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明輝 孫冬梅 楊靜
青光眼患者眼壓比較高,導致視盤凹陷,視野缺損,嚴重患者會喪失視力[1]。主要治療方式是抗青光眼濾過手術,術后患者眼前段組織結構會發(fā)生變化,導致白內障[2]。微切口超聲乳化吸除手術是治療術后白內障并發(fā)癥的有效方式,切口比較小,損傷小,操作穩(wěn)定性高,靈活,視力恢復好,因為患者的年齡普遍較大,心理抗壓力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高,此次我們對術后的護理方式進行了研究分析,有以下報道。
2012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對73例青光眼患者進行了抗青光眼濾過手術后白內障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有38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小55歲,最大87歲,平均(68.37±14.7)歲。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護理組,對照組38例,38眼,護理組35例,38眼。
1.2.1 術前 對患者提供針對性心理護理,讓患者保持輕松,消除緊張感,取得患者的配合,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不增加心理護理內容。兩組均要按時監(jiān)控眼壓,盡量在術前將眼壓控制在正常范圍(10~20 mmHg)。
1.2.2 術中 護理組和對照組的所有患者接收微切口超聲乳化吸除術進行手術,術中護理過程遵照醫(yī)囑進行。過程中使用的超聲乳化儀條件為脈沖頻率90次/s,能量30%,負壓350 mmHg,通過超聲波將晶狀體核震碎,并從微切口中吸出,同時植入人工晶體[3]。
1.2.3 術后 對護理組患者進行簡單的講解,普及并發(fā)癥知識和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不要揉眼睛,不要低頭,防止人工晶體脫位以及創(chuàng)口出血,前房消失等等并發(fā)癥。對照組患者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除此之外,兩組都增加糖皮質激素滴眼液,保持眼部的潔凈,注意眼睛的傷口和分泌情況,遵醫(yī)囑為患者使用藥物治療。
對照組增加飲食療法,叮囑患者術后以半流食為主,不要攝入辛辣刺激食物,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讓患者能夠正常排便。為患者提供人文關懷,增加患者的信心,觀察患者的動態(tài),和醫(yī)生溝通,制定最佳的康復方案[5]。
1.2.4 出院前指導 出院前,護理組患者接受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出院后飲食要求高蛋白,高維生素,保持個人的良好衛(wèi)生,保護好眼部衛(wèi)生,防止眼壓上升,避免晶體脫落。兩組患者都要定期接受復查,記錄患者的聯系方式,定期隨訪。
監(jiān)測兩組患者手術后12 h,24 h,48 h的眼壓變化,術后半個月的視力恢復情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的患病情況。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如果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眼壓在48 h均恢復正常,術后半個月,護理組視力完全恢復33例,35眼,未恢復2例,3眼,有效率是92.11%(35/38),對照組視力完全恢復30例,28眼,未恢復8例,10眼,有效率是73.68%(28/38),護理組恢復情況較優(yōu)秀。護理組有1例角膜水腫,1例創(chuàng)口出血,2例炎癥病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是10.53%;對照組有3例角膜水腫,2例創(chuàng)口出血,3例炎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是21.05%,護理組的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白內障是抗青光眼濾過手術的并發(fā)癥,大約有25%的患者會出現白內障[6]。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方法包括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白內障囊內摘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等手術治療,其中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以切口小,組織損傷少,手術時間短,視力恢復快等優(yōu)點被臨床廣泛推廣。相關文獻報道,增強術前準備、護士的知識儲備、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宣傳教育等內容,能夠讓患者的臨床依賴性提升,促進治療效果提高,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7-8],此次研究結果也和該結論相符合。
總而言之,提升醫(yī)護人員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增加護理人員對手術的了解,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能夠讓護理過程更加順利,患者接受知識普及,減少負面情緒,可以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1] 吳蓮英. 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并發(fā)淺前房的臨床分析及護理體會[J]. 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14(3):90-91.
[2] 馬曉玲,趙伍順,陳曉慧. 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淺前房的原因和處理[J]. 實用防盲技術,2010,5(1):34-35,31.
[3] 樊頌雅,李淑珍.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的觀察與處理[J]. 國際眼科雜志,2013,13(9):1839.
[4] 張紅石. 青光眼術后淺前房原因分析和處理[J]. 中外醫(yī)療,2011,30(20):49-50.
[5] 張琳,閻卉. 青光眼濾過性手術后淺前房的原因及處理[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7):3732.
[6] 丁穎,王國強,巨朝娟,等. 青光眼濾過術后淺前房相關因素分析及治療方法探討[J]. 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1,33(1):50-52.
[7] 李衛(wèi)紅. 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抗青光眼術后白內障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4):120-121.
[8] 荊美美,杜沛.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提高早期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患者遵醫(yī)行為的效果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9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