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文章以完美的藝術形式真實再現(xiàn)了美國20世紀“爵士時代”的生活風貌。本文通過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夢”主題的梳理和分析,結合“美國夢”起源、演變、追求精神回歸到追求物質化的偏離,剖析美國夢終將破碎的必然性,并對我國建設“中國夢”提出相應的一些啟示和思考方向。
【關鍵詞】美國夢 破碎 必然性 中國夢
一、美國夢的起源與演變
美國夢是美國社會文化中特有的一種現(xiàn)象。美國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移民時期。從新大陸被發(fā)現(xiàn),殖民者就以探險的名義開始了殖民運動。1776年,在美國擺脫了英國異地統(tǒng)治后,由13個殖民地代表和開國領袖們簽署的《美國獨立宣言》進一步體現(xiàn)了“美國夢”的精神:“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nèi)舾刹豢蓜儕Z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痹谶@一時期,美國夢指的是在這塊新大陸上,無論出身、社會地位,人人平等,每個人只要努力奮斗,都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個人夢想。20世紀20年代,由于美國領土的擴張和工業(yè)的發(fā)展,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百萬富翁,例如愛迪生憑著自己的發(fā)明建立了自己的電氣公司,從貧困潦倒的學徒到百萬富翁的富蘭克林,鋼鐵大王安德魯,洛克菲洛的石油王國,這些人都成為清教徒通過勤儉節(jié)約、努力奮斗實現(xiàn)美國夢的典范。
但在蓋茨比的時代,原始的美國夢所依托的社會條件已經(jīng)不復存在,甚至與事實相悖。一戰(zhàn)后,經(jīng)濟與商業(yè)的迅速發(fā)展使美國進入了經(jīng)濟空前繁榮,物欲橫流的時代。而與之相反,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極度匱乏。物質的豐富和精神的空虛使得原先的美國夢悄然發(fā)生了變化,人們開始向往這種紙醉金迷,光鮮浮華的生活,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道德、理想逐漸從人們心目中淡化,追求奢華和享受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此時戰(zhàn)后的世界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說的那樣:“所有的神明統(tǒng)統(tǒng)死光,所有的戰(zhàn)爭都已打完,所有的信念全部動搖。”
二、蓋茨比的“美國夢”
蓋茨比對金錢和愛情的追求構建了他的美國夢。蓋茨比出身卑微,但卻是一個有著雄心抱負的青年。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曾將自己原來的名字Gatz改名為Gatsby,意為“上帝之子”,由此可見蓋茨比的雄心抱負。此外他還是一個有著自己嚴格的作息時間,做事有條不紊的青年,在《牛仔卡西迪》的封底上寫著他的富蘭克林式的時間表:不要浪費時間去沙夫特家;不再吸煙或嚼煙;每隔一天洗澡;每周讀有益的書或雜志一冊;每周儲蓄3元;對父母更加體貼。雖然生活在醉生夢死的享樂主義時代,蓋茨比卻尤為努力,在他夢想的計劃中,財富夢是第一步。因而,蓋茨比從歐洲戰(zhàn)場回國首先要做的就是積累財富。為此,他不惜吃苦受罪,不惜違法走私販酒,與黑幫大佬麥爾·沃爾夫山姆結交,此時蓋茨比的美國夢已經(jīng)脫離道德的束縛,被金錢和享樂主義所迷惑,最終他贏得了大量的財富。
在獲取大量財富之后,蓋茨比極力模仿上流社會人士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蓋茨比通過不斷舉行派對,夜夜縱樂的方式,希望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知名度,進而吸引自己夢寐以求的女神黛西的注意,最終實現(xiàn)抱得美人歸的夢想。蓋茨比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能通過財富重新獲得自己曾經(jīng)失去的愛情和愛人黛西。蓋茨比將黛西當成真善美的化身,當成必生的追求。但是黛西卻僅僅是個空有著美麗外殼的拜金女,是個以金錢消費和享樂為人生目標的資產(chǎn)階級小姐,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使之內(nèi)心尤為空虛冷漠。她知道蓋茨比出身貧寒,但是當她看到當年的窮小子變成今日擁有豪宅、豪車和各種高級美麗的襯衫的富豪時,她暴露了自己拜金主義的本質,選擇了舊情復燃,但是蓋茨比并不知道這種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愛情是搖搖欲墜的。蓋茨比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虛無縹緲的幻影,因此他耗盡情感和金錢,用盡方法和手段,最終得到的僅是夢想的破碎。
三、蓋茨比“美國夢”破碎的必然性
蓋茨比用生命的代價揭示了美國夢虛偽的嘴臉,蓋茨比沒能看清他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沒能看清楚他周圍熟悉的人,一直用他的富蘭克林式天真的思想單純地幻想周圍的人和物,殊不知在這個險惡、拜金、腐朽的社會中,這種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謊言顯得多么蒼白無力,蓋茨比“美國夢”的破碎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實屬必然。
1.蓋茨比的夢想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在一戰(zhàn)過后大發(fā)戰(zhàn)爭財,進入了經(jīng)濟空前繁榮的時代,傳統(tǒng)的清教徒道德土崩瓦解,享樂主義大行其道,人們對名利地位的追求勝過了一切。而蓋茨比在獲得物質方面的成功后,他的精神狀態(tài)卻仍然停留在少年時期那種純凈的虛幻世界,認為只要奮斗獲得財富就能實現(xiàn)個人的夢想,但是現(xiàn)實的世界并非如此,現(xiàn)實的社會更加殘酷、冷漠。他所追求的愛情夢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而蓋茨比卻盲目信仰金錢的力量,沒有看清黛西的虛偽、拜金、冷漠無情的本性,而黛西光鮮靚麗的外表掩蓋下的低俗本性也正是當時美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繁榮表象掩蓋下的拜金、冷漠、自私、無情、墮落的美國社會道德現(xiàn)狀的寫照,蓋茨比對虛幻縹緲的愛情夢的盲目追求注定了他生命的悲劇。當蓋茨比義無反顧地為他的愛情替黛西承擔一切時,黛西卻與湯姆一同謀算將蓋茨比作為替罪羊。在蓋茨比的葬禮中,黛西始終沒有出席,而是與丈夫湯姆一同去歐洲旅游,蓋茨比的愛情夢徹底破碎。蓋茨比將自己天真的美國夢置于殘酷無情的社會中,夢想的破碎是必然的。
