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逐漸從對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yǎng)向對學生能力以及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過渡,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其固定的形成模式和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興趣;培養(yǎng);打造;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56-01
新課標下的小學體育更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水平和體育健康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注重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愉快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展示自我,強化體育鍛煉,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那么,當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怎樣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呢?
一、精心設計培養(yǎng)興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導入,一開始就充滿趣味,讓學生興趣盎然,產生強烈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進知識大門。以興趣為導線,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二、“學”與“玩”的結合
小學生的情趣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應注重“學”與“玩”結合。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這就要求教學應從學生情趣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于玩,這樣即能增加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xiàn)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采用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感到體育活動的無限快樂。
1.游戲法。
引導學生實現(xiàn)各項教學目標。由于學生活潑好動,興趣廣泛,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游戲法組織教學,有利于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2.“變一變”法。
運用興趣教學法,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內容施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增強教學效果。
3.采用“玩”法隊形教學。
接近學生“玩”的隊形,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提高興奮性,過多的集合、站隊會降低學生的興奮感。因此,在需要集體講解示范時,不一定每次都要求集合站隊或嚴格的隊形,相反,可以讓學生像平時“玩”一樣很自然地圍攏在老師的周圍,安靜地聽老師做必要的講解、示范和安排。這樣就完全改變了過去那種集合站隊單調組織形式,使學生的興奮性得到調節(jié),注意力以集中,避免了因不必要的集合而浪費時間。
三、關注學生差異,體會成功快樂
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jù)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從而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教師要使學生保持自信,不斷進取。要盡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機會,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學習潛能的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四、激發(fā)主觀能動,以兒童的發(fā)展為追求
如何激發(fā)出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就成了高效課堂推行后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主動的維護課堂秩序,讓他們用自己不太精煉的語言逐步規(guī)范管理,以兒童未來的健康發(fā)展為教學最終追求。教師可采用換位教學法,讓學生輪流充當老師的角色,通過對技術技能的自我學習,在教師確認其掌握技術要領后,對其他學生進行講解、示范。換位教學法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嘗試“小老師”調動課堂的“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程內容主動預習的學習興趣,體會運動技能的動作細節(jié),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五、做好教學評價
學校體育的本質是育人,以增進學生的健康為目的,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因而,體育教學要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應正確發(fā)揮評價的功效。所以,高效課堂要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過去體育成績一般都是以學生體育項目的考核進行評價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其中存在著許多不科學、不公平的因素,使一些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建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我們嘗試改革評價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地投身于體育運動中,這樣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身心健康的目的,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高效。所以,我們要通過師評、互評、自評等各種評價方式做好教學評價,肯定學生的進步和努力,促使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更好地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奠定終身體育基礎。
總之,只有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改變觀念,以科學的態(tài)度、求真的精神研究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過程,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再發(fā)揮好教學評價功效,才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才能挖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的身心和社會適應能力等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這才是我們所倡導的高效課堂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張小敏《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年第04期.
[2]朱家勝《速讀·下旬》,2014年第05期.
[3]柳孟笑《小學生體育課心理障礙的研究》,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