雙向質(zhì)疑”,既質(zhì)疑他人,也質(zhì)疑自己。正是由于質(zhì)疑自己,他才會包容他人。他會想到,別人可能是錯的,我自己也可能是錯的。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是“口頭預言家”,不是坐而論道,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行動者,是力行擔責者。面對復雜、艱難的選擇,他會勇敢地、果斷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并付諸行動,并坦然地面對行動的后果,承擔自己的責任。

      筆者認為,21世紀三項最重要的核心職業(yè)勝任心理特征是交流溝通能力(主要是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審辯式思維[2]。

      二、審辯式思維不是“大批判思維”

      筆者認為,在critical thinking的眾多譯法中,“批判性思維”不能算是好譯法。在現(xiàn)代學校中,應該鼓勵學生對教師講的每一句話都thinking critically,但是,我相信沒有任何一位教師希望學生對自己講的每一句話都進行“批判”。在德語 kritik和英語critical 中,都不包含否定的含義,更不包含進攻性。

      “審辯式思維”和“大批判思維”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力圖用自己的“真理”去批判他人的“謬誤”,后者卻接受多種價值并存的可能性,在堅持“自己的真理”的同時也包容“別人的真理”。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可以理解,對于復雜的科學問題和社會問題,常常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答案。對于一個理論、一個觀點、一個命題的論證,不是一個可能立即得到答案的實驗室研究,不是一場可以決出勝負的球賽。辛亥革命已經(jīng)過去了百年,但辛亥革命對于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影響仍然是當今激烈爭論的話題;“五四”已經(jīng)過去了近百年,“五四”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建設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仍然是學術界激烈爭論的話題;“羅斯福新政”已經(jīng)過去了80年,如今對其得失成敗仍然存在巨大爭議,仍然是經(jīng)濟學家們和政治學家們激烈爭論的話題。對于這些問題,既不存在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正確的答案,也不存在符合形式邏輯的唯一合理的答案,僅僅存在若干個普樂好的答案。關于這些問題的爭論,會長期地存在下去。

      三、審辯式思維是對“想當然”的追問

      從小學開始,語文就是主課。何為語文?很少有人去追問。其實,語文教學界對“何為語文”并沒有共識?!罢Z文”是1949年新中國建國以后出現(xiàn)的概念。簡單說,存在4種看法。第一是“語言和文字”。語文者,口頭為語,書面為文。第二是“語言文字和文學”?!都t樓夢》的主題是什么?《小桔燈》采用了何種描寫手法?……這些不屬于“語言和文字”,屬于文學。第三是“語言文字和文化”。中國人愛喝熱水,西方人愛喝涼水。中國人結(jié)婚穿紅,西方人結(jié)婚穿白。中國人重“孝”,西方人無此概念。這些屬于中華文化。第四是“語言文字和人文”。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包含“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些屬于“人文”。

      西北師范大學“語文課程和教學論”方向的博士生導師靳健教授在2016年6月出版的《名作欣賞》雜志刊出了長文《是誰長期擾亂著語文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3] 。這篇文章的矛頭所指是一些擾亂語文教育的“外行”。靳老師直言不諱地指出了這些“擾亂者”:巢老師、溫老師、鐘老師、錢老師、孫老師、黃老師和韓老師。巢老師主持制定了教育部2001版《語文課程標準》,溫老師主持制定了教育部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鐘老師是于2001年教育部啟動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理論指導者之一。錢老師和孫老師都是長期關注語文教育的著名教授,黃老師和韓老師則是多年站在講臺上的語文特級教師。靳老師的看法代表了相當比例的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研究者的看法。靳老師本身是“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博士生導師,與靳老師看法接近的還有王策三、査有梁等長年專門從事教育研究的著名教授。靳老師的看法獲得了許多語文特級教師的共鳴和支持。endprint