2.階級鴻溝與生俱來,蓋茨比無法改變。文中黛西勢利地選擇了湯姆作為自己的大靠山,即使湯姆在外有情人,她依然選擇忍氣吞聲,這是為了維持湯姆所代表的上流社會的裙帶關系,為了維持她奢靡的上流生活和社會地位。而蓋茨比出身于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即使蓋茨比通過各種手段和努力是自己變得富有,但是在美國這樣一個有著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的國家,還是改變不了別人對他歧視的目光。所以,在蓋茨比獲得大量財富之后,極力模仿上層社會的生活和奢靡的消費方式,對尼克編造自己的過去和在牛津大學的教育經(jīng)歷,就是為了掩飾自己卑微的出身。后來湯姆揭露了蓋茨比靠販賣私酒和賭博成為暴發(fā)戶,黛西則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深愛自己的蓋茨比,馬上與蓋茨比劃清界限,在黛西看來靠自己白手起家成為暴發(fā)戶的蓋茨比遠遠比不上社會根基深厚的湯姆能給她帶來安穩(wěn)和上流社會地位,因此她與湯姆站在了一起。在階級觀念深入人心的美國社會,金錢并不是萬能的,蓋茨比在宴會中能與無數(shù)社會名流打交道,但是并不能融入他們,他出身社會底層的身份使他不被上層社會人士接受。因此,美國社會富裕階層與貧困階層的鴻溝、矛盾沖突,也是蓋茨比的美國夢必然破碎的重要原因。endprint
3.蓋茨比的美國夢破碎的主觀因素。蓋茨比個人書房里,藏書豐富,給人書香門第、學問淵博的視覺效果,但是對于這些書蓋茨比從未翻閱過,這些堆砌的書籍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幻想躋身于上流社會的虛榮心,他并未與書本中的思想發(fā)生碰撞,他的談吐依然拘謹僵硬,知識見地依然是原先的荒蕪狀態(tài),這也是他個人缺乏明辨是非、審時度勢能力的重要原因。他宴請的這些社會上流人士中,有些不認識他的名字,有些帶著鄙夷之意對他的隱私竊竊私語,而他卻將這些人視為座上貴客。在斯隆夫人假意宴請他到家里做客時,他不會察言觀色,沒有看出這些人的不懷好意與鄙夷,結果出現(xiàn)被人甩掉的尷尬局面。他的交友不慎、無法洞察世事變化和人事無常都與他個人的素質并未真正提高有關,蓋茨比的主觀因素也造成了他美國夢的破碎。
四、“美國夢”對“中國夢”的啟示
1.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美國夢強調的是個人的努力、個人富裕,并不在乎群體之間的和諧融洽,不關心社會各階層的鴻溝差距和摩擦沖突,長期推行種族歧視,因此美國社會的階級鴻溝觀念一直深入人心,不斷擴大的社會貧富差距使得社會各階層沖突摩擦加劇,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增加,使得美國人心目中的美國夢更加虛無縹緲。而中國夢則包括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三個層面,社會中的各族人民是中國夢的主要力量,也是中國夢的直接受益人。因此中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這樣的中國夢相比于美國夢更加體恤人民大眾,更能團結社會中各族人民,更能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努力實現(xiàn)國家夢想。
2.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準則,讓機會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在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中,家庭背景、社會地位因素對一個人的前程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樣的社會身份代際的繼承性阻礙著社會階層的流動,阻礙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美國高收入父母擁有的有利地位大約有一半會傳給下一代,這也造成了社會貧富收入差距加大,是社會階層矛盾加深的重要原因。在中國現(xiàn)今仍有富二代和官二代的字眼,官場上仍然有任人唯親的現(xiàn)象,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象也是社會矛盾沖突加劇、貧富差距加大的根源,因此國家只有立足于公平公正的理念,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才能使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得以早日實現(xiàn)。
3.加強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蓋茨比的美國夢之所以破碎,與那個年代美國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有著必然聯(lián)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包括愛情、親情、友情等都建立在金錢基礎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充斥著冷漠、自私、利益,這時候的美國夢破碎也是必然的。因此,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中國更需要注重宣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使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尊老愛幼、寬容待人、律己修身等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讓社會充滿人間的溫情,促進社會更加和諧,使中國夢早日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Thomas Doherty.The Great Gatsby[J].Film Reviews.Cineaste, 2013.
[2]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M].姚乃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3]孫紅梅.從“變化”的視角解析“美國夢”破滅的必然性[J].芒種文學,2013(436).
[4]江暢.中國夢與美國夢之比較[J].江漢論壇,2014.
[5]美國夢的衰落:你的父母是誰在今天的美國更重要[OL].沃頓知識在線,2012.
作者簡介: 陳秋圻(1992-),女,瑤族,廣西梧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