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秋實
摘 要:中國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者與實施主體,建立完善的投資融資體系可以推動我國中小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將PPP模式與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在一起能使我國中小企業(yè)走向世界。但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PPP模式時存在著大量的不可確定因素,導致投資融資風險不可避免,對這些風險進行研究并提出針對性解決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特許經營;多元化投融資體系;PPP模式
筆者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研究,發(fā)現這些國家沒有充足的建設資金,導致基礎設施建設舉步維艱。而用于絲綢之路開發(fā)建設的基金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億,主要是沿線各國共同籌集。將其應用于沿線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但前提是建立完善的投融資體系,要求政府部門、中小企業(yè)、個人分別承擔必要的投資與風險。雖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對沿線國家與人民具有較大的利益,但風險同樣存在,因此基于“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建立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系,對降低其中的各種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應該自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籌集
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與中小企業(yè)必須加強聯合,政府部門轉讓建設資質,由中小企業(yè)負責融資與施工,其主要資金取自政府政策性銀行。但這種操作模式極易出現資金不足等問題,所以,只有具備多種融資途徑才能解決資金問題。
在政府與企業(yè)合作過程中,政府部門還需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建與PPP相同的合作模式。采取各種措施與企業(yè)加強合作,共同承擔基礎設施建設中產生的風險,共同享有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收益,雖然亞投行能為沿線各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一定的資金,但如果基礎設施建設一味依靠此種融資方式,則極易出現資金短缺現象,筆者認為可以以亞投行為基礎,建議沿線國家全部參與基金組織,世界各國就能依據其股權剩余情況分別入股。
這種操作模式為沿線各國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造了機會,加快了建設速度,同時還能保證建設質量,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制定合理的風險應對策略
為了保證“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中國政府已聯合沿線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qū),并于2017年建立了PPP工作制度,為我國企業(yè)走向世界掃清了障礙,所以,我國企業(yè)還需抓住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有利時機,敢于走出國門,進軍世界,但需注意的是,“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著大量金融風險,對投資企業(yè)要求較高,投資企業(yè)必須具有較高的判斷能力與經濟實力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從大局著眼制定風險應對策略
利用合同明確規(guī)定各方承擔的風險責任,同時加入國際國內保險
為了將政治風險壓縮在最小范圍內,第一,要求基礎設施建設所在國政府部門必須負責、保證建設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并且要求該國法律規(guī)定,在政府實行改革過程中必須支持PPP項目的穩(wěn)定運行。為了防止基礎設施建設所在國家利用強制手段占有PPP項目,投資企業(yè)必須及時與當地政府部門交流溝通,必要時雙方簽訂協(xié)議,一旦發(fā)生國家強制征收現象,國家必須給予足額賠償。第二,企業(yè)還可以參與政府風險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可以為中國企業(yè)提供一定的擔保,或者參加項目建設所在地的保險,但保險公司會規(guī)定一些意外情況不在賠償范圍內,為了增加項目建設的安全性,可同時加入國內國際保險。
深入研究項目所在國法律法規(guī),制定由此產生的風險應對策略
投資企業(yè)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時,第一,要選擇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已經開展過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進行,也能有效保障PPP項目的安全運行。第二,PPP項目企業(yè)還需深入研究項目所在國法律法規(guī),以及與法律法規(guī)有關的政策、稅收、土地等各方面要求;PPP項目投資施工需要建立復雜的合同文件,如擔保、合作等各個方面,任何類型的合同均與當地法律法規(guī)有關,要在合同條款中明確規(guī)定這些問題;第三,PPP項目需要較長的建設時間,項目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簽訂合同時要提前估計到法律政策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明確不同主體在風險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及比例。
通常情況下,由于法律變化帶來的風險應該由政府部門負責,投資企業(yè)要采取各種措施減小自身在此方面承擔的風險比例。
政府設置一定的保底資金,力求獲得項目所在地政府部門的建設補貼
市場風險關系到PPP項目企業(yè)的收益情況,在企業(yè)生產經營中處于關鍵性地位。
通常情況下,企業(yè)在確定投資項目前要深入了解考察項目的獲利情況,將可能得到的利潤與自己的投資進行對比,從而確定投資回報率。但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時間較長,投資收益需要長時間才能顯現,中間必然會產生大量不可預料因素,為了防止發(fā)生市場風險、獲得較高利潤, PPP項目投資企業(yè)要及時聯合當地政府部門,設施收費靈活掌握,由政府部門提供一定的保底資金,保證投資回報的安全性;項目企業(yè)可以與使用者簽訂合同,也能保證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穩(wěn)定收入,即當地政府部門必須承擔一定的市場風險。
從細節(jié)著眼制定風險應對策略
引進新型融資手段,利用抵押自身資產獲得貸款
為了保證PPP項目建設過程中擁有充足的資金,筆者認為還可以采取下面這些融資策略,第一,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得到回報,想從一兩家金融部門中得到足額資金是不現實的,必須要從不同方面、不同領域獲得融資,雖然多邊金融部門擁有的資金數量較少,但有著較高的信用度,能吸引大量的社會資金。政府部門要為項目融資提供擔保,幫助項目企業(yè)得到大量資金;第二,投資企業(yè)在融資過程中可以引入PPP模式;第三,項目企業(yè)可以利用抵押自身資產的做法自金融部門得到貸款。
掌握當地法律規(guī)定的施工標準,實現建設風險的順利轉移
項目企業(yè)要想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還需首先掌握項目所在國的建設標準,第一,項目投資前則需掌握項目所在國的建設標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著不同的法律法規(guī),在施工技術與施工要求方面也存在著較大差異,對施工質量與工程造價有著不同的要求。第二,PPP項目投資者要及時確定總承包商,不但能隨著工程施工的進行得到工程款,而且可以保證項目企業(yè)與承包者及時交流。第三,工程承包企業(yè)會高度關注施工質量,這是由于工程質量不合格則不能順利得到工程進度款。
利用合同條款制定匯率風險應對策略,明確雙方應該承擔的責任
為了防止發(fā)生匯兌風險,保證基礎設施建設單位及時得到工程款,投資企業(yè)應該在與當地政府部門充分協(xié)商的基礎上解決工程施工中的有關問題,合理分擔匯兌風險,第一,PPP項目企業(yè)要選擇國際流通貨幣作為結算貨幣,可要求當地政府部門保證外匯匯率處于合理范圍內,有效應對匯率風險;第二,一旦項目所在國限制外匯流通,那么項目所在國金融部門則需及時干預,保證投資企業(yè)外匯順利流通;第三,在項目所在國發(fā)生經濟問題時,會進一步壓縮項目利潤,所以,PPP投資企業(yè)在測算項目經費時要考慮到各種經濟問題,及時制定應對策略,并在合同條款中做出明顯規(guī)定,要求政府部門與投資企業(yè)分別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
結語
近幾年,我國在亞投行建設中投入了大量資金,不但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fā)展,而且使我國巨額外匯資產發(fā)揮了作用,消耗了我國大量產能,將人民幣推向國際市場。在創(chuàng)建合理投資融資體系過程中,我國金融部門還需著力提高自身服務水平,為沿線各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保證我國經濟迅速融入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發(fā)展體系中。
(作者單位:中交水運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遙,范高雁,夏晗瑋.綠色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與發(fā)展的路徑研究[J]. 環(huán)境保護,2017,45(12).
[2]王永中.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現狀、風險與對策[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6(11).
[3]張家齊.“一帶一路”背景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研究[J].中國市場, 2017(30).
[4]溫來成,彭羽,王濤.構建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J].稅務研究,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