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平??
摘要:技能高考為廣大在中考中落榜的學生提供了另一種圓夢升大學的機會,然而由于學生的基礎(chǔ)差、底子薄,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要想在高考中考出較高的分數(shù),那也是非常不容易。因此高三一年的復習突顯得特別重要,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我是從這些方面組織學生復習的。
關(guān)鍵詞:高考;學生;復習
一、 緊扣課本,打好基礎(chǔ)
由于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大部分中職的學生在高一、高二階段并沒有好好學習,而到了高三,只有一些基礎(chǔ)或者悟性稍好的學生醒悟了,準備好好拼搏一番,此時,我采取的是重拾課本,讓學生一節(jié)一節(jié)地概括本小節(jié)的知識點,然后逐一完成課后的練習題,做不到的題,學生直接問我,或者是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對于重點題或者有難度的題目,我專門抽出來喊學生講解,讓學生講解思路,并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從而規(guī)范解題步驟;對于一題多解的題目,我總是和學生一起探討解題方法,讓學生從中比較出每一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從而選擇一種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跟不上爛筆桿,對于重點題或者是有難度的題目,在我講解之后,我總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重新做到作業(yè)本上,然后針對學生做作業(yè)的情況,對于還沒有完全搞懂的學生,我便為他們單獨講解,以圖讓學生打好基礎(chǔ)關(guān)。
二、 記熟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
學生一章復習完畢,我便讓學生總結(jié)歸納本章的知識點,然后根據(jù)學生歸納的情況,我把它打印出來,讓學生每人一份,每次上課之前,我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背一背,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進行復習,由每周的2到3次到一周一次,2周一次,然后一月一次,就這樣讓學生記住了各章的知識點,學生拿到題目,才知道從哪些方面考慮。我認為,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知識點都不知道,怎么會做題?更談不上順利準確的解題了。學生記熟了知識點,我還針對知識點,給學生講解相應(yīng)的例題,讓他們會應(yīng)用知識點。
三、 及時地查漏補缺,補充舊知識
對于在初中的重要的知識點,比如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應(yīng)用,我做到讓學生反復記憶,達到但凡一旦出現(xiàn),不管正或者逆到用,學生能一口說出結(jié)果,對于初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部分學生也不是很熟練,我也是重點教他們因式分解法中的“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對于應(yīng)用較少的“配方法”或者“直接開平方法”,只叫他們掌握幾種典型的題目,對于“萬能公式法”也是要求每一位學生會應(yīng)用,因為有時在學生實在解答不出來的時候,萬能公式法也能正確地求出結(jié)果。在初中還有方程組的解法,在高中也應(yīng)用得比較頻繁,因此方程組的解法,我先教會學生解方程組的基本方法,“代入消元法法”和“加減消元法”,讓學生知道應(yīng)該順著怎樣的思路去解題,然后給他們找大量的題目讓他們?nèi)ビ柧?,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四、 提綱挈領(lǐng),抓重點章節(jié)
進行了第一輪的基礎(chǔ)復習,在第二輪復習中,我是抓重點的章節(jié)、找重點的題目進行訓練。讓學生能將凌亂的知識點串起來,進行小綜合應(yīng)用。通過這部分訓練,就將學生綜合應(yīng)用知識的能力及計算能力得到提升,畢竟高考中占重要比重的是小型綜合題。與此同時,我不斷地將近幾年的高考題穿插在平時的訓練中,讓學生覺得高考題也不是那么可怕,從而給學生樹立信心。
五、 加強易混淆題及難題的訓練
在二輪的復習之后,我針對平時學生在每章節(jié)中出現(xiàn)的易混淆、不容易掌握的難題加強訓練。比如,在《集合》這章中,有類似的例題:
例1設(shè)集合M={x|-1≤x≤2} N={x|x-k≤0}若M∩N=M,求k的取值范圍()
A. (-1,2)
B. [2,+∞)
C. (2,+∞)
D. [-1,2]
這道題正確的結(jié)果是B,可大部分同學都是選擇的是C,認為M∩N=M,說明了MN,那么k一定在2的右邊,而在此題中由于M集合中包含2這個元素,當k=2時,N集合中也包含2這個元素,此時 MN也是成立的。
對于這樣的題目,我采取的方式是讓學生通過畫圖,自己反復揣摩,到底在k=2時,題目是否成立來排除。
例2若集合A={x|ax2 +2x+1=0x∈R}中至多含有一個元素,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用區(qū)間表示為。
析:在這道題中,學生往往想到的只是一元二次方程中滿足題目條件的Δ≤0 的情況。容易忽略是a=0的情況,所以這題的正確解答如下
(1)當集合有一個元素時,要滿足a≠0,
Δ=4-4a=0或者a=0,
從而解得a=0或者a=1。
(2)當集合沒有元素時,要滿足a≠0
Δ=4-4a<0解得a>1
綜上所述,這題的正確答案是a≥1或者是a=0,用區(qū)間表示為[1,+∞)∪{0}。
我認為對于易混淆的題目,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鉆研或者是同學之間互相談?wù)?,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只要是讓學生透透徹徹地理解了,以后遇到類似的題目,學生才會正確掌握,再者對于過難的題目,我只是要求極少一部分學生掌握,平時我大多是給他們單獨講解,以達到培優(yōu)的目的。
六、 做好復習與考試的結(jié)合
在高三下學期,除了全省的2次聯(lián)考外,我們每月還組織一次月考,在最后一段時間,我基本上是每周一小考,因為畢竟?jié)M分90分,考試時間也最多是1小時,有的基礎(chǔ)較好的同學一節(jié)課就做完了,然后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在適時的查漏補缺,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復習疲憊的情況,同時通過一次次的考試,一次次分數(shù)的增加,提高學生應(yīng)考能力與技巧,增加學習的信心。
七、 針對錯題,反復練習
在高考前的最后2周,可以說所有的復習資料學生都做完了,在這個時候,我的重點就放在學生的錯題上,我把這一年來學生在每次的考試中所出現(xiàn)的錯題進行整理、改編,然后又以練習題的形式讓學生重新做一遍,對于學生反復出現(xiàn)的錯題,反復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我認為學生的收獲還是比較大的。
總之,這就是我?guī)Я烁咧挟厴I(yè)班之后的一點經(jīng)驗與做法,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作者簡介:李祥平,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房縣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