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色阿支
摘要:彝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運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不同的民族服飾圖案,彝族沒有統(tǒng)一的民族服裝,但根據各支系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條件,形成了不同的服裝風格和裝飾特征。其美學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十分獨特,對民族民間工藝美術、民俗藝術和設計藝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彝族服飾圖案除了具有美化服飾的功能外,在很多情況下,還集中了約定的集體形象和傳統(tǒng)觀念,指出了歷史事實和祖先精神的隱喻性言說,從而在彝族服飾的敘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通過對彝族服飾圖案的研究,我們可以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對彝族發(fā)展的歷史文化得到一定的認識。希望通過對古代彝族傳統(tǒng)服飾的考究,讓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有深層內涵的理解,同時,又繼承和發(fā)展古代彝族傳統(tǒng)服飾文化。
關鍵詞:彝族傳統(tǒng)服飾;傳統(tǒng)文化;美學價值
1 古代彝族傳統(tǒng)服飾概述
彝族是一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代民族。由于地理分布和語言分布的差異,彝族傳統(tǒng)服飾有300多種風格,各具特色,雖然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特點,但仍然保留著共同的傳統(tǒng)文化。四川作為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保留著彝族最完整的服飾風格。彝族服飾色彩艷麗,歷史悠久,從服飾的外觀來看,除了富有古代盔甲形狀的服飾構成元素,最突出的是“花”,各種圖案、花朵、珠子等都是令人目眩的。彝族傳統(tǒng)服飾講究細膩,對于一個熟練的女工來說,通常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制作。其中,彝族女孩需要掌握刺繡、十字花、散花、壓花、扣花、穿花、堆花、貼布、邊沿等技術。在七歲或八歲的時候,女孩在長輩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刺繡,經過多年的努力和訓練,在14歲或15歲就成了刺繡專家。彝族女裝由頭巾、開衫、肩撐、掛領、腰帶、肚兜、繡花鞋等十余種飾品組成。其中以頭飾和腰飾作用最為豐富,頭飾多以毛巾、帽子、大彩絨或銀泡為裝飾,以大櫻花圖案為主,四周有花邊。頭巾、袖子、背心、褲腿等都是用在可見部位的變形圖案,如櫻花、杜鵑花、山茶花,在邊沿和肩峰處,還有銀、銅、鋼絲等用于手柄的花穗,左右搖擺,如蝴蝶飛舞。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其啟發(fā),選擇最艷麗的顏色在衣服上繡出最美麗的花,讓自己一年四季都生活在花叢中。
2 彝族傳統(tǒng)服飾設計元素
彝族服裝各種顏色對比放在一起,卻沒有任何不和諧。制作這些衣服的彝族婦女甚至沒有上學,也沒有接受過配色訓練,就是用最簡單自然的方式來表達,用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方法去理解天空、大地、自然和一切。彝族服飾不僅色彩搭配大膽和諧,而且圖案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織繡精美,色彩對比強烈,圖案復雜流暢,風格復雜多樣,見證了彝族歲月的變遷。衣、獸、鳥、月、星都是彝族保護的故鄉(xiāng)。彝族服飾體現了彝族的智慧和文明,彝族服飾文化在整個文化格局中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反映了彝族服飾文化的多樣性。彝族服飾通常包含方格圖案和幾何圖案,它們雖然簡單而重復,但具有不同的形式。有的具有完整的幾何形態(tài),如菱形、三角形等,有的具有相對獨特的扭線圖案風格,而日常生活中視覺再現的物品,如窗格、繩子、樓梯等,有的則具有較高的歸納裝飾形式,如火圖案。在彝族傳統(tǒng)服飾中最引入注目的自然圖案是花,彝族服飾上繡的花應該是最具象征意義的,花紋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彼此形成。
3 傳統(tǒng)彝族服飾的文化內涵
彝族服飾作為民族文化的符號載體,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方面的功能。沒有文字記載,也可以說是一部意象史書。它的形態(tài)和圖案描述了彝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民族服飾的某些圖案、色彩和形式的多樣化,是先民對遺產的繼承,是先民知根意識的體現,既表現在先民祭祀過程中對祈禱心理的保護,又強化了民族性。彝族人民在做衣服時,自然原型是彝族取之不盡的源泉,但這是神話傳說的反映,是萬物同源、混合的原始思維特征的體現。無論族人走到哪里,只要他們穿著自己做的衣服,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會立刻將他們聚集到一起。在存在祖先崇拜的民族中,祖先制度是無法隨意改變的,這使得在數百年的漫長歷史中,除了特殊的文化變遷之外,還難以對裝飾進行修改和改變,這也是民族服飾得以發(fā)展的原因之一。民族服飾的某些圖案、色彩和形式的多樣化,是先民對遺產的繼承,是先民知根意識的體現。
4 結論
民族服飾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剖析這一符號,對于我們了解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以及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古代彝族服飾藝術的闡釋,揭示了彝族服飾藝術生活的內涵。作為一種精神物化的產品,它保持著鮮明的民族特征,蘊含著濃郁的民族色彩。彝族的社會特征、生產方式、宗教信仰、民俗特征,體現了彝族豐富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心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彝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意識不斷增強,其服飾在弘揚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地方風味的前提下,不斷被吸收。結合漢族等民族文化,繼而延伸彝族服飾的文化內涵,將彝族服飾滲透到時代因素中,也會對現代服飾產生一定的影響,彝族服飾的穿著效果是美麗、大方、典雅的,實用,有濃郁的東方藝術風格,它必然又對現代生活產生影響,讓我們得到很多啟示。
參考文獻
[1]鮑冬麗.涼山彝族色彩象征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 2012.
[2]張麗君.論彝族服飾圖案的主要設計元素[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7).
[3]王飛凱.彝族服飾圖案中的藝術元素與服飾文化傳承[J].貴州民族研究,2016,(08).
[4]何思敏.彝族服飾圖案的符號文化形態(tài)——以峨邊、金口河為例[J].設計,2017,(05).
[5]孫見梅,王弈.涼山彝族服飾圖案[J].美術大觀,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