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 要]我們精心選編的文言片段讀本《思維的春天:作文與文言的邂逅》中含有的豐富美德營養(yǎng),不僅使學生的思想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還可轉化為學生寫作道德與做人類題材作文的絕好材料,增加學生作文的歷史厚度,提升作文品位。
[關鍵詞]文言片段;美德;作文;論證材料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31-0020-03
本課題組精心選編了《思維的春天:作文與文言的邂逅》一書,將其作為校本教材在教學中適當選用,試圖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文言片段為作文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以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我們所選文言片段普遍具有篇幅簡短、含義深刻、涉及主題廣泛等特點。要將閱讀所獲取的主題信息轉化為寫作素材,學生必須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吸收文本的內(nèi)涵,并內(nèi)化為自我意識,這樣才能恰當?shù)剡\用文言材料論證自己提出的觀點和見解。而選文涉及的主題像雜貨鋪,如果不進行甄別和歸類,學生就很難從繁蕪的文本中快速準確地檢索和選用所需的信息。鑒于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借助注釋和譯文,理解文言片段的字面意思,再引導學生挖掘每則材料中蘊含的要旨,討論如何按照不同的主題做相應的歸類,方便他們根據(jù)寫作需要來選擇使用。這樣就會實現(xiàn)古為今用、以讀促寫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激活文言文的文化價值和思想價值,增加學生作文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從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文以載道”,做好人是寫好文的前提,德與智同等重要,高尚的道德認識和正確的做人準則是寫文章永遠不可不關注的一類主題。歷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無論形式怎樣變化,其本質(zhì)基本上是聯(lián)系現(xiàn)實的命意作文。其中,以道德與做人為主題的命意作文是命題者常關注的考查點。而許多文言片段都承載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挖掘其中蘊含的德育因子,既可濡養(yǎng)品格,涵養(yǎng)德行,又可將其用作作文的論據(jù)材料。教師引導學生將作文題目的所立之意跟文言片段所含之意恰當?shù)芈?lián)系起來,將文言材料恰當?shù)剡\用到道德與做人為主題的作文寫作中去,有力地論證和支撐作文論點,從而提升學生作文的思想境界,增添學生作文的歷史文化底蘊,強化學生作文的說理效果。
一、閱讀文言片段,汲取美德養(yǎng)分
我們所選的文言片段中的歷史人物,在為人處世、言談舉止方面表現(xiàn)出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都值得繼承和發(fā)揚。學生經(jīng)常讀這樣的文字,并把其中表現(xiàn)出的優(yōu)秀道德品行與當代社會人們的道德行為相聯(lián)系,從而對學生的道德觀念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這樣,寫起類似話題的作文學生就會游刃有余、信手拈來。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以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保ǔ鲎浴度A歆避難》)這則材料中,華歆能夠謹慎對待別人的請托,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一定會去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體現(xiàn)了他的信義觀念。若對照當今社會存在的誠信缺失現(xiàn)象,學生定能有所警醒。
《魯仲連辭封》中,魯仲連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為民眾排患解難,功成不居,奉獻而不圖回報,淡泊名利。這跟當今社會某些見利忘義、唯恐擔責而避之不及的行為相比,其品德何其高尚。
