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印福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恩良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100)
前交叉韌帶是膝關節(jié)重要的穩(wěn)定結構,一旦斷裂就會出現(xiàn)膝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等,嚴重者還會導致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不便。因前交叉韌帶斷裂后缺乏良好的自愈能力,所以手術重建斷裂的前交叉韌帶是治療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有效方法[1]。隨著關節(jié)鏡技術的發(fā)展,關節(jié)鏡下重建前交叉韌帶成為臨床治療前交叉韌帶斷裂的常用方法。前交叉韌帶重建的常用材料有自體材料(包括骨-髕腱-骨、自體腘繩肌腱)、異體材料及LARS人工韌帶,但因為自體材料具有損傷大、并發(fā)癥多,異體材料相容性差等缺點,目前臨床多采用LARS人工韌帶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我科在關節(jié)鏡下利用LARS人工韌帶重建前交叉韌帶治療前交叉韌帶斷裂41例,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1例單側前交叉韌帶斷裂患者,所有患者通過膝關節(jié)MRI檢查確診為單側前交叉韌帶斷裂。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齡19~62歲,平均38.2歲;受傷時間1~13個月,平均3.2個月;車肇事傷19例,運動扭傷15例,摔傷7例;左側交叉韌帶斷裂19例,右側交叉韌帶斷裂22例,合并半月板損傷6例。術前抽屜試驗陽性的患者38例,軸移試驗陽性的患者36例,Lachman試驗全部患者均為陽性,術前患者的Lysholm評分為37.6~71.8分,平均為57.2分。
1.2 方法:采用標準髕下前外側或者前內側作為關節(jié)鏡入路,置入關節(jié)鏡,探查關節(jié),清理關節(jié)腔(合并半月板損傷的要處理損傷的半月板),找到前交叉韌帶撕裂處,小心清理周圍組織,務必保留前交叉韌帶股骨和脛骨的殘端。屈膝90°,放置前交叉韌帶脛骨定位器定位,置入克氏針,利用LARS平頭鉆沿克氏針建立脛骨和股骨隧道,置入LARS人工韌帶,適當外旋人工韌帶后固定股骨端,拉緊人工韌帶,反復屈伸關節(jié)20次,待人工韌帶預張滿意后固定脛骨端,縫合術畢。術后1 d拔出術區(qū)引流管,床上進行關節(jié)的主、被動活動鍛煉,1周后可以扶拐部分負重活動,2周后關節(jié)完全屈伸鍛煉,1個月恢復輕度體力活動,3個月基本恢復正?;顒?。
1.3 療效評定:記錄所有患者手術前后抽屜試驗、軸移試驗、Lachman試驗的檢查結果;根據(jù)手術前后所有患者Lysholm評分結果對手術效果進行評定。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為52~79 min,平均65.4 min;術后所有患者抽屜試驗、軸移試驗、Lachman試驗均陰性;術后Lysholm評分為79.2~95.2分,平均為89.6分,手術后Lysholm評分到顯著提高(P<0.05)。隨訪6~14個月,所有患者均達到正常生活水平,未出現(xiàn)滑膜炎、膝關節(jié)活動受限、韌帶斷裂等并發(fā)癥。
膝關節(jié)的前交叉韌帶位于關節(jié)腔內、滑膜腔外,不僅能阻止脛骨內旋、防止膝關節(jié)過伸或者過屈穩(wěn)定膝關節(jié),還具有拉衡張力或者剪力,防止脛骨在股骨上過度滑動、前移。前交叉韌帶一旦斷裂就會造成關節(jié)不穩(wěn),而且斷裂的交叉韌帶不能自行修復,重建前交叉韌帶是目前治療前交叉韌帶斷裂的主要手段。臨床常用的重建材料主要有自體韌帶、異體韌帶以及各種人工韌帶3大類。自體韌帶雖然強度和彈性足夠、無排異風險,也能與骨髓道形成牢固的骨性愈合,但自體韌帶取材部位并發(fā)癥多,而且自體韌帶重建后在韌帶化過程中強度會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下降,甚至出現(xiàn)韌帶松動、斷裂,影響關節(jié)活動。異體韌帶雖然不損傷患者自身結構,但存在很高的免疫排斥和疾病傳染風險,而且滅菌處理的異體韌帶強度降低,移植后需要經(jīng)歷血管重建和細胞增殖等過程,恢復較慢[2-4]。
LARS人工韌帶由聚對苯二甲酸乙酯纖維組成,通過仿生學原理模擬人體韌帶的解剖學結構及生物力學特點,不僅抗疲勞、抗變形能力強,而且組織相容性高[5]。用人工韌帶重建前交叉韌帶過程中需要保留韌帶斷端,不僅能夠減少手術對關節(jié)周圍組織的損傷,而且剩余的韌帶殘端纖維母細胞包裹人工韌帶,加快了韌帶的愈合及膝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另外膝關節(jié)周圍組織能夠緊湊的長入人工韌帶關節(jié)內部的多孔結構,降低韌帶纖維之間的摩擦力。有關研究表明:應用LARS人工韌帶重建前交叉韌帶術后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及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速度明顯高于使用自體腘繩肌腱重建者[6]。本研究41例患者術后Lysholm評分到顯著提高,未出現(xiàn)滑膜炎、膝關節(jié)活動受限、韌帶斷裂、排異等并發(fā)癥。綜上所述,關節(jié)鏡下LARS人工韌帶重建前交叉韌帶,操作簡便,并發(fā)癥少,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快,近遠期效果滿意。
[1] 李利南.韌帶增強重建系統(tǒng)人工韌帶重建前交叉韌帶中期療效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3,8(29):756-761.
[2] Chen JA,iang H.A comparison of acute and chron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n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lars artifical ligaments: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with a 5-years follow-up[J].Arch Arthop Trauma Surg,2015,135(1):95-102.
[3] 畢海勇,孫秀江,慕宏杰,等.自體及同種異體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前瞻性比較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13,51(1):44-48.
[4] Struewer J,Ziring E,Ishaque B,et al.Second-look arthroscopicfindings and clinical results aft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ugment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J].Int Orthop,2013,37(2):327-335.
[5] 劉憲民,王琪,劉松波,等.LARS 韌帶在超常體重人群前交叉韌帶重建中的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1,26(10):931-932.
[6] 范文斌,趙建寧.關節(jié)鏡下LARS韌帶與自體腘繩肌腱重建前交叉韌帶的早期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3,28(7):63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