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少添
【摘 要】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努力采用快樂的識字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識記效果的提高,而且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地選擇恰當的時機、方法,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教學
郭沫若先生曾說過:“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弊R字是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的基礎,就語文教學而言,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梢?,讓學生快樂認識漢字,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愿望,習得多樣的識字方法,感受識字的快樂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強調多識字,少寫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但是,新課程的讀寫分離從另一方面又給識字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君子動口不動手”,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為此,識字教學成了新課程下低年級教師最頭疼的問題。
(一)學生識字量差異較大
首先,學生入讀小學前就讀的幼兒園沒有具體的識字教學大綱的要求,不同辦學水平的幼兒園在識字教學方面的要求和效果也就參差不齊。其次,不同家長的育兒觀也決定了學前孩子在家庭關于“語言”方面的說普通話、聽講故事、看書閱報的識字量的不等。再者,學生入讀小學后家庭學習氛圍及重視孩子的教育程度差異性大,導致學生對“識字”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等差異性也很大。
(二)識字課堂教學常見的現(xiàn)象
首先,實際識字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普遍存在“逐個識字效率低、無章可循周期長、回憶再現(xiàn)難度大、易于混淆錯別多”的缺陷。其次,每節(jié)識字教學課任務重,課堂上教師較難結合每一個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這樣,學生經常遭受識字挫折,容易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提高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無益于他們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小學低年級學生快樂識字的意義
“快樂識字”就是指通過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戲的快樂、思維創(chuàng)新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使識字學習有趣起來,進而有效、高效地認識文字。
三、小學低年級學生快樂識字的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低年級小學生愛動好玩、愛唱好跳、愛說好演、愛猜好問的年齡特征,我們借鑒和創(chuàng)造了許多“快樂識字”的方法,營造出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寓教于樂。
(一)延用蒙學識字法
作為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的一個載體,傳統(tǒng)蒙學在漢字養(yǎng)成教育上有其特有的啟示方法。學生入讀小學之前,在幼兒園、家庭、社會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接觸到《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guī)》《唐詩三百首》等中國傳統(tǒng)蒙學教材,而且從蒙學教材的學習中通過聽、讀、唱、誦等方式,從讀音,到字形,到字意,他們認識了不少的漢字,個別學生還能理解和運用一小部分的漢字。
于是,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機地融合學生蒙學識字基礎,巧妙地引導學生快樂識字。例如,陳老師在教學小學一年級上冊《畫》一文認識“春”字時這樣問:“‘春藏在了《畫》這首詩中,你知道它還藏在哪些詩歌之中嗎?”學生紛紛說出《春曉》《春夜喜雨》和《憶江南》三首詩,還能夠背誦出來。陳老師在學生背誦完后讓其簡單地介紹自己認識這些詩歌的途徑,并讓他們把自己會背的詩歌教給想學習的伙伴,還把相關的書籍帶進課室,放在“讀書角”,讓同學們借閱、學習。這樣,有接觸蒙學提早認字的學生得以在課堂上“溫故知新”。在課余,他們常常利用閑余時間繼續(xù)閱讀、背誦古詩方面的蒙學教材,擴展自己的識字量,品嘗蒙學識字法的樂趣。而沒有接觸蒙學的學生,基于好奇心和對伙伴的模仿,也會主動地接觸蒙學讀本,從而培養(yǎng)了識字習得能力。延用蒙學識字法有效地提高了低年級學生認字啟示的能力,增加了學生識字的樂趣,還使傳統(tǒng)文化潤澤著學生的心智。
(二)活用游戲識字法
黃老師把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設計成各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識字的樂園里快樂地遨游。她針對學生“記得快忘得更快;記得多忘得更多”的弱點,設計了“甩骰子”游戲貫穿識字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她先利用粉筆盒制作“生字骰子”?!吧主蛔印狈秩悾糜诓煌虒W環(huán)節(jié)。一類是師生根據識字教學進度制作的,用于當天學習生字后的“鞏固新知”和第二天“復習舊知”環(huán)節(jié);另一類是師生根據階段性學習生字的規(guī)律進行分類制作的,用于各單元“語文園地”關于識字方法教學內容和“我是識字小能手”擂臺賽活動;還有一類是學生用自己在課外認識的字制作的,用于課間、課余與同學、老師、家長玩“識字飛行棋”。
最快樂的是把三類生字骰子混在一起舉行“我是識字小能手”擂臺賽了。先由舉手最自信的一名學生到教壇前,從籃子隨機抽出一個骰子,結合骰子上粘貼的生字提出一個識字問題考全班同學,如在貼有“松、公、梨、利、樹、對”骰子,可以提“骰子上的生字為什么能住在一起?你能說出兩對有這樣特點的字嗎?”“我這樣讀‘公、松、利、梨、對、樹使你想到了什么識字方法?”“你認識的字中,哪些也可以組成一個骰子?”等問題?;顒咏Y束后,由各擂主評選“十佳識字小能手”和“十好識字小能手”?!八蛔印弊R字游戲從制作到游戲,既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更有利于學生快樂地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巧用生活識字法
本著“生活處處可識字”,袁老師結合教學內容,充分開發(fā)生活資源,在生活和學習之間分別架起“走進班級”“走進生活”“走進社會”三座主題識字橋梁,并由這三座橋梁構成學生《識字地圖冊》。
先是“走進班級”主題識字。結合學生在學校和班級開展的學習,參與的活動,伙伴的交往等,設計了“師生姓名、課程設置、課室物品、運動項目”等識字主題,引導學生開展《識字地圖冊》的描繪。例如“師生姓名”主題識字,結合開學《入學教育》的內容,老師在介紹自己姓名時,高舉用硬紙皮制作的粘有“×××”的姓名牌,讓學生不僅從容貌和聲音認識新老師,還從字音和字形方面認識語文老師。隨后,引導學生制作自己的姓名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班上45名孩子都能看著同學的姓名牌說出他們的名字。
然后是“走進生活”主題識字。聯(lián)系學生家庭生活和居家環(huán)境,設計“餐桌美食、最愛零食、我愛電影”等識字主題。再者是“走進社會”主題識字,聯(lián)系學生課余活動和生活,設計“逛超市、進市場、泡書店、溜廣場”等識字主題。這樣“立足課堂,延伸課外”的生活識字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更加親近和熱愛漢字,還成功地引導了學生走向快樂識字的道路。
(四)妙用語境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胡老師常把識字教學與文本教學緊密結合,習慣把課文中的二會、四會字結合文本的內容編成兒歌或順口溜,幫助學生在語境中認記生字。例如她在教學語文第三冊《紙船和風箏》識字之后,結合課文內容,把全課的生字“壞、扎、抓、莓、幸、福、吵、受”編成“松鼠折紙船,小熊扎風箏。紙船放松果,風箏掛草莓,樂壞了誰?為小事,吵了架,受不了。風箏飄,紙船漂,在一起,幸福無比”。兒歌,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快樂而深刻地識字。在胡老師眾多的范例下,學生也大膽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幫助自己識字。這樣,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學生學會了在語境中識字,也為下一步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體現(xiàn)了學習與實踐的統(tǒng)一。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努力采用快樂的識字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識記效果的提高,而且要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地選擇恰當的時機、方法,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吳非.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李希貴.面向個體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孫洪芬.傳統(tǒng)蒙學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啟示[J].人力資源管理,2016(06).
[4]蔡艷.讓學生快樂識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初探[J].才智,20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