人身處不如意甚至困窘的生活境遇中,該怎么辦?《胯下之辱》開出了“忍耐”的良方,《寧戚飯?!贰度萌А烽_出了“突破、進取、積極作為”的良方,《喪家之犬》《弦歌不輟》《孔子絕糧》《塞翁失馬》開出了“樂觀、陽光、懷抱希望”的良方。在《弦歌不輟》《孔子絕糧》中,身處亂世、周游列國的孔子在陷入窘境時,他做人做事的道德標準絲毫不曾改變,鎮(zhèn)定自若,始終懷抱希望,保持樂觀態(tài)度,顯示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通達。生活在今天的人們生活壓力沉重,社會中到處充斥著戾氣,讓人們很難做到淡定平和,“垃圾人”隨處可見,如果不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每個人都有可能淪為向別人傾倒壞情緒的“垃圾人”。足見,孔子的這種處事態(tài)度是多么難得啊,到了今天他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如何處理好國與家、公與私關系的問題上,《求田問舍》從反面警示人們要有心懷天下的大志,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祁奚薦賢》要人們大公無私,不避親疏,任人唯賢;《子碩問墨子》要人們顧大局、敢擔當,做好本職工作,為了實現(xiàn)共同目標,彼此協(xié)調(diào)配合;《負荊請罪》教育人們要具有“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覺悟;《蘇武牧羊》中的蘇武永遠忠于國家,堅守民族氣節(jié)。
還有一些文言片段借寓言形式,以動物為喻,啟示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梟將東徙》啟示人們不斷完善自我,自覺適應環(huán)境,做一個處處受歡迎的人;《觸蠻之戰(zhàn),蝸角之爭》啟示人們要胸懷寬廣,放棄爭斗,追求和平;《蛛與蠶》褒揚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貶抑損人利己的自私行為;《寒號鳥》啟示人們要有遠大理想,要規(guī)劃好未來,踏實做事,不能只顧眼前,得過且過;《井底之蛙》啟示人們要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精衛(wèi)填海》推崇矢志不渝、不畏艱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可貴精神;《涸轍之鮒》從反面說明別人遭遇困難、急需救助時,要誠心誠意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絕不能口是心非,開空頭支票;《中州之蝸》講到,泰山與長江爭當中原之主,“于是,有中州之蝸,將起而責其是非。欲東之泰山,會程三千余歲;欲南之江漢,亦會程三千余歲。因自量其齒,則不過旦暮之間。于是悲憤莫勝,而枯于蓬蒿之上,為螻蟻所笑?!边@則材料告訴人們要有自知之明,清醒認識自我,踏踏實實做人做事。
像這些在道德和做人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借鑒的文言片段還有許多,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補充材料,讓學生讀一讀、議一議,給其思想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寫作文時能靈活化用這些材料打好基礎。
二、活用文言主題,服務作文論證
選文中的文言片段散布著星星點點的傳統(tǒng)道德精華,如果學生對其進行吸收,便能匯聚成溪,恰當將這些材料用于作文即可使傳統(tǒng)美德重放異彩,也能使作文的論證典型有力。當然,運用這些材料時,若不掘新意、不辟蹊徑,就會產(chǎn)生老生常談、缺乏足夠思維沖擊力的弊端。
200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II作文題用“作為捐助者的歌手叢飛病危住院時竟被受助者埋怨”和“作為受助者的小學生給捐助者小李捐出十元壓歲錢”的兩則正反事例,引導考生思考受惠者對施惠者應持怎樣的態(tài)度,應有怎樣的作為,以此拷問考生的道德底線。要寫好這篇作文,考生應在亮明正確態(tài)度的基礎上,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有關感恩與回饋的正面事例,再引入《一飯千金》《結草銜環(huán)》等文言材料進行描寫,以此來表明知恩圖報是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美德,使作文有了歷史的厚重感。
2008年高考語文湖北卷的作文是以《舉手投足之間》為題的材料作文,引導考生討論如何在言談舉止的細節(jié)中彰顯自己的修養(yǎng)與美德。2008年高考語文遼寧卷的作文題也是引導考生討論生活細節(jié)中的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方面的價值觀問題。在寫作以上兩個題目的作文時,引入以下文言片段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增加論述深度,增強說服效果?!都q為象箸》中講道:紂王做了一雙象牙筷子,箕子十分擔心,他告誡國君要控制住奢靡之欲,否則后果嚴重。這則材料倡導節(jié)儉,告訴人們在物質(zhì)享受上要嚴于律己,從小處做起,不放縱自己?!对S衡不食無主之梨》從吃別人一個梨子的小事上彰顯做人的大境界——堅守道義,嚴于律己;《掃“一室”與掃“天下”》從灑掃庭室的小事中窺見一個人的抱負與作為,令人深思。
2011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Ⅰ中作文的材料涉及“誠信”話題,而《徙木為信》《曾子殺彘》《瓜代有期》《華歆避難》《吳起守信》等文言片段都在弘揚誠實、守信、重諾的傳統(tǒng)美德,如考生能在作文中恰當運用,便可聯(lián)系古今,使得論證說理更為恰當。
