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君
摘 要:“減負提質”是社會對教育的最高期望,亦是廣大教師探索研究的重點?!皽p負”和“提質”同等重要,必須統(tǒng)籌考慮,“減負”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踐行“減負提質”的路上,廣大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減負”是手段,“提質”是目的;“減負提質”的根本在教師,關鍵在課堂。
關鍵詞:減負;提質;教師;課堂
學校以教學為中心,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边@是教育主管部門向學校提出的明確要求。21世紀的今天,對于人才的要求更全面也更豐富,所以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當從高層次追求多元化教育目標,切實做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減負提質”。“減負提質”是社會對教育的最高期望,亦是我們探索研究的重點。但是“減負”不等于學生什么都不要做,“減負”不等于不要教學質量。相反,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同時,要保證提高教學質量,“減負”和“提質”同等重要,必須統(tǒng)籌考慮。在踐行“減負提質”的路上,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減負”是手段,“提質”是目的;“減負”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負提質”的根本在教師,關鍵在課堂。那么該怎樣將減負提質落到實處呢?
一、領會精神,提高認識,是減負提質的前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赏ㄟ^會議學習、自主研修、通識培訓等形式,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減負提質的有關要求等。通過學習,讓教師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是課堂,只有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指導教學,才能做到“減負”與“提質”的有機統(tǒng)一。打造高效課堂,追求卓越課堂是我們的追求,高效率、輕負擔、各學科均衡發(fā)展,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我們的基本要求。
二、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減負提質的保障
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以及綜合素質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養(yǎng)有著緊密的關系。所以要想做到“減負”,首先要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堅持教學研究,促進教師業(yè)務素質提高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學校要創(chuàng)造條件,采取多種形式,提升教師業(yè)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要經常開展經驗交流、說課、賽課、教學反思、專題研討等各類教學研究活動,讓老師以此為平臺,集思廣益、交流反思、優(yōu)勢互補,從而推動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
俗話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名師出高徒”。教師必須有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夠培育出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所以教師應當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人才觀,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夯實思想政治基礎,具有無私奉獻精神,并且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質,擁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較強的工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2.樹立教師團隊精神,形成全員抓教學質量的格局
團結就是力量。學校應加強年級間、學科間、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交流、聯(lián)系與合作,經常開展如學科競賽、文體活動、座談會等集體活動,拉近老師的距離,激發(fā)老師的合作意識。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發(fā)揮集體智慧,形成各部門、各老師對教學質量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從而實現(xiàn)各學科均衡發(fā)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是減負提質的關鍵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也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當扭轉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真正做到減負提質。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是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下,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谛抡n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才能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內學有所獲,確保減負不減質呢?我們要大力倡導并積極實施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問題引領、自主探究”“和諧互助”“合作性學習”等多種新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具有動態(tài)生成性、靈活結構性、雙邊共識性等特質課堂。
四、優(yōu)化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悅學習氛圍是減負提質的重要條件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條件。在新課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教師必須真正改變自己的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與學生平等對話,努力建立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構建愉快、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古語說得好,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真誠的關愛是教育的第一需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要真正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在課堂教學中,還必須強化師愛的作用,把愛心引進課堂,把愛心獻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才能使師生心理同步,才能順利而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質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減負提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不斷加強教學方法改革,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才能讓減負提質達到實效。
參考文獻:
[1]胡惠閔,殷玉新.我國減輕中小學課業(yè)負擔的歷程與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5(12).
[2]山子.中小學減負政策文本的梳理及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5(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