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燕 江西洪城水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是保證食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當前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提倡健康飲食的背景下,實現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的質量控制,提升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至關重要。生活飲用水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其安全性對人體健康存在密切關聯(lián)性。因此,明確認知影響生活飲用水微生物學檢驗結果的因素,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檢驗質量控制勢在必行。
影響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就生活飲用水而言,在進行微生物學檢驗過程中,從樣品采集、實驗室檢驗到檢驗報告管理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誤差均可導致檢驗結果錯誤的產生。對影響因素進行歸納總結,可知檢驗工作人員,微生物學檢驗設備、儀器與有關試劑,檢驗樣品采集流程,樣品檢驗方法等是存在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是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過程中需注重進行質量控制的內容。
檢驗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技能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高低對微生物檢驗質量具有直接影響作用。對此,檢驗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檢驗人員需經過專業(yè)考試,經考試合格后允許上崗;其二,檢驗人員應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能夠準確分析與判斷檢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及時處理,并在工作中秉承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掌握工作領域新動態(tài);其三,檢驗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人工認真、嚴謹、負責;其四,相關人員可遵守實驗室日常工作手冊以及有關制度進行實踐操作,提升檢驗規(guī)范性、標準性。
儀器設備是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儀器設備質量與操作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對直接影響著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對此,應加強儀器設備以及有關試劑的質量控制力度。通常情況下,在生活飲用水微生物學檢驗中,電熱恒溫箱、顯微鏡、電熱恒溫干燥箱、高壓滅菌器、培養(yǎng)箱等是較為常用的儀器設備。在實驗之間,需做好儀器設備質量檢驗工作,保證儀器設備質量合格,嚴格遵循使用說明進行規(guī)范、正確操作。一般情況下,電熱恒溫箱使用過程中溫度需控制在36℃左右;高壓滅菌器使用過程中所放置的菌物不要過多,溫度需控制在121℃;顯微鏡需利用擦鏡紙進行油鏡擦拭,利用二甲苯溶液進行清潔;培養(yǎng)基應選用專業(yè)廠家生產的設備進行實驗,在應用新培養(yǎng)基之前需采用抽樣檢測法進行質量檢驗,保證外形完好、稱量精準,避免培養(yǎng)物與培養(yǎng)箱底部進行直接接觸,新配置的液體培養(yǎng)基應做好外觀透徹、無沉淀、無水汽、無無凹陷,厚度均勻在3mm左右。
由于在生活飲用水微生物學檢驗過程中,需在無菌室進行實踐操作。對此,在質量控制過程中,應保證實驗室環(huán)境充分滿足實驗需求。在此過程中,需定期對實驗室環(huán)境無菌情況進行檢測,并做好工作臺面、紫外線燈等基礎設施的消毒、清潔、維護工作。例如,關于紫外線燈,可用酒精棉球進行一周兩到三次擦拭,利用消毒工具進行至少一月一次消毒處理,對于敷設強度低于70μw/cm的進行及時更好處理[1]。
在樣品采集過程中應注意一下幾點:一,取樣容器在洗滌劑清晰后需用10%鹽酸進行浸泡處理,并利用蒸餾水洗凈后進行干燥滅菌,通常在滅菌后14天內使用;二,依據無菌操作原則與規(guī)定進行樣品采集。例如,在采集集中供水使用過程中,需實現對供水設備進行消毒處理,待放水5~10min后進行樣品采集,在樣品輸送過程中需利用專業(yè)存儲箱進行存儲,樣品進入實驗室后需先利用冰箱保存4h后(溫度保持在4℃)在進行實驗操作;三,在微生物學檢驗過程中,應優(yōu)先利用國家規(guī)定的檢驗法進行檢驗,對于新方法的應用應通過對比分析進行質量控制。同時,檢驗全過程需始終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進行規(guī)范操作。
在檢驗后,需做好檢驗結果與報告的質量控制工作,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在報告編寫過程中明確誤差,文字敘述簡明,條例清晰,并依據有關規(guī)定作出準確評價與解釋,經相關工作人員簽字蓋章后生效。
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與途徑。隨著近年來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保障制度與體系的日漸完善食品安全微生物學檢驗在眾多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從整體層面來看,微生物學檢驗仍存在諸多不足,其質量控制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與完善。對此,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整個檢驗流程入手進行質量控制,提升食品微生物檢驗質量,保障食品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