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饒
清明前后,上黨大地還沒從冬季荒枯的沉睡中蘇醒,人們就開始念叨起黃芽菜了?!帮L(fēng)一變軟,就有黃芽菜吃咯!”奶奶用圍裙包著哭鬧的小孫兒,分明是在誘惑。
“頭茬韭菜得勤澆水,不然趕不上黃芽菜?!币姰?dāng)家的男人坐在院子里抽閑煙,女人著急了。
“人家那小閨女,長得嫩黃芽似的,可不能胡來哩!”上了年紀的婦人悄著聲兒叮告村里的年輕后生。
“過兩天摘了黃芽菜,給俺娘送點去?!毙孪眿D想回娘家,送黃芽菜算得上是個過硬的借口。
黃芽菜,簡直是開春時節(jié)打進麻糊村體內(nèi)的一劑興奮藥。這水格靈靈的話題,把人們整整一冬天的沉寂、焦躁、煩悶和憋屈都給攆跑了。夫妻不再拌嘴,婆媳不再計較,鄰里之間也不再為那些個雞毛蒜皮的事去爭吵。哪顧得上哩!花嬸每隔個把時辰就心慌慌地來到院子里,仰起頭望董家麥場。望甚哩?望黃芽樹眼瞅著返青,黃芽菜趕明兒就要努出來哩!她得趕緊箍起頭巾,爬上門樓,扒開蛛網(wǎng),把歇了大半年的長短鉤鐮、簍子、笸籃都給翻騰出來。這兩天還得磨磨鐮刀,洗洗簍子。去年的膠片手套也爛了口子,干脆讓老頭子到集上買一打回來,眼下哪家摘黃芽用不著哩?
黃芽菜,其實是槐芽菜。槐樹只要努出芽,長勢就像那月子里的娃娃,一天一個樣兒。前天傍黑還是個帶著絨毛的彎彎的嫩芽,第二天一早小葉片就張開了。像一只只稚氣的小幼蝶,輕巧巧地伏在枝頭,水嫩嫩的,在清晨的朝陽里發(fā)出亮閃閃的油光。鼻子還沒湊上去,一股子清新的澀澀的氣息就先撲了過來。這股子潑辣辣的馨香,徹底挑逗著人們的味蕾。從東頭到西頭,大姑娘、小媳婦們是再也坐不住了。連拄著拐杖的三奶奶也心癢癢哩,恨不能年輕上十來二十歲,一個出溜再爬到樹上去。
這是女人們的盛會。簍子、圍裙、笸籃、洗菜盆,各家把能盛能放的家什都拿出來,就在董家麥場那一溜老黃芽樹底下。年輕利索的都躥到樹上去了,不消商量比畫,哪枝能折哪枝得留著,這里頭的講究她們比專業(yè)的園藝師還要在行。瞅準(zhǔn)那些妨礙長勢的枝丫,鉤鐮鉤上去,吃住勁巧妙地一拽,落到地上就是老人和孩子們的了,他們只管等著摘現(xiàn)成便是。坐在樹杈上的人把樹枝修剪完,才開始慢慢摘。簍子挎在左胳膊肘上,左手捉住枝梢,右手像插秧似的“嗖嗖”往里丟。才一小會兒工夫,眼瞅著一簍子鮮綠就要漾出來了。當(dāng)然,也有失了神兒的。丟著丟著“咝”地就把手縮了回來,指尖上頓時綴起一顆圓溜溜的血珠子。去年臘月里才過門的新媳婦,跟村里人不熟,這會兒正心不在焉著哩!出了這岔子,還得強忍著。若是被村里的“老人兒”(指早期嫁到村里的女人)們發(fā)現(xiàn),那可得好一番逗樂,硬要把新媳婦給羞得叫苦求饒才罷休。娃娃們斷然看不懂,但他們吃準(zhǔn)了大人在這個時候是沒脾氣的,就只管由著性子淘氣。從簍子里掬起一大把黃芽菜,咯咯笑著揚到空中,豁了一地。奶奶看見了,嗔怪一句“小禍害呀”便笑格盈盈再不說什么。女人們之間平時有過節(jié)兒的,這會忙著摘這頭茬黃芽菜,也無暇計較那些個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了。圍在一塊你接我應(yīng),熱火朝天地說笑個不停。頭茬黃芽菜當(dāng)真是個稀罕物兒,能作為一份拿得出手的禮物贈送哩!
黃芽菜包餃子是最美味的吃法?,F(xiàn)摘的黃芽菜,用開水焯過,鮮綠就變成了泛黃的軍綠。剁碎了配上菜園里新割的頭茬韭菜、雞窩里掏幾個土雞蛋,美美地吃頓餃子,才算不辜負陽春三月這大好時節(jié)。當(dāng)然,苦難年頭又有苦難年頭的做法。摘了黃芽菜回來,你家有雞蛋,他家有韭菜,實在拿不出的,剝幾個蒜瓣子了事。女人們圍在董家麥場,就著暖暖的春陽,熱火朝天包幾篦餃子,滿村飄香。
“苦日子,是慢慢熬出來的。”三奶奶說。她常把黃芽樹叫成感恩樹,剛嫁到麻糊村時,家里窮得揭不開鍋,幸而有黃芽菜蒸糠窩窩給孩子們吃??嚯m苦,但餓一頓飽一頓總算熬過來了。日子稍好點,外面又打起了仗。三奶奶向來“不安分”,身在農(nóng)家,卻一心掛著前線。她不知怎么竟發(fā)現(xiàn)了黃芽菜水能染布,便組織村里的女人們行動起來,染出一摞摞軍綠老粗布,疊得整整齊齊送到部隊上去。解放軍戰(zhàn)士捎回話,感恩上黨老百姓。三奶奶就在村里到處跟人說,感恩上黨黃芽樹。
我生在農(nóng)歷三月,正是黃芽菜生發(fā)的季節(jié)。記事起,每年的生日,母親都要包黃芽菜餃子。長大后,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野菜漸漸淡出了餐桌,過生日吃黃芽菜反倒顯得有點寒酸,但早已成為一種習(xí)慣。再后來遠離家鄉(xiāng),黃芽菜便成了生日里的一份懷念。
昨天下午,母親到鎮(zhèn)上把黃芽菜寄出來了。遠隔千里,竟可以品嘗到自家樹上現(xiàn)摘的嫩黃芽,倍感親切溫暖。
責(zé)任編輯:秀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