      顯然,“何為語文”是一個可以追問的問題。這個問題從建國以來已經(jīng)爭論了近70年,竊以為,至少還會再爭論70年。

      談論考試改革,人們常常說“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真的合理嗎?在2004年以前,全國高考是一張試卷。如果堅持“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北大、清華將被山東和湖北的考生所壟斷,青海、海南的考生沒有太大機會上北大、清華。今天如果恢復“全國一張卷”并堅持“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北大、清華將被安徽和河北的考生所壟斷,因為安徽有毛坦廠中學,河北有衡水中學。顯然,如果僅僅以考試分數(shù)取人,偏遠地區(qū)和農(nóng)村的孩子沒有優(yōu)勢。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絕不講什么“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他們在自己的招生簡章中明確說,對來自經(jīng)濟地位低下家庭的孩子,對少數(shù)族裔的孩子,對女孩子,要降低分數(shù)錄取。有的“貧二代”孩子需要在學習的同時打零工補貼家用和支付自己的學習費用,有的“富二代”可以高新聘請優(yōu)秀教師進行“一對一”的輔導,要求他們“在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真的合理嗎?如果將來某一天,我們基本解決了教育不均衡的問題,從城市到農(nóng)村,從沿海到內(nèi)地,從家境富裕的孩子到家庭困難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質(zhì)量的教育,那時我們可以要求“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但那似乎是很遙遠的事情。

      對于“何為語文”、“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這樣一些本該受到質(zhì)疑的概念或命題,為什么很少有人質(zhì)疑?為什么許多人“想當然”地予以附和?這與我們在教育中忽視發(fā)展審辯式思維有關。

      四、審辯式思維是對世界的非獨斷認識

      筆者認為,強調(diào)謙卑態(tài)度的“不裁判”態(tài)度屬于基督教文化的精華?;浇涛幕械囊恍┖诵膬r值觀仍然深刻影響著西方社會,仍然影響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仍然深刻地影響著當代西方的教育系統(tǒng)和司法系統(tǒng)。雖然人類不同文化要互相吸收和互相滋養(yǎng),但對于我們來說,只是吸取這種非獨斷的敬畏和謙卑態(tài)度,努力做到“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發(fā)言的權(quán)利”,即做到“我不贊成你的選擇,但我尊重你選擇的權(quán)利,尊重你的人格”,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做到“我反對你的選擇,但我理解你的選擇”。

      審辯式思維是對世界的非獨斷性認識。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會時時反思:我所摸到的“大象”,我自己關于“大象”的經(jīng)驗,是否就是“大象”的全貌?是否就是“大象”的完整形象?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理解語言的局限性,理解理性和形式邏輯的局限性,持續(xù)保持反思和自省的警覺。因此,他們不會把自己想象成裁判聰明與愚蠢的圣人,不會把自己想象為裁判真理與謬誤的上帝,也不會把自己想象為裁判正義與邪惡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五、以審辯式思維堅持“自己的真理”

      審辯式思維者在論證自己觀點的時候,必須認真地堅守兩條“底線”。一是“符合事實”。因為立論不能基于虛假或虛構(gòu)的事實之上。論證必須言之有據(jù),立論應基于有據(jù)可查的事實,不能僅僅立足于那些靠不住的“口述歷史”。立論應力爭立足于“白紙黑字”的歷史文獻之上。論證中應努力避免使用那些無可查證的道聽途說、假語村言,應努力澄清那些虛假的傳言。為此,他們對學術研究的規(guī)范表示尊重。

      二是“符合形式邏輯”。立論不能與形式邏輯相沖突,必須是合理的。非形式邏輯與形式邏輯不是對立的,是建立在形式邏輯基礎之上的。他們認識到理性和形式邏輯的局限性,但他們不會站到理性和形式邏輯的對立面。他們立足于形式邏輯之上,力圖彌補形式邏輯的不足。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勇于旗幟鮮明地堅持自己的真理。為了堅持自己的真理,應努力收集更多的可靠、可信的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努力使自己的論證邏輯更清晰、更簡潔、更具有說服力。有時應仔細地對論辯對手所提出的事實進行核實和考證,努力發(fā)現(xiàn)和揭示出論辯對手存在的邏輯缺陷,盡力指出論辯對手的論證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盡力提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將何如”一類的質(zhì)疑。

