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芹(云南省施甸縣由旺鎮(zhèn)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678206)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調研期間,曾對沂蒙老區(qū)人民說過“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揚”,作為弘揚文化的媒體主渠道,新聞廣播電視中心應該同各國獨立宣傳,帶領社會各界人士充分紅色經(jīng)典,走“紅色之路”,全面弘揚“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要宣傳好、建設好、弘揚好,新聞輿論直觀重要,作為基層的傳統(tǒng)媒體,我們要采取通過各類欄目、廣播、專題片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用革命老區(qū)的精神作為“紅色文化”的底蘊,通過高密度、高質量的宣傳報道,將革命先輩的“紅色故事”進行傳送,讓“紅色文化”走入每個人的心中。
在宣傳期間,我臺也會與縣報社、宣傳部等部門進行聯(lián)合,在上級電視臺統(tǒng)一安排下,對本鎮(zhèn)的紅色文化進行宣傳,同時臺內部進行文化學習的感想討論交流。從領導開始,逐層講認識、談感想,讓“紅色”深入每個工作者的內心。在進行報紙、電視節(jié)目、廣播等進行宣傳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注重對本地區(qū)文化的一種傳播,向社會傳遞“紅色能量”,讓紅色精神植根于每個人的心中。宣傳“紅色故事”,抓住其中的內涵,才能讓廣播電視準確地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升傳播力和引導力,讓我們的宣傳更具有影響,并且更加廣泛。
“紅色”是一種鮮艷的顏色,是我們的五星紅旗的顏色,是我們血液的顏色,也是我們的“精神之色”。我們通過紅色文化的傳播,生動地展現(xiàn)黨和人民的魚水之情,我們要讓這種文化成為一種習慣,常態(tài)化和長效化,如同人們日常生活一樣,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觀眾接受紅色文化,弘揚紅色文化,進而踐行“紅色之舉”。
近幾年,各類“紅色電影”“紅色電視劇”層出不窮,大量的“紅色電影”都在傳頌著經(jīng)典革命故事。作為“紅色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經(jīng)典”,我們電視廣播中心對這個部分非常重視,選取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循環(huán)播放,讓社會大眾能夠重溫這些經(jīng)典,內心再起“波瀾”。
比如,在“十一”期間,我臺選播了《建國偉業(yè)》《雞毛信》《永不消逝的電波》《地道戰(zhàn)》《林海雪原》等多部經(jīng)典電影,這些電影都能夠更好地歌頌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壯舉,震撼和溫暖觀眾的心,達到一種思想上的共鳴。每次的選播前,我們電視新聞廣播中心的班子成員都要多次召開會議,反復推敲研究,經(jīng)典選題,將一個個既優(yōu)秀又經(jīng)典的作品挑選出來,為每一個節(jié)日、每一個紀念日增添一抹“紅色”。這樣的渠道也能有效地凈化本地區(qū)的思想環(huán)境,為社會大眾提供積極向上的思想方向。
用大量的故事和演出,讓“紅色精神”大量頻繁地出現(xiàn)在百姓的視野,走入百姓的心中,有效地宣傳社會主義新精神,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激發(fā)。用大量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的表演方式,從歷史的角度,將那段烽火硝煙中的故事再次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從而引發(fā)觀眾的共鳴。
革命先輩經(jīng)過了一番血戰(zhàn)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革命期間涌現(xiàn)出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有的是我們熟知的大人物,也有我們不熟悉的小人物,我們制作專題片就是要將這些“大人物”“小人物”的精神進行傳揚,讓現(xiàn)代人都能夠熟悉他們身上發(fā)生的“紅色故事”。
“紅色之旅”作為弘揚我國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的一種體現(xiàn),在宣傳的過程中可以制作成主題宣傳專題,醒目又富有教育意義,從而進行更好地進行宣傳。我們曾經(jīng)制作“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專題片,在城鎮(zhèn)文化廣場等公共場所播放,專題片主要涵蓋了本地區(qū)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跡,對健在抗日老軍進行采訪,將軍烈屬請到演播廳進行訪談,讓他們說出那些我們不夠熟悉的故事。通過專題片的制作,將本地區(qū)的紅色文化精神充分弘揚,讓每一位觀眾都了解本地區(qū)的歷史,萌生愛國主義意識。專題片著重對青少年的思想進行教育,講述了一些小英雄的故事,激勵廣大青少年“從我做起,為國爭光”的想法。
在專題的制作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對專題選材的把握,要選擇經(jīng)典電影、經(jīng)典故事并且大眾接受的題材,同時,針對專題進行“紅色感言”“紅色理想”等感想活動,通過采訪觀看者的感受,切實地豐富專題片的制作。
廣播電視節(jié)目要“走出去”“走下去”“走進去”,只有真正地深入到群眾之中,才能將我們的節(jié)目進行更廣泛的宣傳,尤其在“紅色之旅”的宣傳過程中,僅僅憑借在媒體上的宣傳和演藝是不夠的,要注重最基層的百姓的渴望和訴求,真正地讓老百姓感受到“紅色”的莊嚴,思想上受到觸動。
比如,就我們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所在的由旺鎮(zhèn)而言,我們每年都會在建軍節(jié)和國慶節(jié)前后,利用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在全鎮(zhèn)范圍內進行大、中、小型的各類演出,尤其今年“喜迎十九大”為主題的各類演出就舉辦了很多,我們走進村屯,深入老百姓之中,將我黨的發(fā)展歷程、發(fā)展成就,以歌舞、小品、舞臺劇的形式,形形色色地表演出來,同時,宣傳我們國家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面,我們著重進行宣傳,每到一處,中心班子成員會親自到革命老軍家中進行慰問,讓老人感受到黨的溫暖,也在全鎮(zhèn)范圍內營造一種“追憶革命、珍惜今天”的“紅色”氛圍。
新聞傳播是廣播電視的最基本的工作,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這類的紅色文化宣傳題材,我們要多進行宣傳,選擇時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將適合本時期內的經(jīng)典作品挑選出來,通過一段時間的播放,讓紅色文化走入到每個人的心間。
“紅色之旅”的未來之路還很長,未來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xù)抓住“紅色”與“發(fā)展”這個契合點,更加生動地對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關系進行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宣傳,讓紅色文化代代傳承、歷久彌新,永遠都散發(fā)著光彩。
[1]中共錫林郭勒盟委宣傳部.運用新媒介,傳遞正能量[J].實踐,2016(09).
[2]李順平.善用新媒體,傳遞正能量[J].江西電力,2013(37).
[3]李宇琪.善用新媒體,引領新潮流,用心用情用智傳播青春正能量[J].中國共青團,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