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摘 要】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且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我從陌生到好奇、認同到嘗試,現(xiàn)將本學期本人親自嘗試及在聽課中了解到的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作如下反思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小組合作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6-0137-02
我班共有32名學生,編為8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自己命名,一節(jié)課合作學習的時間少則5分鐘,最多12分鐘。剛開始,我將學生座位按4人一個小組編排,座位4張桌子靠攏,發(fā)現(xiàn)這樣擺,教室空間太小,顯得很擁擠,最重要的是學生坐在一起愛講話,紀律不好控制,實行了一周后,發(fā)現(xiàn)這樣不行,于時我又重新擺了座位,4人小組的人前后在一起,前面的同學只要往后一轉身就可以進行交流學習了,這樣教室擺放整齊,課堂紀律也得到了有效保證。起初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中我發(fā)現(xiàn)了學生存在如下不良的“表現(xiàn)”
(1)班上學生責任心、學習好的太少,使得小組無法均衡。組長們也總是忘記自己的職責,老師提醒了才做,不提醒不做,非常被動。
(2)愛說的使勁說,不說的始終不說。有的組只有一人在發(fā)言,其他人默默地聽,產(chǎn)生不了碰撞交流的效果。”
(3)在小組中有的個人總是為小組爭光加分,有的個人總是為組扣分,剛開始還有點觸動,時間長了這樣經(jīng)??鄯值娜艘猜槟玖?,倒是組里其他成員覺得很冤屈。如我們班的第一小組,在第一周評比中就是倒數(shù)第一名,因為組內(nèi)除了組長外其余人都因違紀扣了分,公布分數(shù)時,小組長就當場哭了,我也覺得這個小組長確實冤,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實行了組分和個人分分開記進行考核,效果的確比較明顯。
(4)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優(yōu)秀生發(fā)揮自己潛能、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舞臺,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
在反思學生表現(xiàn)的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作為一名老師,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時,也存在如下不良表現(xiàn):
一、準備不充分,流于形式
因教學任務重,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準備不充分,表現(xiàn)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思想上準備不充分,分析教學內(nèi)容,沒有合理地預設合作的契機、安排合作的環(huán)節(jié);另一方面是操作上準備不充分,沒有異質分組,沒有為討論類合作學習設計合適的討論題,沒有為操作類合作學習提供充分的足夠數(shù)量和品種的學具,教師一聲令下“小組合作一下”“小組討論討論”便是小組合作學習了,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二、要求不到位,作而不合
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不到位,表現(xiàn)有兩種。一種沒明確宣布要求,一種沒及時宣布要求。學生對“合作些什么?”“怎樣進行合作?”“我在合作時做些什么?”以及時間限制、競爭條件、展示準備、匯報要求等不明不白、不問不聽,,使小組合作學習作而不合。
三、時間不充足,合而無質
時間不充足,給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達不到合適的長度。有時發(fā)現(xiàn)時間不夠了,在宣布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后,只過十幾秒就宣布停止,有的學生還沒來得及發(fā)言,更不要說“幾個來回,相互啟促”或“幾經(jīng)碰撞,生成共識”了,這樣就造成小組合作學習的合而無質。
四、評價不到位,合作低效
評價不到位,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和小組代表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時,因怕耽誤時間,有時來不及給予積極有效的褒獎和激勵。在各小組匯報時一味說“很好”或單純說“這一組最快”,不能敏銳地判別、及時地引領。誤導學生的浮躁求速,扼殺學生的不同意見。只關注對整個小組的評價,忽略學生在活動中的個性反映,只注重合作學習的結果,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獎勵合作學習的匯報者,忘卻小組學習的合作者。
針對以上學生和本人的不良表現(xiàn),在專家的引領下,自己對照著一點一點地反思,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重新制定了合作學習考核方案,張貼在教室里,每天一小結,一周進行表彰一次,優(yōu)秀的小組在班內(nèi)發(fā)獎狀,具體操作如下:
(一)在數(shù)學課堂中每當遇到難題,重點知識學生難以解決時,我就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首先小組合作的要求要具體,小組分工要明確,學生易操作才行,只有這樣,課堂上合作學習才不會亂糟糟,
(二)分組,應該合理。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我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性格等差異情況進行合理的搭配,即異質分組。由于每個組都是異質的,所以就產(chǎn)生了全班各組間的同質性,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組內(nèi)異質為小組內(nèi)部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實踐證明,同質分組弊多利少,它容易養(yǎng)成學生盲目自信或過度自卑的心理,而異質分組可以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啟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根據(jù)內(nèi)容合理分工、明確分工。沒有規(guī)則、沒有分工的合作學習很容易成為“自由市場”,嘈雜無序,合作難以見效,教師難以駕馭,活動難以正常進行。有的小組中的學生,對合作只有淺層次的理解,在他們印象中,“一起干”就是“合作”,“小組學習等于合作學習”,因而,在小組活動中,合理分工、明確分工尤為重要。不同的成員承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務,每個成員、每個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相互依賴、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合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才是有效合作。
(三)教師,明確角色。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師”、“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對象”。從以前的“大包大攬”到把舞臺留給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無所事事,相反,教師要擔負更大的管理和調控職責。因為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時都會有意外的問題發(fā)生,這些問題要得到及時的解決,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得越有效,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得就越充分。
(四)評價,重在過程。教師在合作學習活動結束時,要根據(jù)自己對合作學習的監(jiān)控和學習小組對合作學習的反饋情況,采取一定的評價措施和多樣的評價形式,包括用語言、眼神、體態(tài)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表示欣賞,用紙質的小星星、小紅花等物品進行獎勵、表示肯定。一學期結束時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合作小組長,優(yōu)秀小組成員進行表彰。真正做到有始有終。
合作學習意義重大,我們不能因為它在實踐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停步不前,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確確實實落到實處,獲得良好的效果呢?只有我們用心去探索總結,才能讓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