      邏輯學家、科學哲學家圖爾敏認識到形式邏輯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對決策進行支持,提出了自己包含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的論證模型[4] 1439-1444。出身劍橋、深受羅素和維特根施坦影響的圖爾敏具有深厚的分析哲學根基,他與羅素和維特根施坦一樣是理性和形式邏輯的堅定守護者,他所進行的努力是補救理性和形式邏輯的不足。圖爾敏在自己的著作中,將自己突破理性和形式邏輯的新邏輯稱為“工作邏輯”“實踐邏輯”或“實質(zhì)邏輯。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會在堅守“符合事實”和“符合形式邏輯”這兩條底線的基礎之上,面對“工作”,面對“實踐”,面對“實質(zhì)”,勇敢地堅持“自己的真理”,做出自己的普樂好選擇,承擔自己的責任。

      如果脫離實際,從理論到理論地談論問題,論辯往往會變成毫無意義的“口水戰(zhàn)”,只要我們結(jié)合實際問題來為“自己的真理”辯護,許多東西是實實在在的。

      例如,在考察一項考試的水準時,題目區(qū)分度是一個事實,是一個根據(jù)嚴格的形式邏輯可以計算得到的統(tǒng)計參數(shù)。題目區(qū)分度,題目得分與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是完全可以由計算機自動計算得到的。我們不能忽視甚至編造題目的區(qū)分度,因為這違背事實。在一個測驗中,不能有負區(qū)分度的題目,因為這違背形式邏輯。但是,一道區(qū)分度為0.15的題目是否可以采用?不同的審題人,根據(jù)不同的經(jīng)驗,根據(jù)不同的前提假設,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可以用,有人認為不能用。這里并不存在一個正確的選擇,也不存在一個合理的選擇,僅僅存在若干個普樂好的選擇。在實際的審題過程中,審題人需要做出自己的普樂好選擇。

      又如,我們在評價一個題目對于不同性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同專業(yè)背景的考生是否公平的時候,我們需要對題目進行題目功能差異分析,簡稱DIF。一道題目是否存在DIF,是完全可以靠計算機計算得到的。DIF值的計算,必須符合事實,也必須符合形式邏輯。一道存在DIF的題目是否造成不公平?這道題是否可以采用?對此,不同的審題人,根據(jù)不同的經(jīng)驗,根據(jù)不同的前提假設,根據(jù)自己對考試用途和考試背景的不同理解,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可以用,有人認為不能用。審題人需要做出自己的普樂好選擇。endprint

      再如,我們在為職業(yè)資格考試確定及格分數(shù)線的時候,我們必須對勝任該項職業(yè)工作的最低能力要求和知識要求進行符合事實和符合形式邏輯的研究,不能靠“拍腦袋”來劃定及格分數(shù)線。我們不能讓不稱職的人去擔任醫(yī)生、飛機駕駛員和大樓設計師,這是對人的生命的不負責任;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剝奪勝任者的任職資格,這將侵害求職者的就業(yè)權(quán)利。不久前,筆者作為某項職業(yè)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與專家委員會的同事共同確定了該項考試當年的及格分數(shù)線??荚囍鞒謫挝粡?個方面對及格線設定進行了研究。第一是安哥夫等級劃分法,第二是借助作為“外錨”的共同題實現(xiàn)的試卷分數(shù)等值,第三是以幾十所業(yè)內(nèi)骨干學校的近10萬名考生作為樣本的等百分位等值,第四是當年該項專業(yè)人員的需求分析。4個方面的研究結(jié)果互相驗證,結(jié)果高度一致。綜合4個方面的研究結(jié)果,專家委員會最終面臨兩個候選方案,兩個方案僅僅相差1分。雖然僅僅相差1分,卻關系到12000余名考生能否取得職業(yè)資格。事實上,相差1分的兩個方案都是符合事實的,也都是合理的,“高1分方案”有利于保護服務對象的利益,“低1分方案”則有利于保護求職者的益。最后,專家委員會進行了無記名投票,每個委員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是放棄“自己的真理”,而是用審辯式思維來堅持“自己的真理”。

