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人認為,身體的器官被置換而得以重生的康復者,手術(shù)后能存活下來,還能享受跟正常人大約一樣的壽命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沒人指望他們能像普通人一樣跑呀跳的,更不會奢望他們能參加體育比賽。您是不是也這么認為的?但是我要跟您說,器官移植的康復者不但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還能和正常人一樣參加體育比賽,如果您要是一個平時不大參加競技比賽的人,還不一定能比過他們呢。對于一般人來講,短跑競賽能跑出13秒5的成績,就算是很不錯了,但是,我要告訴您,跑出這個成績的是一位在競賽的前兩年剛剛做了肝移植手術(shù)的“換肝人”,您還是有點兒沒想到吧?2008年6月1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3屆中國移植運動會上,剛于2006年因肝癌晚期而接受了肝移植的44歲河南漢子李民幫,以這個成績奪得了中年組男子100米賽的冠軍。李民幫不但擊敗了死神,還再創(chuàng)了生命的輝煌!
現(xiàn)在器官移植的目標,不光是要挽救患者的生命,更主要的是要把健康還給患者,回歸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器官移植康復者運動會已經(jīng)有近40年的歷史了。它的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樸次茅斯的一名外科醫(yī)生,名叫莫里斯·斯拉帕克。他曾給很多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看病,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因得不到器官而死亡,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人們捐獻器官的意愿不高,使得臨床器官供應不足。他想,人們不愿意捐獻器官,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對自己已經(jīng)沒用的器官,對于需要的患者來說有多么重要,能挽救多少人的性命。莫里斯想到了體育運動會,人們?nèi)裟芸吹娇祻驼吲e行運動會,會聯(lián)想到“這些人身體很好”,就會激發(fā)人們捐獻器官的熱情。
1978年,莫里斯在樸次茅斯組織了第一屆世界移植運動會 (World Transplant Games),99 名接受過移植手術(shù)的康復患者參加了。比賽項目包括田徑、游泳、網(wǎng)球、保齡球、自行車、羽毛球、草地滾球、劃船、乒乓球、排球、高爾夫球和壁球共12項。讓莫里斯沒有想到的是,移植運動員不但讓公眾看到了移植手術(shù)康復的奇跡,也給康復的患者帶來了巨大的自信,移植后不但安然無恙,還能快樂地參加體育比賽,這種巨大的喜悅遠非醫(yī)生和家人的安慰所能比擬。世界移植運動會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贊譽。此后,世界移植運動會每隔一年舉辦一次。世界移植運動會的成員已經(jīng)包括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003年,第14屆世界移植運動會在法國舉行,6名肝臟和腎臟移植受者第一次組成中國代表隊參加,并取得了3銀1銅的成績。
2004年6月,在武漢同濟醫(yī)院陳忠華教授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武漢舉辦了第一屆自己的移植運動會。接受過腎臟、肝臟、心臟、肺、骨髓移植以及肝腎、胰腎、心肺聯(lián)合移植的165名選手,分成青年、中年、老年3組,參與了13個比賽項目的角逐。莫里斯·斯拉帕克也專程來華,參加了整個比賽。
此后,運動會在國內(nèi)每兩年舉辦一次(2014年因故未舉辦),參與的運動員人數(shù)逐年遞增,以他們特有的健康風采,向人們展示中國移植領(lǐng)域的成就和自己回歸社會的信心,并喚起公眾的器官捐獻意識。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jīng)舉辦了6屆器官移植運動會,受到了廣泛贊譽。據(jù)統(tǒng)計,每舉辦一次運動會,報名參加捐獻的人數(shù)都會有增加,相應的臨床移植手術(shù)的數(shù)量也會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