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標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對中職學?;瘜W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具備一定的化學綜合素養(yǎng);還要求他們能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而化學生活化教學就是將生活中的各種元素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吸引中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整個化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現(xiàn)本文就從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就提高教學效果提出了自身淺薄的看法,以為教學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中職院校 化學學科 生活化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134-02
化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例如鐵鍋為什么會生銹、燈泡用久了為什么會發(fā)黑等生活問題都可以用化學知識來解答。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遵循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以降低教學的重難點,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一、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1.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就高,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關注的重點。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就是從中職學校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的,幫助他們解決了生活中的很多困擾,使他們意識到了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因此生活化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降低課程難度
化學教材中有很多知識比較抽象,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信心。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能有效降低課程難度,促使學生快速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與金屬鋁有關的化學反應時,金屬鋁不僅溶于酸溶液,而且在堿溶液中也可以溶解,所發(fā)生的反應比較復雜,學生學習時普遍反映該部分知識難。這樣教師就可聯(lián)系生活進行教學,為什么家里不用鋁制器具來腌制各種食品呢?課程重難點得到有效分解,自然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更高。
3.貼合就業(yè)需求
中職學校是以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技術型人才為教學目標的,這就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能熟練進行各種實驗操作。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本身就是鼓勵學生從實際生活入手思考問題的,注重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與就業(yè)需求比較貼合。但是從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很多學生認為化學理論知識不重要,甚至產(chǎn)生了抵觸和反感的心理,實際上這都是生活化教學模式實施不到位導致的。
二、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
1.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化學教學情境
中職學校學生的化學基礎較差,而且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樣教師就可借助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部分知識時,教材中主要講了乙醇和乙酸兩種有機物,這樣教師就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大家都在生活中見到過啤酒、白酒等各種酒類物質,為什么人喝酒會醉呢?很多學生會回答是因為酒中含有一定濃度的酒精。那酒精究竟是什么樣的物質呢?學生的興趣會被調動起來。而在學習乙酸時,乙酸也就是醋酸,是廚房中常見的醋類物質,炒菜的時候放入醋可以入味,使食物更加美味。那么醋的來歷是什么呢?教師就可給學生講述“古代釀酒高手杜康在釀酒之后把酒糟泡在水缸里,最后竟然釀成了醋”的故事,學生會對故事產(chǎn)生好奇,后續(xù)教師講解乙酸的化學性質時就可解答該謎題。
2.設計生活化的化學知識競賽
中職學校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而且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豐富現(xiàn)有的生活化教學模式,設計多樣化的化學知識競賽,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
例如教師可以給出如下的競賽試題:(1)被蚊子或者其他蟲子咬過之后,可以涂上少量的牙膏或者肥皂水,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涉及到了化學中所學的中和反應,即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可以減輕癢的感覺。(2)石灰水為什么可以保鮮雞蛋呢?這主要還是考慮到了石灰水和二氧化碳之間的化學反應。(3)引起粗鹽潮解的物質是什么呢?主要是硼酸類物質。由于這些競賽題與中職學校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他們可以借助生活化的小實驗或者手機上網(wǎng)查資料等方式獲取問題的答案。而在競賽結束之后,學生會對化學知識有更多的認識,會更加明確化學學科學習的意義,這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長遠的學習目標。
3.進行生活化的化學探究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課程,教材上涉及到了很多探究性的實驗,而中職學校學生對化學實驗也比較感興趣。這樣教師就應該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生活化元素的滲透,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探究丁達爾效應時,丁達爾效應是指當有一束光透過膠體時,從入射光角度可以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道”。其實清晨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照射下來的一道道光束就是丁達爾現(xiàn)象,生活中還有哪些現(xiàn)象可以用丁達爾效應來解釋呢?我們應該如何進行丁達爾效應的實驗呢?這樣學生在實驗時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對實驗結果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使得教學更加多樣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
總之,在設計生活化的化學實驗時,教師應多一些耐心,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實驗步驟和結論,從而使他們意識到實驗內容并不是固定的,以進一步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4.組織生活化的化學實踐活動
讓生活走進化學,讓化學走向社會,這是新課改下對中職化學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善于組織多種生活化的實踐活動,以鼓勵學生借助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和融會貫通。
例如在學習《基本營養(yǎng)物質》部分知識時,人類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等,其中脂肪具有保護體溫和內臟等的作用,能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產(chǎn)生能量。但是現(xiàn)階段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脂肪攝入量過高,而導致了高血壓、冠心病等的發(fā)生,嚴重者甚至會猝死。這樣教師就可在講述教材知識之后,鼓勵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中所含的脂肪較多呢?油脂類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應該如何合理膳食呢?在學生掌握了這些問題之后,教師還可組織他們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走訪自己所在小區(qū)內的居民,詢問他們對油脂攝入過多的看法,以及所面臨的健康困擾等,從而使學生意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以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并注意所選取的生活案例是中職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當然,除了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和各種實驗之外,教師還應該善于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以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真正將化學教學落到實處,使中職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麗英.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39.
[2]賈超.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10):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