      六、審辯式思維是建設理性社會的基礎

      國際社會對審辯式思維的重視緣于對二戰(zhàn)悲劇的反思,緣于對德國整體淪陷于法西斯沉痛教訓的總結(jié)。德意志是一個具有思辨?zhèn)鹘y(tǒng)的民族,曾涌現(xiàn)出一大批偉大的思想家。這樣一個具有良好教育傳統(tǒng)和思辨?zhèn)鹘y(tǒng)的民族,為什么被希特勒給忽悠了?是因為德國的教育不重視傳授知識嗎?是因為德國的教育不重視發(fā)展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嗎?顯然不是。問題在于德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中沒有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二戰(zhàn)后,阿倫特等學者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納粹軍官既不陰險奸詐,也不兇橫,恐怕除了對自己的晉升非常熱心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動機。他們參與對猶太人的屠殺,是由于他們根本不動腦子,像機器一般順從、麻木和不負責任。正是基于這種對二戰(zhàn)悲劇的反思,人們才開始關注在教育中從小發(fā)展兒童的審辯式思維[4] 1439-1444。

      審辯式思維不僅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更是理性社會的基礎。那些對“自己的真理”不真誠、不堅持,那些對“他人的真理”不嘗試理解、不予以包容的人,很容易成為極端主義或極權(quán)主義的俘虜。憑借這些缺乏審辯式思維的人,很難建設起一個民主的社會。

      在2012年9月15日西安市的反日游行中,有12人因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罪被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其中,用鋼鎖擊穿日系車主李建利頭骨致殘的蔡洋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賠償李建利25.88萬元。這一結(jié)果對李建利和蔡洋二人都是悲劇。蔡洋等人固然可能缺乏邏輯推理能力,但其所缺乏的絕不僅僅是邏輯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缺乏審辯式思維。

      今天,公眾都普遍存在缺乏審辯式思維的問題,許多人相信存在唯一的正確答案,相信自己關于“大象”的經(jīng)驗是唯一真實的經(jīng)驗。

      紐約的“9·11”,巴黎的“11·14恐怖襲擊”,烏魯木齊的“7·5暴恐事件”,昆明的“3·1暴恐事件”……所有這些,都顯示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正在構(gòu)成人類的新威脅。而那些缺乏審辯式思維的人,那些對“他人的真理”不嘗試予以理解、不予以包容的人,很容易成為極端主義或極權(quán)主義的俘虜。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僅僅靠提高人的邏輯推理能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提高普遍的審辯式思維水平。

      審辯式思維的要義是:對自己的真理要真誠,陳述自己的真理要旗幟鮮明,堅持自己的真理要勇敢;對別人的真理要包容,攻擊別人的真理要謹慎。

      綜上所述,發(fā)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是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各個學習階段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是包括語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歷史、政治在內(nèi)的各個學科的主要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EB/OL].http://callingbullshit.org/

      [2]謝小慶.審辯式思維[M].北京:學林出版社,2016.

      [3]靳 健.是誰長期擾亂著語文教育的發(fā)展方向[J].名作欣賞,2016,(6)

      [4]謝小慶.對“平庸的惡”之審辯,偉大史詩鐵血長歌:第三卷[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朱苗苗]endprint

      猜你喜歡
      審辯式思維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
      運用審辯式思維指導學生解答高考英語新題型的探究
      淺談化學教學中學生審辯式思維的培養(yǎng)
      文理導航(2017年5期)2017-03-29 14:58:06
      批判思維,語文教學的應然選擇
      僅僅依靠形式邏輯所能解決的問題很少
      決策與信息(2017年1期)2017-02-18 15:03:04
      多角度審辯和決策
      決策與信息(2016年5期)2016-05-30 10:20:18
      試談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巧借課堂生成資源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發(fā)掘鄉(xiāng)土歷史資源 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龙州县| 台北市| 富锦市| 泾阳县| 定襄县| 迁西县| 廉江市| 博客| 枣庄市| 定兴县| 炎陵县| 临西县| 昌平区| 永泰县| 射洪县| 洪江市| 黄山市| 安化县| 天全县| 柘城县| 安徽省| 渭南市| 卫辉市| 库伦旗| 呈贡县| 金门县| 祁阳县| 葫芦岛市| 阿克苏市| 莒南县| 隆化县| 延寿县| 永城市| 泰州市| 石渠县| 门头沟区| 辽宁省| 施甸县| 巴林左旗| 星子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