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創(chuàng)圣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五師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新疆 博爾塔拉 833400)
腦組織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其中包含重要的神經(jīng)細胞、血管和腦脊液,能夠保證器官的正常運轉[1]。由于腦組織當中的中樞神經(jīng)細胞無法再生,因此腦外傷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對其健康及生命造成嚴重威脅[2]。在本次研究中,對腦外傷患者采用了早期顱骨修補術和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時實施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7月~2017年5月,我院腦外傷患者共124例,通過區(qū)組隨機化分為對照組(62例)和觀察組(62例),其中,對照組男36例,女26例;年齡在23~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4±5.5)歲。觀察組男37例,女25例;年齡在23~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5.5)歲。兩組基線資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先行腦室腹腔分流術,之后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再行顱骨修補術,觀察組同時實施早期顱骨修補及腦室腹腔分流術:患者全麻,通過側腦室三角區(qū)進行腦室穿刺,穿刺深度為7~9 cm,之后放置引流管,留置長度為20~30 cm,從腹腔端置入后,在頭部放置分流泵,從而引流患者的腦脊液。若患者顱內壓力有所下降,且膨出的腦組織恢復至持平骨緣的位置,就能夠給予顱骨修補術。在修補術中使用進口的鈦合金網(wǎng)進行固定,并使用進口抗虹吸管進行分流。由于兩種手術的時間距離較短,因此患者腦部可能存在炎性粘連,所以在手術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假性硬腦膜與頭皮的分離,并在放置鈦網(wǎng)時避免分流管損傷。手術后對患者頭皮繼續(xù)加壓包扎,或者行引流管留置。
將臨床療效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顯效標準:患者術后存在輕度缺陷,但生活能夠自理,且生活正常;有效標準:患者術后存在輕度或中度殘疾,但具備獨立的生活能力;無效標準:患者術后無生活能力,甚至死亡[3]。
SPSS 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由x2檢驗,若P<0.05,則提示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n(%)]
腦外傷通常會導致腦組織、腦膜、腦內血管損傷,而重型的顱腦損傷則需要及時進行防控感染、顱內減壓等措施。而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是先通過腦室腹腔分流術緩解患者的腦積水癥狀,在病情穩(wěn)定后再給予顱骨修補術。但是若患者存在顱內壓增加、伴隨嚴重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時分期治療效果不甚理想[4]。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腦外傷患者采用了早期顱骨修補術及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時實施治療,經(jīng)對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7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26%,x2=6.961,P=0.008。兩種手術同時實施能夠使腦膨出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進而使患者的顱腔形態(tài)得到修復,促進腦組織和顱內壓的恢復速度,而且能夠降低腦室腹腔分流術后所出現(xiàn)的腦組織移位風險。另一方面,早期顱骨修補術及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時實施能夠避免患者腦組織的長時間暴露,進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
綜上所述,在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顱骨修補及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時實施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1] 毛 豐,袁賢瑞.早期顱骨修補在腦外傷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6(09):35-36.
[2] 林愛明,徐 勇,劉佳騏,等.早期顱骨修補及腦室腹腔分流在腦外傷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4):61-62.
[3] 溫寶泉,彭遠強.早期顱骨修補及腦室腹腔分流在腦外傷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01):135-136.
[4] 劉 卓,王曉明,車海江,等.早期顱骨修補與腦室腹腔分流聯(lián)合治療腦外傷的有效性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44(0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