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要】建設開放的小學語文課程的方式非常多,本文主要從課程資源的方向上展開分析和研究,就學生和教師建設開放的小學語文課程的作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程 開放性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9-0068-01
一、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一)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原則
深入的分析課程資源的基本特性,發(fā)現課程資源在開發(fā)和利用的過程中要遵照如下的幾個基本原則:
1.適應性原則
2.優(yōu)先性原則
3.開放性原則
4.經濟性原則
5.個性化原則
(二)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方法
1.研究教材內容,以教材為核心來確定課程資源
首先,積極的尋找教材相關的實例內容。教學過程教師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應該深深的吸引學生。
其次,教學內容需要與生活緊緊貼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2.鑒別利用校外課程資源
校外課程教學資源主要包含了自然以及人文環(huán)境,將各個行業(yè)和專業(yè)作為教學資源引入進來。根據教學內容引進合適的課外學習內容,豐富教學內容。
3.將課程教學內容與校外資源有效結合
新課標中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使用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這就需要有更廣闊的資源作為依托。要合理的利用課外教學資源,以課程內部的教學內容作為基礎不斷的拓展教學內容,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三)課程資源的創(chuàng)新
課程資源是在不斷的更新和變化當中的,而新課程資源需要從原有課程資源中發(fā)展而來。語文教學更是要融入社會、家庭、學校等資源,進行一個完全的整合。
二、如何建設開放的小學語文課程
(一)提高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方式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將現有資源合理使用。
其次,親密接觸資源,加強校園內部溝通。
再次,加強社會實踐。
2.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1)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情入手,用自己的激情來感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跟隨老師進入到教學情境中。
(2)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參與到整體學習中去,同時還要認識到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學生保持較高的興趣,渴望學習知識,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比較高。
(3)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積極的探索新知識,主動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了提升,就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學習內容,也就實現了語文的開放教學。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及能力的培養(yǎng)
1.教師角色的轉化
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的任何一個動作或者語言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要做好榜樣帶頭。
(1)開放教學就要以學生為主導力量,具體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保證學生在每堂課開始之前都進行過很好的預習,這樣就有針對性的學習課堂知識。課程中可以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學習內容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
第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同時結合課程資源來進行實踐。
第三,積極的設立與課堂知識相關的實踐活動。課堂活動是實現開放教學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全體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在教學中提倡師生平等。
好的語文教學是一個包含激情和熱情的課堂,能夠傳播人文精神,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做到自尊、自愛,實現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僅僅是一個引導性的作用,為學生構建平臺即可。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自身的教學態(tài)度,盡量和學生保持和諧相處,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2.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
(1)教學能力。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能力以如下幾個方面為主要內容:
第一,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能力。
第二,設計教學課程的能力。
第三,教學過程中的表達能力。
(2)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對于教學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只有吃透教學內容才能進行創(chuàng)新,主要可以按照如下幾個方法來進行:
第一,通過學習提升自己。
第二,探索新知識,改變原有教學方式。
第三,加強思想提升,運用現代化方式來進行教學。
(3)合作能力。
開放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要實現多元化的教學,這就需要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師生合作、學生之間合作以及教師之間的合作。
三、結語
總之,實現開放小學語文課程學習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并不只是本文中所列舉的這些具體方法。教師要合理的利用課程資源,體現出學生的主導作用,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大霞.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教育科研論壇. 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