2013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Ⅱ的作文材料引導考生探討“如何處好同學關系”的問題,作文的立意比較顯豁——要想與同學相處融洽,就要以真誠、友善、尊重、理解和包容相待,遇事多換位思考。下面兩則文言片段中的孔子和鮑叔都能搞好人際關系,與人和諧相處,考生若能適當引用這些材料,會使論證更有力?!犊鬃訜o蓋》講道:“孔子將行,無蓋。弟子曰:‘子夏有蓋,可以行。孔子曰:‘商之為人也,甚短于財。吾聞與人交者,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能久長矣。”不論什么人,孔子都能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可謂善解人意,理解萬歲?!豆荃U之交》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管仲和鮑叔牙的友情伴隨他們的一生,歷久彌堅,緣于彼此間的相知相容,他們都能容忍對方的缺點。這種經(jīng)得起歲月考驗的友情,緣于相互理解、寬容、信任,遵從“小事可糊涂,大事不糊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待人原則。
關于如何處理與他人關系這類主題的作文寫作,還有許多文言片段可供借鑒:《白往黑歸》可以論證“歸咎于他人莫若先責于己”,《染指于鼎》可從反面論證“尊重他人人格、學會分享”,《中山之貓》可以論證“全面、客觀、公正地看待他人”,《客報絕纓》可以論證“寬恕他人,收獲回報”,《三顧茅廬》可以論證“真誠待人,收獲信任”,《鷗鳥忘機》可以論證“真誠相待和相互信任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前提”,《讓棗推梨》可以論證“相互禮讓是教養(yǎng)與美德的體現(xiàn)”。
2006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Ⅱ的作文是關于“烏鴉學鷹去叼羊”的材料作文,其核心寓意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考生寫作此類作文時可結合文言片段《中州之蝸》做一番比較思考,以提高作文的思維深度。作文材料中的烏鴉和文言片段中的蝸牛都被人嘲笑,原因是它們都高估了自己,勉強去做那些以自己現(xiàn)有的能力與條件還不能夠做成的事,這樣注定會失敗。面對遠大理想,烏鴉敢想敢做,表現(xiàn)得很勇敢,卻魯莽;蝸牛只想未做,表現(xiàn)得很理性,卻怯懦。
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卷Ⅱ中的作文材料是對“三名候選人誰更具風采”的思考和選擇,這三人分別為科學研究者、技術工匠和攝影藝術工作者,他們雖然從事不同的職業(yè),但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令世人贊賞的好成績,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有著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職業(yè)追求。職業(yè)無高低貴賤之分,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國家和社會最大的貢獻。寫這篇作文時,考生若能引入《子碩問墨子》中的相關內(nèi)容,便可以更全面深入地闡明正確的職業(yè)觀。墨子認為完成正義的事業(y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就像筑墻一樣,需要由掌握各種技能的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同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各行各業(yè)的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每種職業(yè)與每個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大家能把各自的工作做到極致,其實就實現(xiàn)了個人價值與職業(yè)價值的最大化。
校本教材《思維的春天:作文與文言的邂逅》所選的文言片段涵蓋了道德與做人的諸多方面。如果學生引用得當,便可收到以一當十的論證效果?!肚f子·秋水》《御者之妻》《負荊請罪》等適合論證謙遜、改過的話題,《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來之食》等適合論證節(jié)操、尊嚴的話題;《曲突徙薪》《北堂書鈔·是鑒》等適合論證對待忠言與自我反省的話題;《不貪為寶》《公孫儀不受魚》《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等適合論證反腐倡廉的話題。
我們所選的許多文言片段都蘊含著極強的德育因子,同一則材料,可以轉換論證角度運用到寫作中去?!肚匕臀骺v麑》中從孟孫的角度可論證“做事要講原則、善解人意、教育以德為先”,從秦西巴的角度可論證“仁愛之心無價、好人必有好報”,從母鹿的角度可論證“愛的力量、愛可感天動地”?!墩撍分欣献?、孔子、孟子這些圣人從不同的角度對水所體現(xiàn)出的崇高人格和美好德行做出了高度評價,如利他、奉獻、謙卑、寧靜、無爭、包容、進取、自強、堅韌、執(zhí)著、靈活、團結、務實等。學生根據(jù)作文的不同論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運用材料展開論證。而在運用材料時,教師要盡量引導學生采用具有時代特點的語言,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樣做可以洗除陳腐氣息,使學生寫出的作文清新而富有活力。
(責任編輯 農(nóng)越華)