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可對于語文老師來說,閱讀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從教近二十年來,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經(jīng)常為此感到頭疼。也時常聽同事們?yōu)榇吮г?,“學生的理解能力太差啦!”“這篇課文太難理解了!”“這篇課文不適合小學生,孩子們理解得一塌糊涂!”難道真的沒有好辦法了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入口
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從此,我更關注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我的語文教學設計中摸索、嘗試,并試圖尋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竅門,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更輕松地理解課文。
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有了一些心得和收獲:課本上的每篇課文都有一個讓孩子們輕松進去的“入口”,就像一座房子的大門,我們老師只有準確地找到這個切入點,進而設計課堂教學,這樣才能突破難點,讓學生輕而易舉地理解課文。否則,學生就像被拒絕在門外的客人,急得團團轉(zhuǎn),費好大的勁也理解不了課文。理解課文的“入口”在哪里呢?我就以四年級的課文為例,來淺談一下我的心得。
一、課文的題目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大多數(shù)課文題目就是理解課文的“入口”,教師從課文題目入手設計教學問題,學生帶著問題直接進入課文,抓住課文中心內(nèi)容,水到渠成,自然就理解了。我記得上《爬山虎的腳》時,我就從題目入手,設計:課題為《爬山虎的腳》,那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它是如何爬墻的?課文除了寫爬山虎的腳,還寫了什么?學生由爬山虎的腳到爬山虎的葉子,一下就理解了全文的內(nèi)容。所以找準“入口”,閱讀教學就不必按照課文段落順序段段講解,既乏味又難以理解。當然,有些課題還要把題目分解,抓住其中的關鍵字,這樣才能順理成章,輕松理解。如《蝙蝠和雷達》教學時,一下子問蝙蝠和雷達寫的是什么,學生就無法回答,或者直接給學生講解仿生學,學生也是難以理解。因此,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先讓學生畫出題目中的兩種事物(蝙蝠、雷達),并讓學生找出文中介紹它們的語句,進而了解蝙蝠、雷達的特點。接著,我標出題目中的“和”字,讓學生思考:蝙蝠與雷達怎么會連在一起呢?學生立馬就能在文中找出兩者之間的對應點。最后,我給孩子們講解仿生學知識,學生一下就明白了。
二、課文中的人物、事件
盡管大多數(shù)課文都可以從課題入手,可是有些課題并不是最佳“入口”,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如果一上來就理解課題,不僅為難了學生,也難為了我們老師自己。因此,對于這類課文的教學,我們就要另辟蹊徑,從課文內(nèi)部入手,抓住課文的人物和事件。前不久,我們在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時,同事們都很頭疼,不知該怎么上,學生不理解。我就向他們講了我的教學設計:學生讀文后,我首先撇開課題,直接問學生課文里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做了什么事?學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答案(葉圣陶先生給我修改作文、邀請“我”到他家做客),并理解葉圣陶先生的一絲不茍、平易近人。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找到葉老先生院子的特別之處,學生自然找到文中描寫爬山虎的句子,反復品讀,體會“我”當時愉快的心情和對葉老的感激,進而提示學生:“我”看到爬山虎就會想到葉圣陶先生,學生也就輕而易舉地理解了文中最后一句的含義。同事們聽后都覺得,這樣設計降低了這一課的難度,學生容易接受并理解。
三、學生自身生活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盡管以上的方法都很好用,可是對于有些課文卻不適用,如《尊嚴》《中彩那天》《釣魚的啟示》等。這些課文,課題不是很好的“入口”;文中的人物、事件都是外國的,學生不了解;而且課文哲理性強,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在講解課文時,教師就要結(jié)合課文的主題,從學生自身相關的生活經(jīng)歷入手,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以達到輕松理解課文的目的。正如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所說:“要建構(gòu)一種新型的教學生活,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境,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兒童的生命活動。”
那么,怎樣才能準確找到閱讀教學的“入口”,輕松進入課文,深入理解文本呢?唯有精心備課。我認為在備課方面,了解學生,熟練把握教材的知識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有針對性地考慮每一篇文章的特點及學生的特點,找出最好的突破口,選擇一種最佳的教學設計,減小學生學習的難度,加深學生的理解。閱讀教學一定要改變教學過程凝固、教學方法僵化的問題,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講求實效的教學過程與方法。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能跳出語文看語文,跳出課堂看課堂,跳出課本看課本,多思考語文教學的大策略,從細處設計課堂教學,那么,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收效會更大。
參考文獻:
[1]楊孝華.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3).
[2]王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注意的問題[J].華夏教師,2018(1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