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友
摘要:在新課標下的教育模式,開始提倡合作學習的概念,此概念運用在每一個教學階段,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本身的可塑性很強,因此實施合作學習的概念十分重要。經(jīng)過調查所知,在合作的教學模式中,可以調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對語文的興趣,難題的求知欲等,同時其中的相互討論環(huán)節(jié),讓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親密,深刻認識到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地位,學生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核心中心,從而打破傳統(tǒng)的沉默教學方式。本文就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進行分析。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普遍是教師為核心主導,在課堂上是教師為中心。學生的思維和視線全部在教師的身上,而教師也只關注自身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在乎學生是否接受,對于知識是否理解的透徹等,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完全是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教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上的重心,教師只是做一個協(xié)助和引導的角色,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讓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在新時代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更需要打造一個合作學習的課堂氛圍,達到學生和教師地位同等,共同以學習為目標。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必要性及優(yōu)勢
1、合作學習的意義。小學語文是一個重要的開頭階段,學生在這個時期還像張白紙,還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所以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是重中之重,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盡量建立其對學習的熱情,對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等。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育思維的不斷轉變,如今教學強調合作為主,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合作學習方式,相互幫助和溝通。這樣的同等地位,可以讓孩子在精神上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小學生成長得更健康。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能力,人際交流溝通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主動的競爭等,進而演化成一個特有的性格體系。
2、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更需要有互動的氛圍,小學生的好奇心旺盛,正是培養(yǎng)其觀察力和自主思考的時期。所以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沉默課堂,不再是只有教師在講解,學生并不表達觀點的模式,不然學生看似在很認真地聽講,實則注意力并不集中,心思已經(jīng)飛出教室,教師講解得再賣力也無濟于事。當出現(xiàn)這種死氣沉沉的課堂時,合作學習這個理念就變得尤為重要,學生和教師在合作的時候,起到活躍氣氛的作用,引起學生的關注,在互相協(xié)助當中,調動其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課產(chǎn)生很高的興趣。
3、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優(yōu)勢,合作學習這一概念可以構建出三個方面,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在概念實施過程中,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課堂上的主體,把自己看作是學習的主人,通過對自我的題目難度設置,啟發(fā)自己對難題的求知欲,只要是自己能夠探索解決的問題,通常不需要教師來做引導和代替。持續(xù)增加問題的難度,依靠自己的思維去探索答案,在這過程中,逐漸建立起新的知識體系,在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會第一時間去找答案,而不是等著老師去解答。
二、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實施
1、創(chuàng)設新觀念。在新課標概念下,要求在課堂之上,體現(xiàn)出學生的核心地位。課堂上,教師應當多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發(fā)言權。當然,這并不表示教師要少說,而是要抓住核心點進行講解。同時做到引導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探討,這才是新課標下的新觀念。教師作為引導角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教師在中間進行引導。
2、分組合理。合作學習自然是以一個團隊為主的,所以普遍情況下是以分組的模式展開,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出小組長來帶領。在這樣的模式下,合理的分組是每一位教師優(yōu)先要考慮的事情,也是能否提高合作質量的關鍵。所以,在分組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年齡、學習能力等來進行區(qū)別分組,比如一個小組里面男女比例,并且里面包含了學習能力高的,自主性高的,性格開朗或安靜等。綜合來看,每個小組里面的各方面都是平衡的,并且小組里面的分工做到平衡,教師引導小組之間的互相協(xié)助。
3、合作方式。合作方式可分為三種:(1)問題式。這樣的合作方式很好理解,可體現(xiàn)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回答,或者反之,學生提問教師回答??傮w來說,是離不開合作,互相溝通。突破原有的問答模式,添加一些競爭性,同時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2)表演式。這種表演的方式,基本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角色扮演。教師分配學生進行不同角色的朗誦,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閱讀表演,利用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3)討論式。這一合作方式是合作學習概念中比較常見的,具體體現(xiàn)在分組當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對其分為若干小組,再提出某個問題,讓各個小組對其進行討論,最后把討論結果表達出來,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力,主動思考,以及總結能力。以上三種合作方式均可利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4、創(chuàng)新運用。時代在進步,創(chuàng)新思維存在于每一個行業(yè)中,因此教育也需要創(chuàng)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對于課前課后以及課堂中,各方面都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在課前布置出某篇課文,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對課文中的情感表達和特色進行分析,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而在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行輪流的朗誦課文,提高學生的課文朗誦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在課后,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檢查作業(yè),鍛煉學生的責任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意義重大,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對語文的興趣。在新課標下,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和同學的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合作學習的方式包含了表演,討論,問題三種,并對其進行實際運用。在課堂上讓學生多發(fā)言,形成一個學生和教師平等地位,教師作為引導者,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管理,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
參考文獻
[1] 農(nóng)俏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實施[J].課外語文,2014,(04):40.
[2] 陳莉.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合作學習方法探究.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J].新課程,2014,(36):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