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紅
還記得那個慘痛的教訓嗎?媽媽直接把泡騰片給孩子吞服,結(jié)果孩子因窒息死亡。為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藥品可能做成不同的劑型,如膠囊劑、片劑、腸溶片、緩釋片、控釋片、泡騰片、咀嚼片、舌下含片、分散片等等。如果使用不當,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會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危害。該怎樣服用不同劑型的藥物呢?天津市四中心醫(yī)院藥劑師尹靜文給大家介紹以下七種藥物的服用方法。
膠囊劑不宜打開服用尹藥師介紹,之所以膠囊劑不宜打開服用,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一般氣味或者味道不愉悅的藥物才會被封裝在膠囊內(nèi),打開服用會有難以忍受的異味;二是腸溶膠囊也是為了控制藥物在腸道中釋放,如果打開了,藥物就直接在胃中暴露出來,要么刺激胃,要么在胃酸中被破壞。膠囊是由甘油和明膠制成的,很溫和,對胃腸道基本沒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患者不必擔心。
腸溶片應整片吞服,空腹服用尹藥師介紹,腸溶片是在藥片外加了一層“腸衣”,“腸衣”在胃的酸性環(huán)境中不崩解,在小腸的堿性環(huán)境中才會崩解和釋放藥物,從而避免刺激胃或藥物在胃酸中被破壞。所以腸溶片,要整片吞服,空腹服用,因為食物中的堿性成分會導致胃的酸性環(huán)境變成弱堿性環(huán)境,藥物在堿性環(huán)境中會釋放,失去腸溶的特性。
泡騰片不可直接吞服,應在水中充分崩解后飲用尹藥師指出,泡騰片不可以直接吞服,曾經(jīng)有慘痛的教訓,一個兒童吞服泡騰片后,藥片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導致兒童窒息死亡。因此,泡騰片必須在水中充分的崩解后才能飲用。
咀嚼片應嚼碎后服用尹藥師介紹,咀嚼片需要患者在口腔中把藥片咀嚼后服用,如鋁碳酸鎂片(達喜),在口腔中咀嚼后服用,能使藥物的表面積增大,最大限度地快速發(fā)揮抗酸和抗膽汁的活性;如阿卡波糖(拜糖平)應該在就餐時嚼碎,隨飯一起咽下,達到餐時抑制淀粉在腸道中分解為單糖的過程。
口服混懸液使用前應注意搖勻尹藥師提醒,混懸液在使用前一定要搖勻(使藥物混合均勻),然后按照要求的劑量(如5ml)服用,服藥后最好再喝點溫水把殘留在口腔和食管中的藥液“沖沖”。
舌下含片要在舌下含化尹藥師介紹,舌下給藥具有兩大好處,一是使藥物透過舌下黏膜血管入血,不需要經(jīng)過胃腸道,避免被胃腸道的酸、堿性環(huán)境破壞。二是不會經(jīng)過肝臟,避免被肝臟這個“化工廠”大量代謝分解。最典型的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避免被肝臟分解,同時吸收迅速。
緩釋片和控釋片不能研碎或嚼碎后服用尹藥師介紹、緩釋片或控釋片,都是長效制劑,靠特殊骨架包封大量藥物,如果研碎或者咀嚼后,會破壞藥物的緩控釋骨架,導致短時間內(nèi)藥物大量釋放,造成嚴重后果。另外,還有的藥片其緩釋作用是靠微囊和微丸制成的,這些藥片表面有一刻痕,對照說明書,可以沿刻痕掰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